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原理(第3版)是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成果和教材建设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多本优秀教材的优点编写而成。 全书分为结构生物化学、代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三篇,共4章。为便于读者自主学习,每篇有内容简介和学习方法介绍,每章包括引言、主题内容、小结、推荐网址和参考文献等。在体系结构方面,注意章节之间的起承转合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并强化了与网络的联系,力求做到知识上的融会贯通。 在内容上除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结论的阐述外,更着重于对研究背景和实验设计的介绍,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书中设计了许多拓展框、小测验和科学故事,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配套数字课程资源中,不仅将各章小结设计成填充的形式,以有效地提炼知
《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册》在2005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27章。上册13章,主要介绍: (1)有机化学的起源和发展简史;(2)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静态立体化学、光谱等基本知识;(3)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醚、醛、酮、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4)自由基取代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酰基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周环反应、 -消除反应、缩合反应等基本反应。 下册14章,主要介绍:(1)胺、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酚、醌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2)芳香亲电和亲核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重排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参与的有机反应等;(3)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生命体中的作用等;(4)对逆合
9787115435590 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修订版) 99.00 9787115543776 普林斯顿概率论读本 139.00 9787115543844 普林斯顿数学分析读本 69.00 《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修订版)》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给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微积分的每周复习课。本书专注于讲述解题技巧,目的是帮助读者学习一元微积分的主要概念。深入处理一些基本内容,还复习一些主题。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教材,定会成为任何一位需要微积分知识人学习一元微积分的非常好的指导书。 《普林斯顿概率论读本》 本书讲解概率论的基础内容, 包括组合分析、概率论公理、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 连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期望的性质、极限定理和模拟等, 内容丰富, 通俗易懂, 并配有丰富的例子和大量习题, 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博弈论、经济学等多
全书分为基础、感觉和运动系统、脑和行为、变化的脑4篇,共25章。第Ⅰ篇介绍了现代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及其历史渊源,并描述了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化学通信并构成神经系统的。第Ⅱ篇讨论了感觉和运动两大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Ⅲ篇探讨了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包括动机、性、情绪、睡眠、语言、注意和精神疾病。第Ⅳ篇关注了发育和成年学习记忆过程中脑的可塑性变化。除上述的特点之外,本书引人注目的全彩色插图可帮助读者掌握复杂的概念;“发现之路”“趣味话题”和“脑的食粮”三类各具特色的图文框可让读者对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有全新的认识;正文突出显示的关键术语、书末提供的术语表和关键词释义,以及每章附有的复习题和拓展阅读文献有助于读者激发思考和融会贯通;丰富的译者注有助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是王金发教授主持的教育* 精品资源共享课 细胞生物学 的配套教材,是王金发教授在连续28年系统讲授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其显著特点是风格一致,内容安排前后呼应。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在结构体系上沿袭了版的基本风格,注重基础和前沿相结合,突出当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重视细胞生物学理论的源头,对一些重要发现的研究方法和过程给予详细介绍,激发读者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兴趣和灵感。
《化学生物学》是依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组织编撰的,从有机化学 原子、化学键、化学反应机理角度聚焦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特点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全书共9章,其中: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介绍了化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生物体的化学起源;第3~8章依次讲述了人体细胞中的每一种生物分子 DNA、RNA、蛋白质、聚糖、聚酮以及萜类物质;第9章解释了细胞调控生物分子产生的机制,通过对这章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医学的理解。本书内容丰富,能提供给学生一个 化学-生物 双培养的环境,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生物分子合成与功能的化学蓝图。 《化学生物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化学生物学专业、药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专业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
