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全书以 境界 说为核心,立论精辟、自成体系,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的经典作品。本书收录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和未刊稿50则。并对每则都做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以及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解读,让读者轻松地走进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殿堂。同时随文附录诗词、词牌、王国维《人间词》选、王国维生平、词人小传等内容。邀请知名画家林曦为本书绘制封面。
《语石》营销资料卡 书名:语石 作者:叶昌炽撰,姚文昌点校 文字:中文繁体 版式:横排 所属丛书:夜航小书 页数: 360 定价: 74 元 书号: ISBN 978-7-308-18198-3 出版时间: 2018 年 9 月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语石》简介 《语石》十卷,以叶昌炽原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其他各本详见本书整理说明。 《语石》一书,既是古代石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学的开山之作。该书结构严谨,布局精巧,从内容详略到卷次篇幅都经过了作者的细致安排。杜泽逊教授在《文献学概要》一书中评价《语石》“之于石刻学犹叶德辉《书林清话》之于古书版本学 , 而精谨或过之”。 作为我国石刻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论性著作,时至今日,《语石》确定的研究范畴和构建的理论体系
《六神磊磊给孩子的唐诗课》是六神磊磊近期新的一部著作,专门为孩子量身打造的唐诗课程。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和专家们一起精心打磨,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但又不拘泥于此,带领孩子去五彩斑斓的诗的世界。在这里,磊磊会用另一种方法讲唐诗。不搞填鸭和大量死记硬背,不搞全盘一字一句的赏析,不搞那么多 标准答案 ,而是带孩子们穿越时光,来到公元618年去漫游,做他们的游伴。给他们讲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们的故事,了解诗人们的小秘密、开心和忧伤。磊磊说:不勉强孩子背唐诗,我只负责让孩子爱上唐诗。全书四色全彩印刷,采用轻盈环保的纸张,柔软易于翻阅。每篇文字都配有美丽的插图,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阅读是一件有趣和赏心悦目的事情。每一节课的课前有知识点,课后会有相关的小问题,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
本书从宋代刻书业与词籍的编纂刊刻、刻书业与词体的演进、刻书业与词学批评、刻书业与词人群体、刻书业与词学传播意识等层面,探析宋代刻书业与词学间的多重关系,以及印刷术对词体演进的作用,为词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系列主要选取李白、杜甫、白居易、晏殊、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唐宋诗人和词人的传世名作,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用讲故事的方式,全面解读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品味诗人从鲜衣怒马到乱世飘零的跌宕人生,词人从儿女情长到金戈铁马的风华人生,领略他们的恣肆与昂扬、孤 与落寞,多情与豪迈、怅惘与无奈。全书融词、史、人于 体,既有诗酒人生,也有家国天下,可以说是 套有料有趣、 彩好看的 诗词小说 。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的,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付印问世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全书分十二卷,选取古文222篇,上至东周,下至明末,有的从整部书中节选,有的单独成篇,大部分是不押韵、不讲对偶的文言散文,有少量骈文和韵文。 本书保留原书分目,每篇文章分导读、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导读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全貌,鉴别精华糟粕,学习写作技巧;原文、译文以左右对照的方式呈现,方便读者理解原文;注释力求繁简得当,帮助读者拓展文史知识。四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带领读者一窥古文之堂奥。
内容提要 《飞花令诗词速查》主要取材于(清)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首》和(清)上疆村民(朱孝臧)编的《宋词三首》,此二书为举世的名篇。另外,宋诗在近人钱锺书选编的《宋诗选注》和金性尧选编的《宋诗三首》中选取;诗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金元明清的诗在近人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中选取;唐、五代词和《宋词三首》以外的宋词在近人龙榆生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中选取;晚明和清词在龙榆生编选的《近三年名家词选》和《纳兰性德词集》中选取。近人的诗词选择了四家:鲁迅、柳亚子、毛泽东和郁达夫。其中,选录了毛泽东的绝大多数诗词,鲁迅的约半数诗篇,而柳亚子和郁达夫两家则各选录了一小部分。 书中主题字共分十大类,以'飞花令'三字居首,紧接
诗分唐宋、各有千秋,边塞诗歌并非只有一种面目。北宋边塞诗词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在国家边防、民族关系、文化建设、士人需求、理想架构等多领域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总体上呈现出别样的风貌。本书着眼于这种不同于盛唐边塞诗词的文学现象展开研究,既着重通过考察作家代群、作品内容来勾勒北宋边塞诗词的发展轨迹,又重点对范仲淹、梅尧臣、苏轼等典型个案进行专论。合论边塞诗、边塞词,也注意了文体差异。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宏观考察北宋边塞诗词的创作生态、创作主体、战和书写与文学成就,提炼归纳几种不同的创作类型并分别论述。探讨边塞题材对于宋诗、宋词的特殊价值,并以经典化的视角对北宋边塞诗词的文化意义进行研究。
本书在唐代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背景上,以唐代诗人别集和《全唐诗》为研究对象,佐以详实的史料,用充分的诗歌资料和研究理据,从整体上梳理了唐诗中与民族关系相关的作品。本书立足诗人群体,总结其关于民族问题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为研究唐代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客观性、新颖性、开拓性的体验式角度和视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书全面充分地展现唐代民族交流及文学创作的独特面貌和发展历史,再现中华多民族交往交融的整体风貌。一书在手,既可浏览唐诗中林林总总的文化交流片段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关系画卷,又可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补互充,补史、证史而窥见唐代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的全貌。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 台湾地区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 自述 与 众说 (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 四部分皆以叶先生的一句诗为题目。所选诗句或潜藏着她的自我认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缩影。 叶嘉莹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
清人李辅耀在浙江期间,担任过杭嘉湖道、宁绍台道、省防军局总办等职,谋事达30余年,留下62册(其中在浙53册,在湘8本,在京1册),日记中记载了作者在三地期间的各类历史事件、湘浙名人交往、风土人情等记载,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整理和出版价值。 李辅燿在浙江30余年,参与和浙江文化名人的交往,和西泠印社交往,参与海宁钱塘大潮大坝建设,台州教案等等浙江近代大事经过,与同类日记相比,更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价值。 本书为其诗文集的影印出版。
暂无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诗歌的起源。西汉时,《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 五经 之一。 《诗经:先民的歌唱》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古诗词课》系列的第一本。本书由中国古典文学大师裴溥言选篇、评解,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解读了《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国风》六十八篇、《雅》二十篇、《颂》七篇),故事生动、注释精准、评解优美。虽为节选,但完整地再现了先民坚韧的奋斗精神,焕发出古老诗歌隽永、蓬勃的生命力,是大众读者文学启蒙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