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共含六部分内容:应试阅读概述、核心题型分析、专项题目破解、专项技能突破、阅读方法总结和综合实战。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实用性佳。对于每个专题直击重点,避免冗长铺陈,力求让读者用短时间掌握核心技能。2、针对性强。本书目的在于提高读者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其中涉及的文章和题目均出自各类考试真题,精准体现出题思路,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阅读测试的要求及特点。3、涵盖面广。不仅涵盖核心题型,还包括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辅以精选的语言材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书名称 :新世纪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第二版):商务英语视听说教程(第2版)2 学生用书 书号 :9787544682367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9-01 作者 :姜荷梅, 主编 开本 :16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为主线,帮助硕士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工程观及其方法论,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工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科学、技术、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是九五*的立项教材,将中国通史课的教程,在一个学期内讲完,特点是注重贯通理解,兼顾断代知识,提供新研究成果和个人史识、注重历史知识系统并兼顾生动性;在以朝代顺序为主线的同时突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阶段性特征,关注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自不同的地位。本书出版十几年以来,受到广大大学文科本科专业和通识课师生的喜爱。现作者做了一些修订,更方便教学使用。
本书是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材,遵循学与教并重、相长、统一的思想原则,从理论框架的构建到具体内容的组织都强调将学科发展、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等相结合,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体系、发展趋势,全面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结构上,本书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这四大部分,既重视学科基本结构、基本知识的系统介绍、分析和探讨,又强调与教育目标、教与学的独特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尽量做到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统一,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在内容上,本书既重视学科的传承,系统介绍基础的、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又注重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强调吸收国内外新近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反映我国当代教育
本书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首批重点教材的修订版,由中宣部负责组织编写。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力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本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对写作有如下特点:资料翔实,论述严谨,结构合理,表述规范,说理透彻,叙述风格简洁明快,文字表述精练流畅,举例说明通俗易懂。同时,本次修订,各章添加了二维码,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有所更新。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哲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是梁慧星教授 别无分号 的代表性作品,其经典与品质无需多言,在法学师生中极具推荐度。 全书共十一章,包括导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客体、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期日和期间、权利的行使以及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等内容,着眼中国民法,并适度介绍各国家和地区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反映民法学的新兴发展,并提出颇具建设性的理论观点。 第六版根据《民法典》进行了全面而必要的修订,在内容上与《民法典》的规定及立法思想保持一致,具有先进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全书要言不烦、深浅有度,以凝练的语言和精悍的篇幅,构建民法思维框架,厘清民法基本概念,将抽象的民法总论内容规范、精辟地阐述出来,体现了作者对民法学潜心研究至融会贯通的境界,为初学者进
本书旨在为非英语专业博士生打造一部多体裁、多媒介、多技能的全新立体化教程。在教材选材方面,课前引入、主课文和延伸阅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取科研新闻、社会调查/科研报告、综述文章、研究论文等多种体裁的文本,在对比解析中使学生增强文体意识,了解不同体裁文章架构及写作特点,为他们撰写研究报告、会议摘要、研究论文等语言输出需求提供更为实用具体的指导。在练习编写方面,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信息综合、对比解析文本语体特征等多种技能的培养。为降低阅读难度,书侧会附有常用生词及注释和重难点句型特别标注。为方便教师教学,参考书中除了提供单元练习的参考答案,还会对练习设计的提供课文的背景知识及与该主题相关的网页或文章链接,对重点语体特征的解读、体裁分析方法等。
《视听说教程2》属于新国标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由华师大编写团队改编自圣智学习出版公司的21st Century Communication: Listening, Spea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原版教材围绕TED TALKS主题设计,改编后,既保留了原版教材的特色,又通过增加听力预热、词汇解释等板块,并对原书内容进行重组、改编,弥补了原版教材听力量不足、过多强调口语活动等不足,更加适合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至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60余年的历史,编者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要内容。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艰辛探索历程和伟大成就及其宝贵经验;吸收近年新的研究成果,对许多重大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介;对哲学、科学、文化的发展设专章概述。本书可供高校历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一般历史爱好者、自学者学习参考。
本书是一部系统讲解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教材。与国内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特点就在于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演进的内在脉络和精神实质,将哲学史看作是哲学思想在历史过程中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力图把不同时空背景中呈现出来的各个哲学派别和各种哲学思想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把握;本次修订时,全书内容分为五章,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16-18世纪西欧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章与章之间的启承转化都体现出一种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严谨,资料丰富详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广博的知识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适合高等院校哲学专业学生及有兴趣的读者学习使用。
本书是重点教材,自1999年出版以来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全书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作为传播学课程的基础教材,本书以其体系的完整严谨、讲解的深入浅出、知识点布局的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大量手外文资料的占有而广受师生称道,被国内绝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采用作为专业课教材,并且被多所院校指定为考研教材或参考教材。第2版修订主要是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专业发展进行了充实和拓展,重点增添了关网
该书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中国化进程,特别是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在教材的每一个论题上,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法律和与法律有关的其他社会现象。
本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自2011年出版以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宪法学理论知识及实践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使本教材与时俱进,反映*的立法、理论及实践成果,满足教学需求,中宣部特组织专家学者对本教材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融入了教材出版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比如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以及2018年《宪法》等,使得本教材更符合时代特征及教学需求。
-------------------------------------
图书名称 :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修订版):听力教程2(第3版)学生用书 条 形 码 :9787544680240 作 者 :施心远, 主编 开 本 :16 出版日期: 2024-04
本书为新世纪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修订版)《英语阅读》第四册,编写特色鲜明: 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发展路径,选择跨学科的阅读材料,在强化阅读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领域。在此编写理念指引下,第四册酒盖英语专业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 国别和区域研究;每个方向设两个单元, 每单元对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作比较全面的介绍,设计相关考查练习。
本书依据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阐释了物权及物权法的概念,介绍了物权法及物权法学的体系,分析了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描述了物权法的发展和中国物权法的制定,依次介绍和讨论了物权的类型、物权的客体、物权的效力、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保护、占有、所有权总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及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养殖权、捕捞权诸用益物权,以及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诸担保物权。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家 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1计划 重点建设大学和 双一流 建设高校,已从一所普通大学成长为如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大学,被誉为 中国法学教育的学府 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 。法大一直秉承 厚
本书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中的《近代史编》第二版的上卷,即全套教材中的第三卷。本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15世纪末16 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到1848 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了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展示了世界从相互隔绝、分散逐步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并勾勒出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风貌。此次修订既保持了初版的基本体系,又吸取了我国世界史学界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并弥补了初版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使之更趋完善。本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师生、专业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学习、参考。六卷本《世界史》是原国家*组织编写的 八五 期间国家重点书,初版荣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
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政治学概论》的修订版。修订组由12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北京大学王浦劬、吉林大学周光辉、北京大学燕继荣。 教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含的政治思想,同时,系统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 教材运用唯物史观,从人类政治历史发展过程中阐明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从不同政治形态的比较分析中阐明政治现象的本质,从世界与中国的紧密联系中阐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关系,使得教材具备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导向和鲜明深刻的价值取向。 教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