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共分为10卷,即数理化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工程技术卷(上、中、下)、农业卷、医学卷、社会科学卷、人文科学卷。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130多种学科名词和已出版的近3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方面公布的名词数据库资料编篆而成。全书共收录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并实现大陆名与台湾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对照功能。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白春礼院士担任总主编,路甬祥院士为名誉总主编。同时设立词典项目部,负责编篆的日常组织工作。各领域先后共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词典的编篆和审定。 本词典收录的各学科名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参照台湾方面的收词范围扩展而来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共分为10卷,即数理化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工程技术卷(上、中、下)、农业卷、医学卷、社会科学卷、人文科学卷。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130多种学科名词和已出版的近3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方面公布的名词数据库资料编篆而成。全书共收录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并实现大陆名与台湾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对照功能。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白春礼院士担任总主编,路甬祥院士为名誉总主编。同时设立词典项目部,负责编篆的日常组织工作。各领域先后共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词典的编篆和审定。 本词典收录的各学科名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参照台湾方面的收词范围扩展而来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共分为10卷,即数理化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工程技术卷(上、中、下)、农业卷、医学卷、社会科学卷、人文科学卷。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130多种学科名词和已出版的近3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方面公布的名词数据库资料编篆而成。全书共收录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并实现大陆名与台湾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对照功能。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白春礼院士担任总主编,路甬祥院士为名誉总主编。同时设立词典项目部,负责编篆的日常组织工作。各领域先后共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词典的编篆和审定。 本词典收录的各学科名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参照台湾方面的收词范围扩展而来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共分为10卷,即数理化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工程技术卷(上、中、下)、农业卷、医学卷、社会科学卷、人文科学卷。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130多种学科名词和已出版的近3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方面公布的名词数据库资料编篆而成。全书共收录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并实现大陆名与台湾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对照功能。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白春礼院士担任总主编,路甬祥院士为名誉总主编。同时设立词典项目部,负责编篆的日常组织工作。各领域先后共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词典的编篆和审定。 本词典收录的各学科名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参照台湾方面的收词范围扩展而来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共分为10卷,即数理化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工程技术卷(上、中、下)、农业卷、医学卷、社会科学卷、人文科学卷。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130多种学科名词和已出版的近3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方面公布的名词数据库资料编篆而成。全书共收录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并实现大陆名与台湾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对照功能。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白春礼院士担任总主编,路甬祥院士为名誉总主编。同时设立词典项目部,负责编篆的日常组织工作。各领域先后共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词典的编篆和审定。 本词典收录的各学科名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参照台湾方面的收词范围扩展而来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走过漫长的历史行程——民族、国家、宗教……创造出辉煌的文明;战争、艺术、科学技术……发生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历史事件。 真实生动的描述,精美详实的图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引领你走进壮阔的历史原野…… 本书在正文之外,另提供多种历史知识: 1000余幅插图、示意图和照片; 与内容相关的地图; 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图表; 社会、政治、宗教、艺术、科技、日常生活等知识的图表; 重要战役、古代主要王朝年表; 世界主要国家首脑名录; 历史上有名的教皇、联合国秘书长名录。
《中国物流年鉴2010》(以下简称《年鉴》)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承办的大型文献类工具书。自2002年出版发行至今,《年鉴》发行量和发行范围不断扩大,得到业界广泛好评。为使《年鉴》越办越好,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不断提高《年鉴》的编辑质量,使其更具权威性、可读性和资料性,便于业界人士查询、引用、论证、存档,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具”。 2010版《中国物流年鉴2010》的框架结构和主体内容基本参照2009版《年鉴》,只对个别栏目内容进行了调整,我们力图通过不断调整扩充相关内容,使《年鉴》能够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行业的发展变化,与行业共同成长。
满族姓氏源远流长,所存的相关资料却极其有限,大多湮没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如今,相当多的满族人找不到自己原有的姓氏、族源、世居地,更不知道自己先人的事迹。对于满族人来讲,姓氏寻根,不仅是现代人的“原始情结”,而且也是一次家族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的回瞻和双重抢救。赵力通过大量披阅各种文献和调查研究,搜集涉及到满族的“老姓”超过1400个,相对应的“汉字姓”600多个。《满族姓氏寻根辞典》广泛收录了历史文献、民间文稿中有关满族姓氏的内容,为目前满族姓氏寻根信息量*的专门辞书,由满族汉姓及其来源、满族老姓全录、觉罗氏与满族八大姓、满族世居地古今对照、满族八旗详表五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