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斗导航卫星为对象,立足卫星导航系统与技术,全面介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研制工作,系统阐述导航卫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结果,内容涵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果、导航卫星环境与任务分析、导航卫星总体设计、北斗卫星平台、导航有效载荷和星间链路等相关内容,并对导航卫星的下一步发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从事卫星导航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以及航天飞行器设计、航天系统工程等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的技术手册,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包含六章,介绍了调频连续波雷达理论、雷达噪声和目标检测;第二篇涉及放大器、混频器和无源器件等硬件问题,而且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射频架构:第三篇讨论雷达信号处理,研究多普勒现象、动目标显示和动目标检测雷达;最后,第四篇详细说明雷达的设计方法,研究了警戒雷达、舰载导航雷达、导引头和高度计的设计。 本书主要内容是作者多年从事雷达系统工程的提炼,技术水平较高,实用性较强。非常适合于雷达系统设计师和工程师重点掌握,也适合于研究生学习和使用。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研究生课程“卡尔曼(Kalman)滤波与组合导航原理”的教学经验,吸收十余年从事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以及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全书共9章,主要包括捷联惯导算法及其误差分析、地球重力场基础、Kalman滤波基本原理、初始对准与组合导航技术、捷联惯导与组合导航仿真等内容。书中附有丰富的MATLAB仿真程序可供读者参考,还有练习题可供读者拓展学习或练习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导航制导与控制、仪器仪表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信号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一般神经网络及其在通信信号识别中的应用,然后系统阐述了小样本条件下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信号分类识别方法,最后讨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包括基于孪生网络的通信信号识别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和基于GAN的小样本通信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实际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信号识别场景提出相应的技术路线,既有基本概念的阐述,也有深入的仿真分析。 本书可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对抗与工程等军内外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依据《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内容共8章,分别对通信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通信系统、现代通信网、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电信业务、通信网络安全进行了系统讲解。本书注重通信企业对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的实际要求,力求反映现代通信技术、业务的*新发展。
本书依据《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共 7 章,分别介绍了动力与环境概述、交流供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机房空调系统、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环境与安全、节能减排与新技术等相关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学习辅导书,还可供通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GNSS网络RTK技术原理与工程应用》在简要介绍网络RTK(NRTK)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RTK中各类误差特性以及处理方法,对网络RTK中关键问题——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模糊度固定,基准站网空间相关误差改正方法(非差与虚拟参考站技术)和区域建模,流动站定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然后对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标准格式、通过互联网进行RTCM传输的协议(NTRIP),以及网络RTK系统的建设与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不同省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实例分析验证了网络RTK定位虚拟参考站技术和非差网络RTK技术的定位精度。 《GNSS网络RTK技术原理与工程应用》适用于网络RTK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和使用人员阅读,也可用作大专院校测绘工程等专业的参考教材。
多源融合导航是通过多种传感器、信息源的融合来提高导航定位授时性能的一种导航定位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人员、车辆、飞机等典型应用目标在复杂应用环境下的导航定位。 《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及其演进》共9章,重点介绍多源融合导航技术的系统架构、关键算法、设计实例以及未来的技术演进等,既包括基础理论与方法,也包括具体的设计实例等。 《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及其演进》可供从事多源融合导航定位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信息论与可靠通信》是信息领域诺贝尔奖级别泰斗罗伯特·加拉格尔(Robert G. Gallager)所著的一本信息论圣经,一代一代的信息论学者都是读着这本世界经典成长起来的。作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师从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Claude E. Shannon)及另两位最早期的香农奖得主罗伯特·法诺(Robert M. Fano)和彼得·埃里亚斯(Peter Elias),博士毕业后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至今,被誉为香农以后伟大的信息论学者。他1960年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目前所有5G设备都必用的信道编码。《信息论与可靠通信》一书中有不少内容是作者当年首次提出的原创性成果,对信息论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书中深入研究了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道的数学模型,并探索了构建真实世界中信源和信道详细模型的框架。然后,作者通过将编码器和解码器分为两个部分进一
《信号与系统:使用变换方法和MATLAB分析(第3版)》采用从基本概念出发、以实际应用为例子的讲解方法,遵循从模拟到离散、从信号到系统的分析思路,系统地介绍了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作者的教育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并强调MATLAB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在近期新第3版中还增加了更多不同难度的习题。本书已被众多世界名校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选为信号与系统课指定教材。本书可作为通信与电子系统类、自动化类以及全部电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所有从事信息获取、转换、传输及处理工作的其他专业学生、教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揭秘了隐藏在神秘技术面纱背后的大国博弈。该书不同于纯技术类图书,兼具知识普及、技术讲解和标准宣贯等作用,既全面介绍了移动通信和卫星行业发展的历史、相关领域的创新和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也探讨了相关业务演变以及其财务和商业影响,还从更广泛的角度讨论了卫星和5G运营商及其供应链对未来企业价值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天基能力纳入5G建设推动5G网络全球化推广应用的建议,在国外广受关注,获得多位领域专家的好评推荐。本书非常值得国内网信领域从业者、学者和科研人员参考阅读,对于读者全面了解掌握5G和卫星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历史、现实情况和未来趋势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政府机构和行业单位全面了解掌握各国移动通信建设态势、研判领域建设差距不足、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行业布局、推动产业链发展和
