本书采用纸质教材与 数字课程一体化设计的新形态教材模式,集成了更系统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本书纸质教材按照经典的植物学知识体系介绍了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种子植物分类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书中采用了1 000 余幅编者原创彩图,形象直观,把微观的、不易理解的、动态的现象连贯起来,还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植物界以本来面目。针对学生鉴别植物的能力薄弱,本书加强了种子植物形态术语的配图和65 个代表科的阐述,以期在少量物种的范围内,熟悉形态术语的含义,掌握检索表的运用。各校可根据学时的多少和地域差异选择使用教材中的内容。 本书数字课程分为辅学类、辅教类和扩展类三大部分,内容涵盖学习要点、难点分析、拓展阅读、推荐阅读、相关网站介绍、习题及参考答案、拓展实验与实践、视频演示等资源。 本书选材尽
本书为昆虫学入门教材,是作者根据现代昆虫学发展趋势与教学的需求,在借鉴过去近百 年我国昆虫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和生理 学、生物学、分类学及生态学等基础知识。该教材既保持了传统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又融入了 相关领域的新进展,具有现代性与前瞻性;每篇后面附有国内外重要参考文献40~170篇,以 便于读者延伸阅读。 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或森林保护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植物生产类 其他专业、综合性大学生物学科类、草业科学类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 及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首先详细介绍了当前果树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生理特性、配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柑橘、杨梅、枇杷、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芒果、番木瓜、苹果、梨、桃、梅、李、杏、樱桃、柿、枣、板栗、核桃、*、葡萄、猕猴桃、草莓等果树生产中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控制营养生长过旺、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品质量、贮藏保鲜、苗木繁育等方面的应用。文前附有高清彩色插图,便于读者对照和比较。 本书适合作为基层农技人员,蔬菜、果树种植管理人员,以及农业院校农学、种植、植保、蔬菜、果树等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为第3版,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12章,包括绪论、动物福利与实验室认证管理、生物安全、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实验动物的营养学控制、常用实验动物、遗传工程动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质量监控、动物实验技术。另外,附录收集了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最新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及实验动物常用化学消毒剂。全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首先,对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研究内容和方法、学科体系及该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介绍;第三,通过对土壤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及土壤形成因素的分析,介绍了土壤的各种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关联,并介绍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形成过程及理化性质;第四,对土壤的分布规律、土被结构及土壤区划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土壤调查与土壤制图将所学的土壤学基础知识和土壤地理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全书由结构植物学和系统演化植物学两篇组成。上篇介绍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个体发育等内容。下篇叙述了林奈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分类依据、生活史、代表属种及其生态习性,包括藻类、菌物、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类群的系统编排均采用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的概念和成果,以基于基因或基因组等数据的分子系统学、分支系统学为主,结合形态演化证据划分各单系群 和姐妹群,章节结尾讨论相关类群的起源和系统演化。本书*后概述了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理论和观点,归纳了植物界各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质演化历程。 本书适合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专业,以及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农学、林学、园艺学、中药学、药学和医学等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植
《水产养殖技术》共分六个模块,分别讲述淡水鱼类增养殖技术,常见商品鱼养殖技术,虾、蟹类增养殖技术,贝类增养殖技术,其他经济水产品养殖技术及综合实训。本书强化了规范鱼类用药方面的内容,以便为养殖健康水产动物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另外,本教材设计了 经验介绍 栏目,由经验丰富的水产养殖一线技术人员依据实际工作编写,同时还提供了我国常见水产养殖品种的彩色图片,具有很强的技术指导作用,可为学生今后从事本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水产养殖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行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养殖户参考使用。
本书在版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杀虫剂的基础知识与当前各类作物的主要虫害,以杀虫剂品种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当前主要杀虫剂品种信息及其应用技术,包括结构式(包含分子式、分子量和CAS登录号)、名称(化学名称、其他名称)、理化性质、毒性、作用机制与特点、适宜作物、防除对象、剂型、应用技术、注意事项等内容,另外,在每个单剂品种后面,还重点介绍了主要复配制剂的应用技术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编排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及农药经销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农药、植保等专业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庄雪影主编的这本《园林树木学(华南本第3版 )》内容分为绪论、总论、各论三部分。绪论主要介 绍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我国园林树木 种质资源特点及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概况。总论着重阐 述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和 配植,以及园林树木的调查与规划方法。各论部分重 点介绍了华南地区常见栽培的园林树种、应用较多的 新优园林树种以及有应用前景的乡土树种的识别特征 、习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共收集了园林树木 686种(含种下单位),分属于76科283属,附图287 幅。
全书共分4篇20章。第一篇重点讲解兽医临床一般检查及系统检查,包括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整体及一般状态检查、器官系统检查;第二篇主要讲解兽医临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的一般检查,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检查,兽医临床常用生化检查,血浆电解质及血气和酸碱平衡分析;第三篇介绍兽医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兽医内镜诊断技术、兽医心电图检查,并简介其他影像检查技术如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检查等;第四篇为兽医临床诊断的方法论及症候学,包括兽医临床诊断步骤与诊断的思维方法、症候学、兽医医疗文书等。本书内容兼顾了畜禽和宠物诊断技术;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兽医临床实际;吸纳了新的科学和技术,调整并重组了学科内容,增加了禽类血细胞检查方法、血气分析、心电监护等章节。
本书重点介绍食品化学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的实用知识。全书共分 12 章,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 6 大营养成分、食品的色香味成分和有害成分的结构与性质,它们在食品加工储藏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同时还包括酶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本书还对近年来食品化学的每一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做了介绍和探讨(阅读材料),并注重反映食品化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引入了二维码技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增加阅读量。每一章都给出了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必要的思考题和参考文献,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章的重点、难点。尤其注重了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发挥本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每一章通过不同的切入点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在信息技术内容中也增加了一些思政内容案例。