本书以五幕数学剧的形式直观地讲述微分几何和微分形式,包括 空间的实质 度量 曲率 平行移动 和 微分形式 。在前四幕中,作者把 微分几何 回归为 几何 ,使用200多幅手绘示意图,运用牛顿的几何方法对经典结果做出了几何解释。在第五幕中,作者介绍了微分形式,以直观的几何方式处理高级主题。本书作者挑战性地重新思考了微分几何和微分形式这个重要数学领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基本的微积分和几何学知识即可阅读本书。
50年来,EdwardM.Purcell的经典教科书向学生们展示了电场和磁场的世界。第3版又做了更新,统一使用国际标准单位(SIunits),新增了数以百计的新实验、新问题、新数据,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物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内容。这本教科书涵盖了所有的电磁场方面的知识点,包括静电学、磁场、电流、电磁波,以及物质中的电磁场,等等。用现代的方法来看,磁场的产生是相对论作用的结果。随着物理知识的深入,引入了数学概念和公式,这使得物理的阐述过程更加清晰。讲述的宏观物理现象由基础的微观物理严格导出。有用的例子、几百个图解说明、将近600道章后思考题和习题,使得这本书成为电磁学课程的理想教材。教师们可以在www.cambridge.org/Purcell-Morin上找到“练习”对应的答案。
9787040620412 无机化学(第五版)上册 66.00 9787040621389 无机化学(第五版)下册 65.00 9787040621907 无机化学题解答(第五版) 52.00 无机化学(第五版)上册 本选题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级规划教材,由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三校合编。全书24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11章,讲述化学基本原理。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初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配位化合物结构基础知识,酸碱、沉淀溶解、氧化还原和配位解离平衡计算等内容。下册13章,讲述元素化学中重要的知识内容。括IAVIIA族和零族,IB,IIB,IVBVIIB族和VIII族,IIIB族和La系、Ar系单质及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本书刻意体现教材的可读性和可讲授性,并注意证较完整的资料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类各业的无机化学教材和普通化学教材,亦可作为其他高校与化学相关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反映动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动物自然演化为主线,介绍了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类群间的演化关系,结合精美图片及视频资料,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相关知识,感受到动物自然演化的魅力。 全书共分30章,第1~22章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形态、解剖、结构与机能及各类群的演化关系。第23~30章着重介绍了动物各类群的被覆物与运动、稳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化学信号、免疫等系统,动物行为的演化,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等。各章后设有思考题,让读者自行设计思维导图以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本教材以生物信息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突出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下的实际应用,同时有适当的精准医学知识的拓展。本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体系简洁,结构合理,力求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教材共分为十五章。第一章绪论,重在陈述大数据时代下的生物信息学内涵,以及生物信息学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至第四章以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与基础资源为主,包含生物医学信息学基础资源、序列比对、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五章至第十四章以组学系统为索引,包括基因组、表观组、转录组、调控组、蛋白质组、功能组、通路组、互作组、药物基因组,重点突出不同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理论基础、相关数据资源及实践操作方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半导体芯片制造中的核心技术 光刻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驱动光学光刻的基本方程和参数的相关知识、曝光系统和成像基础理论、光刻系统组件、工艺和优化技术等;深入分析了光刻技术的发展前景,详述了浸没式光刻与极紫外(EUV)光刻。本书(第二版)特别融合了作者在研究、教学以及世界级大批量制造方面的独特经验,增加了关于接近式曝光方面的全新内容,同时更新并扩展了曝光系统、成像、曝光-离焦(E-D)法、硬件组件、工艺和优化以及EUV光刻和浸没式光刻等方面的资料。本书可供半导体光刻领域的工程师、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员阅读,还可作为高校微电子、光学工程、集成电路等相关学科的参考教材。
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化学:中心科学”套书(共三册)中的第一册,主要介绍物质结构方面的内容。其他两册为《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平衡篇》和《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应用篇》。本书英文版原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在国外畅销多年,目前的第14版为原书新版。 本书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物质、能量和测量、第2章原子、分子和离子、第3章化学反应和反应计量学、第4章水溶液反应、第5章热化学、第6章原子的电子结构、第7章元素的周期性、第8章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第9章分子构型与成键理论,共9章。本书架构新颖,结构完整,按照原子、分子、离子、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学、水溶液反应、热化学、原子的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构型与成键理论等顺序安排章节,向读者介绍了化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
