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本书是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古文辞类篹》一书,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编选。本书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在每类之下说明文体源流;共选文719篇,在每篇文章之后都有精彩评点。本书是直接体现“桐城派”创作观的名著,与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经典。本书编选精到、广为流行、具有总结性质,可以称为古代文选的范例和高峰。本书与《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被张之洞《书目答问》誉为“ 古雅有法”的三种选本,数百年来影响巨大。此次整理,保留了姚鼐的圈点,力求凸现桐城义法,从而呈现《古文辞类篹》的本真全貌。
本书是供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大、中、小学教师和文学艺术工作者阅读唐诗时查找典故的工具书。 凡属作品中引用或化用史实、故事、戏曲、神话、传说、典章名物,以及前代作品中有影响的诗、词、文佳句,均收作典目。 本书对每条典故的诠释,包括三项内容: 出典,征引典故原文,指明出处。尽量引用较早的出处,并辩证前人之歧义。如史实或故事文字过长者,可用现代语概括,但要注明出处。所引书籍应注明时代、作者;凡属著名典籍如《论语》、《昭明文选》等的时代,作者则予省略。 释义,概述出典原文要义,说明典故一般涵义。如属一典多义,解释时应逐一说明,但不分义项。 例句,举出典故在《全唐诗》中的用例,结合作品逐例阐明该典的具体用法和特定涵义,点出其修辞、谋篇作和。例句均注明作者、篇名,以及在《全唐诗》中
......
暂无内容简介。。。。。。
《现代管理百科全书》是为了尽快地提高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工作与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而编撰的一部管理类的百科全书。全书集管理科学之大成,是当前介绍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全面、系统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它具有知识面广,科学性、理论必与实用性强等特点;同时,选材广泛,既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也收入了苏联东欧等国家的管理;在时间上是以当代管理为主,同时对于早期和古典管理理论,也收了苏联东欧等国家的管理;在时间上是以当代管理为主,同时对早期和古典管理理论以及西方各管理学派的不同观点均作了专题论述,以便人们从管理制度的起源和管理思想的演变上全面、系统地去研究、了解管理发展的全过程。全书约400万字,按学科分类,并依照每一学科的内
本书取材于《陶文图录》,采用搨本,基本上保持原大,个别字经缩小。除硃书、墨书外,原则上不收摹本。 本书只收战国陶文或极少量的春秋陶文,兼收秦代陶文,并在秦代陶文的右上角加三角符号以示区别。 本书按《说文》部首编排。见于《说文》者,栏上附以篆书,栏下附以楷书;不见于《说文》者,仅附楷书,并尽可能地注出通用汉字。未能释出的字入附录。 部分字下附简要考释及首位考释者。異说附于其后以备参考。 每个字的正文和重要文字下的数字是指《陶文图录》的编号。如三 六一九 一,三是卷数,六一九是页码,一是指该页的个搨本。 每页下方栏外编总页码栏。 书后附索引。索引按笔画编排,字下的数字是本书的页码。
此书是一本真正中国的综合性音乐百科词典:它覆盖面广,集中外古今于一书,其内容包括中外音乐家、乐器、作品、理论和表演术语、音乐学、表演团体、教育机构、著名乐器制作公司和音乐出版社,共收词6600余条,该书无论是条目的取舍还是内容的写法,都充分考虑中国读者的需要,与西方出版的音乐工具书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作为本由中国人编纂的百科性音乐词典,当然对中国的内容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不仅为中国读者提供方便,也为有兴趣了解中国音乐全貌的外国人士提供了参考;在“地区音乐”部类,书中收入许多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非洲国家的音乐理论、音乐家、乐器和作品,在西方的工具书中,由于"欧洲中心"的传统观念,这些内容是很难找到的;在西方传统音乐部类,则力求适合中国读者的需要,深浅适度,繁简得当。
本书原则上参照《中华大字典》编排序编排。 本书全部文字采用繁體字。故如首文 范 是姓氏之 范 ,非 模范 之 范 的简化字,本书首文 范 、 范 分列。 古碑帖中的異體字,本书原则上收录在楷书正體首文下。如 游 、 遊 ,本书收录在 游 字首文下。 相近字形车字,其草书字型往往相同,如 波 、 彼 ,草书字型多写作 波 ,本书则按原帖文義所属字,分类收录。 有些字在字义上有区别,但在行草书的实际应用中又经常是混用的,如 籍 舆 藉 ,原则上按直观方法歸类编排。 本书为美术类工具书。所收资料以优秀碑帖的影印本为限。前人所编《草书禮部韻寶》、《草字匯》、《草韻辨體》、《草聖匯辨》、《草韻匯编》等由于摹刻水平低劣,在美术上失真嚴重,本书一律不收。
影印,线装,印谱。民国二十四年(1935)钤印本,一册,王序梅编,潘叔威手拓本,共收录晚清四大词人王鹏运常用印七十二方。当时共拓十余部,分赠朋好,故此书至今流传甚稀。目前所知,公共图书馆中,仅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一部。王序梅藏有一部,幷零叶若干。王鹏运(1850—1904),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僧鹜、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同治九年举人,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光绪二十八年至扬州主讲仪董学堂,三十年六月卒于苏州。是晚清词坛影响的词人之一,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