本书主要结合近10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近况及农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编写而成。第一章主要讲述农业系统的构成及农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第二章至第六章为土壤学的相关内容,主要介绍土壤的组成及质地、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土壤孔性及结构性、土壤水分、土壤通气、土壤热量、土壤物理机械性质等方面的核心内容;第七章至第十章为耕作学的相关内容,主要介绍土壤耕作的基础知识及技能、作物育种及施肥技术、土壤的种植制度;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为作物栽培学的相关内容,主要介绍作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于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积极作用,为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提供农艺学信息。
李道品、张文英主编的《作物遗传育种(高等职 业教育种子系列教材)》针对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 才的目标,把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主旨贯彻始终,力 求科学性和实用性。注重育种技术与具体作物相结合 ,结合遗传与作物育种发展动态和新科技成果在农业 生产上的应用,引入反映学科前沿的成果。 全书分10章,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及分子基 础、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物质的变异、作物种质资 源和引种、作物选择育种、作物杂交育种、作物诱变 育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共9章,相 关实验实训19个。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和掌握 遗传变异规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主要农 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农学类专业学生和种子行业 培训人员编写,内容适合于种植类相关专业使用,同 时可供农业科研技
《农业气象学》(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而成。全书共12章,分别包括大气、辐射、温度、水分、气压与空气运动、天气、灾害性天气与农业气象灾害、气候与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基础、气象与农业气象观测方法、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等内容。理论结合实践案例,简明扼要。本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章新的内容,以增加学生们的实践知识和提高实验能力。 《农业气象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植保、林学、园林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师生教材,亦可作为相关专业专科学生以及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教材针对高职教育特点,结构设置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知识、实操训练、项目思考。内容由6个项目和22个实训构成,具体包括认识饲料、选择饲料原料、理解动物营养、分析动物营养需要、应用饲养标准和设计饲料配方,附录包括 饲料检验化验员 国家职业标准、畜禽饲养标准、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第二版)是针对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并参照有关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的。 本教材共分毛皮动物养殖技术、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特禽养殖技术三部分(附相应的实验实训),涉及水貂、狐、貉、麝鼠、家兔、茸鹿、中国林蛙、药用蛇类、蛤蚧、蝎子、蜈蚣、蜜蜂、乌鸡、雉鸡、孔雀、鹌鹑、肉鸽、火鸡、珍珠鸡、鹧鸪、鸵鸟、绿头野鸭、大雁23种养殖数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种经济动物,介绍了涉及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以及产品初加工技术等。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可从www.cipedu.com.cn下载使用。 本教材具有系统、先进和实用等特色,可作为畜牧、畜牧兽医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农村养殖技术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单位及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
本教材是土木、水利、海洋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教材,是在中山大学水文学原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多年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涉水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编写而成。本教材共8章。第1章水文气象学概论,包括水文气象学学科概述、水文气象学的重要性、水文气象研究历程;第2章 大气过程,包括基本大气特性、温度和湿度 、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第3章水汽输送,包括大气水汽含量、水汽输送通量散度计算、 大气水分收支;第4章降水,包括降水的形成和类型、 暴雨的概述及成因、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第5章蒸发与散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流域蒸散发;第6章径流形成原理,包括基本概念、产流过程、汇流过程、水文模拟;第7章洪水和干旱,包括洪水过程、干旱过程、我国的洪灾和旱灾;第8章气候变化与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并指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为了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教材工作,不断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动物科学专业实际,我们组织编写了《宠物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一书。 《宠物食品加工及质量控制》共分为十二章,阐述了宠物食品发展的历史、宠物食品的概念及分类、宠物食品的适口性、宠物食品原料、宠物食品添加剂、犬猫的营养需要量、宠物食品配方、宠物食品包装、宠物食品工厂设计、宠物食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宠物食品的质量控制、宠物食品法规体系等相关内容。
《植物学实验(图谱版)》以植物的“显微结构”为主线,按照植物的组成结构层次,分别在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水平上进行实验项目编排,共编写了17个实验项目,涵盖了《植物学》课程的所有内容。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还附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及临时装片的制备技术、植物组织离析制片技术、石蜡切片技术和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等内容。本教材可作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以及农学、园艺学、林学、生态学、中医药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上植物爱好者、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重点阐述了木材的解剖、化学、生物、物理、力学和环境学特性及其与加工利用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介绍了木材改性、木材与林产品检测、木材科学保存、制造新型木材、现代波谱分析和计算机视觉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技术及最新进展;评说了我国的林木资源及当今世界木材科学研究等内容。
本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篇,分别包括15章和10章。总论系统介绍了植物基因组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植物基因组测序拼接、转录修饰、进化选择、育种利用,以及植物单细胞基因组、三维基因组和合成基因组等前沿研究,同时兼顾植物群体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等主题。总论提供了植物基因组的总体概貌和共性知识。各论着重介绍了代表性植物物种(如模式植物、重要农作物和进化起源相关植物)的基因组。各论展现了植物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本书根据全国 十四五 规划教材建设精神,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肥料学科研究发展的进展和成果,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的生产实践,在陆欣、谢英荷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土壤肥料学》(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土壤基础理论、肥料基础理论和实验指导及附录。该书既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种植类本科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土壤肥料科研、生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