伴随着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既是教育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教育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理论与实践》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框架。本体论方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理论与实践》清晰界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内涵,并进一步从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技术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认识论方面,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模式创新入手,重点阐释人工智能如何支持教、如何支持学;实践论方面,以场景驱动为基础详细分析人工智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开发,同时详细剖析人机协同的双师模式、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自适应学习平台、创客课程等人工智能教育
本书为化学 101计划 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成果,由美国加州大学 Davis分校Donald A. McQuarrie和杜克大学John D. Simon两位教授编写,南京大学侯文华教授等翻译。全书包含31章,强调通向物理化学的分子途径。首先讨论了量子力学的原理,然后在随后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内容中广泛使用这些思想。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引入了10个所谓的"数学章节",这些章节简要复习了随后章节中使用的数学知识,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化学:中心科学》套书(共三册)中的第三册,主要介绍化学应用方面的内容。其他两册为《化学:中心科学—物质结构篇》和《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平衡篇》。本书英文版原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在国外畅销多年,目前的第14版为原书新版。 本书内容包括第18章环境化学、第19章化学热力学、第20章电化学、第21章核化学、第22章非金属化学、第23章过渡金属配位化学、第24章生命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共7章。本书架构新颖,结构完整,按照环境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核化学、非金属化学、过渡金属配位化学和生命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顺序安排章节,向读者介绍了化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本书可作为我国化学通识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化学:中心科学》套书(共三册)中的第二册,主要介绍化学平衡方面的内容。其他两册为《化学:中心科学—物质结构篇》和《化学:中心科学—化学应用篇》。本书英文版原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在国外畅销多年,目前的第14版为原书新版。 本书内容包括第10章气体、第11章液体和分子间作用力、第12章固体与现代材料、第13章溶液的性质、第14章化学动力学、第15章化学平衡、第16章酸碱平衡、第17章其他溶液平衡,共8章。本书架构新颖,结构完整,按照气体、液体和分子间作用力、固体与现代材料、化学平衡、酸碱平衡等的顺序安排章节,向读者介绍了化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校化学通识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全书分三册。第一册的内容是:一元微积分,初等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第二册的内容是:一元微积分的进一步讨论,多元微积分; 第三册的内容是:曲线、曲面与微积分,级数与含参变元的积分等。 本书第一版于1990年出版,作者于2002年去世。近30年一直是经典长销教材,每年有4000-5000册的销量。但由于出版时间过早,很多术语、符号的使用已经过时,甚至有些术语符号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国标规定;且无法转CTP印刷。为了延续本套书的生命力,在与本书的版权所有人沟通后,同意出版重排本。重排过程中,在保证书的整体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修订书中不规范的术语符号以及一些错误,重新绘制书中的数学图形。 数学分析解题指南 是综合大学数学系 数学分析 课程的辅导教材。本书是配合主教材《数学分析》而编写的同步使用的学习辅导书。全书共12章,每章
本书系引进版翻译图书,是质谱学经典著作,原著作者为国际知名质谱学家,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图书内容系统深入,全面介绍了质谱学基本原理、离子化过程和离子化方式,质谱仪器,针对每一种质谱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内容涵盖了有机质谱、无机质谱和生物质谱学的内容。图书撰写注重表述方式的完善性、使用便利性和易学性,采用循序善诱的启发和教学的方式,易于读者学习。本书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和系统学习质谱学的入门级教程,对于从事质谱工作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大有裨益。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有关统计信号处理的权威著作。全书分为两卷,分别讲解了统计信号处理基础的估计理论和检测理论。第一卷详细介绍了经典估计理论和贝叶斯估计,总结了各种估计方法,考虑了维纳滤波和卡尔曼滤波,并介绍了对复数据和参数的估计方法。本卷给出了大量的应用实例,范围包括高分辨率谱分析、系统辨识、数字滤波器设计、自适应噪声对消、自适应波束形成、跟踪和定位等;并且设计了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二卷全面介绍了计算机上实现的最佳检测算法,并且重点介绍了现实中的信号处理应用,包括现代语音通信技术及传统的声呐/雷达系统。本卷从检测的基础理论开始,回顾了高斯、F、瑞利及莱斯概率密度;讲解了高斯随机变量的二次型,以及渐近高斯概率密度和蒙特卡洛性能评估;介绍了基于简单假设检验的检测理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