《美国文学大辞典》是一部内容全面、紧跟文学的新发展同时又反映我国美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状况的工具书。全书共收录2079个词条,包括作家、批评家、文学理论和文史学家、相关文化人、新老经典作品、文学刊物、文学组织、文学流派、文学运动、文学事件、文学奖项、批评指南等多个方面。辞典不仅介绍和评析了主流文学和经典作品,也顾及有影响的通俗文学;不仅提供国外出版信息,也跟踪国内的翻译和研究动态,兼具实用性、学术性、系统性和前沿性。这部辞典可以为美国文学爱好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充分翔实的资料信息,成为他们学习研究的平台;对于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教师和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既是一部完整权威的参考书,也是一部便于查阅的案头书。
《外国小说鉴赏辞典1(古代至19世纪中期卷)》系“外国文学鉴赏大系”之一种,也是外国小说鉴赏辞典的卷。它摘录了1855年以前的67位世界著名作家的103部小说的精彩篇章,配以情节介绍、赏析文章以及作家简介,以供读者欣赏。在如恒河沙数般的大量小说中,这些作品可诣是世界公认的小说精品,总评上反映出世界小说早期的演变历程,读者若能细心品读,定能获得知识的收益和美的享受。 《外国小说鉴赏辞典⑵(19世纪下半期卷)》内容简介:为了更好地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成果,吸收外国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编者特邀请国内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编撰了这套《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希冀通过本丛书,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的外国文学爱好者及大、中学校师生介绍外国古往今来具有代表性的各体文学作品。 本册为该系列“19世纪下半期卷2”分册
《毛诗后笺》三十卷,清胡承珙撰。此书是清代中期重要的诗经学著作,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向为研究者所常备。《毛诗后笺》也是胡承珙最重要的著作,惜二十九卷《鲁颂·泮水》以下不能卒业,赍志以殁。后其子请陈奂补作,以成完璧。胡氏说《诗》,尊《序》,宗毛传,于毛郑异义者,从毛者十之八九,从郑者十之一二。其解经博于取证,对唐以前之说搜罗齐备,尤其对古说之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易林》《淮南子》《新书》《说苑》《新序》《列女传》《史记》《汉书》《后汉书》诸史书以及《初学记》等唐宋类书者,采集剖判,有辑佚之功。其训诂及校勘亦十分精密,发前人所未发者不下百条。同时也胡氏也精熟运用修辞学中的审语势之法,于诗义多有发明,所得颇丰。《毛诗后笺》的主要版本有求是堂刻本(是为该书
本辞典共收词目1777条,分为十编 1.生平史迹。收入典主生卒、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家族亲人等重大事件的词条,解释本意并说明与典主的关系,共设77条。 2.著作文论。收入典主的著作、文论、画册、评论、游记、散文等条目,说明写作或发表出版时间, 初发表的报刊以及转载情况,出版单位和署名。重要著作扼要介绍其内容、艺术特色及社会影响,共设241条。 3.诗词序跋。收入典主为自己或他人作品的题诗及词句,说明出自何作、何篇、何书,介绍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共设16l条。 4.社交信函。收入典主因公事呈文或亲朋友人谈工作、论艺术、叙友情、话人生的信函,共510封。 5.相关人物。收入与典主来往密切或有师承关系者、同事好友,以及交流往来的政界、商界、文艺界、教育界名流,并叙述其与刘海粟的关系,共设376条。 6.出席上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包括诵读读本(14册)、导读(1册)、素养训练(1册),以及配套诵读音频、专题讲座视频。 诵读读本:1-8册从诸子百家经典、史传文学作品中遴选了300余篇有关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论述,既有格言式的短篇警句,也有篇幅较长、表述相对完整的论说。按思想内容分立八册,包括崇德近仁、笃志力学、诚信勇毅、谦抑勤俭、尊师敬长、友贤乐群、家国情怀、天道自然八个主题,从中可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有益的启示。9-14册选取从先秦到近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以诗(包括词、曲)为主,兼及散文(包括赋),共收诗168首,散文35篇,体现中国文学独特的真善美气质和中华文化的人文之美。分为诗骚流韵(先秦时期)、古诗新变(两汉六朝)、诗国高潮(唐,上下)、词曲辉煌(宋元明清
本书是本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的修订本,收入唐、五代、两宋及辽、金三百多位词作1500余篇。原书编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选目和赏文撰写总体质量上乘,在广大读者中久负盛誉。但因编撰时间已久,原书许多信息已显过时,不能反映词学界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也不能体现包括古今地名、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变化。故延请词学研究名家钟振振、王兆鹏、刘尊明等诸位教授,对原书赏析文,词学书目及诗人小传等内容进行修订,改正舛讹,润饰文字,增补新材料,酌删少量不属于词的作品,使全书质量得以更上一层楼,更能满足读者需要。
共收词6300余条,约135万字。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传略和著作介绍、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思想传略和著作介绍。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逻辑学、美学、伦理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分支学科的名词术语、学派、组织、人物、著作等条目,注重反映当代哲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