本书是当今射频和微波器件测量领域的一本实用参考手册和工具书,讨论了优选进的射频微波器件测量技术及很好的测量实践。本书前面的章节先引入一些基本概念,接着在后续章节深入探讨各种有源和无源器件的测量与应用案例,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微波器件测量的重要细节,向用户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见解,指引用户通过实践了解被测器件的真实特性。它的实用性还在于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找到很优化的测量设置方法、如何把现代化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强大功能应用到优选的极限,以及如何在测量结果中去除测量设备可能对被测器件特性的影响。 本书适合从事射频和微波器件研发与生产测试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国防电子设备的研究和制造领域、现代无线通信设备的研究和制造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中研究微波
本书首先系统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开源编程语言Python进行了全面完整的仿真分析。书中提供了大量极具参考价值的仿真实例,不仅通过可视化的仿真图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还允许修改源码,方便进行个性化开发,从而加快科研进度。 全书共11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Python的基本使用及相关库;第2章介绍了信息和信道的相关内容;第3~5章主要介绍了信号的类型和表示,以及信号的分析方法;第6~10章介绍了各种信号的调制、解调及传输方法;第11章介绍了能够提高传输可靠性的信道编码方式。 本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适合通信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电路板制造与应用问题指南》是“PCB先进制造技术”丛书之一。《电路板制造与应用问题指南》针对电路板流程,结合作者积累的材料、设备、工艺方面的经验,介绍电路板制造工艺常见问题。 《电路板制造与应用问题指南》共16章,先介绍了问题判读方法,然后介绍了切片、工具底片、基材、内层工艺、压合、机械钻孔、激光钻孔、除胶渣与孔金属化、通盲孔电镀、干膜、蚀刻、阻焊和字符印刷、阻焊涂覆、表面处理、成形与外加工共15个方面的电路板制造工艺
本书从服务、空口和网络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当前网络到未来网络的演变以及潜在的用例、需求、指标和启用技术,讨论了物理层技术、可重构智能表面、毫米波和太赫兹通信、通信传输层、高容量传连接、云本地方法、机器类型通信、边缘智能等新兴技术,重点讲述了网络安全和区块链以及它们在未来的预期应用。
本书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系统总结Boris A.Atayants教授团队在连续波雷达精密测量领域近五十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全面介绍了调频连续波雷达精密测量相关技术方法,细致分析了影响连续波雷达测量精度相关因素的起因、影响和解决办法,对干扰存在条件下连续波雷达精密测量问题也进行深入讨论。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磁散射场、雷达截面积、SAR 与ISAR相关性、SAR 成像算法、点分布函数与平滑处理、散射中心重构图像与场数据算法、ISAR成像应用,重点阐述了ISAR波形及其对应的接收机、转像差探测、多普勒偏移、运动补偿,并给出了ISAR成像处理算法及其部分实例的MATLAB 代码。
本书在《惯性导航基础(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善,融入了作者近年来的近期新教学和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书中全面阐述了惯性导航基础的基本知识,包括惯性元器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平台式惯导系统、捷联式惯导系统以及组合导航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了作者的部分科研成果。全书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物理概念清晰,确保知识连贯。为便于读者理解,书中提供了大量详细的例题与仿真实例。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数字全息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微观参量定量检测,一直颇受关注。本书从数字全息技术的背景着手,涵盖数字全息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常见概念辨析,并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数字全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交叉结合,如数字全息显微镜技术、数字层析全息技术和强度传输算法实现全息图的相位重建技术、深度学习实现全息图降噪等,以及各自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微机电系统器件的形貌及变形检测、加工件表面粗糙度检测、活体细胞或生物组织的非制备检测、透明功能梯度材料检测,以及空间微粒位置检测等。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数字通信信号侦察,即对采用数字调制体制的各类通信设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截获、分析、参数测量、解调识别、编码分析,获得非合作方数字通信设备采用的各类特征参数。在国内,本书首次从通信侦察的角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通信信号的检测分析、解调、编码识别等内容。
本书以简洁明了的结构向读者展现了半导体制造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基础和构造。全书涵盖了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现状以及展望,同时也对清洗和干燥设备、离子注入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蚀刻设备、成膜设备、平坦化设备、监测和分析设备、后段制程设备等逐章进行解说。虽然包含了很多生涩的词汇,但难能可贵的是全书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表格,帮助读者进行理解。相信本书一定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立体世界。 本书适合从事半导体与芯片加工、设计的从业者,以及准备涉足上述领域的上班族和学生阅读参考。 此版本仅限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销售。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标准化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体系和近期新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网络协议基础、局域网、以太网及当前主流工业网络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和分析了时间敏感网络的标准进程及协议体系,从时间同步、调度整形、可靠性保障机制、网络管理与配置机制角度深入阐述了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关键基础协议及其主要机制流程,并结合工业无线化需求,介绍了时间敏感网络与5G系统的协同传输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系统性参考资料。 本书是面向工业互联网、信息通信及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工具书,适合高校通信与信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也适合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Android应用安全是一个热门话题,本书从Hook框架Frida出发,由浅入深,带领读者掌握Frida框架的使用方法,并让读者能够解决逆向分析、安全测试、算法还原和关键代码快速定位等实际问题。 Android应用安全实战:Frida协议分析共8章,首先讲解了Frida框架环境安装配置,随后讲解了如何使用Frida框架对Android应用的Java层和so层进行分析,并设计了算法自吐框架,*后讲解了Frida框架的高级应用和算法转发。从*基础的环境安装到中高级逆向技巧均有涉猎,能够让读者在实战中掌握Frida框架,并应用于Android逆向分析之中。 Android应用安全实战:Frida协议分析内容翔实,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可供Android开发工程师、Android应用安全工程师、爬虫工程师、逆向分析工程师以及想要从事逆向领域工作的人员学习。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在深入分析各卫星导航系统采用的坐标系统、时间系统、信号体制的基础上,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线,结合北斗混合星座和信号体制特点,介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授时与钟差预报、异构星座定轨、基于星间链路观测的自主定轨、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及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NSS)原理,深入分析各种GNSS差分增强技术的应用特点,并对未来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技术体系进行了展望。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适合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理论与应用的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适合该领域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