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作者比尔 波特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我就读书。 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
本书是《新世纪人才素质训练丛书》之一种。文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较高的文笔素质是青年人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帮助青年人提高文笔素质,本书以“文笔训练”为题,吸收当代 文笔研究成果,融进作者文笔运用的经验,对文笔特征及规律进行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在每章后配有许多思考和训练题。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讨论文笔训练与积累、构思、立意、选材、布局、语言、表达、修改的关系;下篇分述各种有代表性文体的文笔训练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例丰富,可读性和应用性强。能帮助读者尽快掌握各种文体的文笔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和各种培训班作教材,也是有志于提高自己文笔素质的广大青年的优秀读物。
本书包括导论和四章。全书以100多年来社会主义认识史的三次飞跃为主线,设计了一个纵横交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既从纵向说明10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又从横向认证社会主义的各个原理是怎样得到验证和不断增加新内容的。全书总结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立足中国,反映外国,总揽世界。书中许多内容新颖,并附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和*的著选读,以帮助读者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解。各章还另附有不少资料和思考题。本书可供各类学员和广大干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阅读参考。
《新编小学国学启蒙四库全书》根据青少年成长和认知特点,结合历代蒙学经验和 阅读的蒙学读物,设置语库、诗库、文库和资料库四库,既追寻成语来源,又辑录小学阶段应读和应知古诗词,还遴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内容,予以注释、赏析或解读。学生可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完善和提升道德和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不但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每一种体裁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过辉煌的金盛时期,产生过许多不朽的名作。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标志着诗和词这两种诗歌样式达到的全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应该是富有理想的民族,诗让人感悟人生、体味人生;诗能净化精神,使人升华到高尚的境界。一个善于写诗的民族应该是最有修养的民族,诗启发人理解自然、思考哲理;诗能展示人性的真实,促进入对于人类共同感受的认同。唐诗宋词的永恒魅力就在于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性格。
为落实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贯彻*关于“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编写这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之一。该教材力图体现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和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了对跨世纪人才的需求为客观依据,紧密结合“两个实际”,即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围绕“一个心”,即大学生成才素质的培养,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与大学 生朋友共同探讨思想民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