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自然的秩序,重建我们与万物的联系。 关注自然,便是关注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所以当 绿水青山 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国家的主旋律时,我们更需要从思想层面建立对自然的认知,进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未来发展的进路。这便是 自然文库 存在的意义。 具体而言, 自然文库 关注历史上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方式,注重现实中环境与世界观的相互作用,此外,亦会抛开宏大的叙事,将个人纳入生命网络中去讲述自然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仰望星空、俯首大地的意义,进而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放,让忙碌的城市生活变得生动而鲜明。当 同自然和谐相处 的理念内化为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就自然展开的思辨便会越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也会越光明。 这是一次全球冰川科考之旅 冰川,覆盖了地球表面约十分之一的陆
这是一部描述河流的自然生态文学作品。作者基于从2014年到2021年8年间的观察,以一年时间为线索,用随笔形式纪录了靳江流域(湘江一级支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万物生长及物候变化,铺展开一幅新世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与博物学画卷、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历程、一张河流生命共同体的巨大关系网。它讲述的既是一条河流的生命历程,同时也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觉醒,歌颂了 人与河流、动植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融入大自然去体验大自然更深层次的奥妙与乐趣,以更平等,更和谐的方式去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醒来的河流》已入围湖南省 碧水青山新湖南 自然生态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
本书讲述了一次名为 MOSAIC 的北极科考。这是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北极科考,由20个国家300多名科学家组成,耗资1.4亿欧元。科考破冰船 极地之星 号于2019年9月出发,在被北极海冰牢牢封锁的状态下乘浮冰流抵达北极点并穿越北冰洋 漂流中破冰船的动力来源只有浮冰流的自然力。此次科考的成败掌握在大自然手中。科考队员们可谓历经了 九九八十一难 :不断出现的冰裂隙、骤然隆起的巨大冰山、肆虐的暴风雪、极度的寒冷、极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且长达数月的黑暗还有与凶猛北极熊的屡次遭遇。而在科考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科考濒临绝境。马库斯 雷克斯用扣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他的团队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又如何获取了具有开创性的关于北极腹地气候过程的知识,从而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北极地区剧烈的气候变化现象。
本书讲述一位荷兰航海探险家威廉 巴伦支三次带领他的船队不畏艰险,试图穿越北极,寻找一条连接欧洲与中国的北方航道的故事。但第三次的航行却把他们困在了北极高地的冰封之中。他们被迫忍受严寒,在恶劣的气候中挣扎求生,并在北极极夜的情况下度过了整个冬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次。他们在经历灾难的同时也改变了历史。虽然他们终没有抵达彼岸的中国,但他们拓展了地图世界的边缘,做出了科学的发现,激励了无数的探险者。他们所到之处,对于前人来说无一不是未曾抵达过的彼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探险活动的细节已逐渐从公众的记忆中消失,其文学典故也随之被人们遗忘。本书将挖掘整个精彩的故事,展现出其中人性的光辉。
时空框定了人类,人类也在改变着时空。在时空之间,人类生活与自然变化交织,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行动伴生。时间与空间是什么?人又如何居于其间并与其互动?这是人生,也是地理学发展*关键的两个问题。作者经年累月的思索和记录本身就是*好的答案。无论是关于地理思想与人物的短章,还是充满哲思的诗语,都值得反复回味。这些作品是个人的,也是人类的;是理性的,也是诗意的;是地理学的,也是生活中的。在特定的、不断变化的时空背景和条件下,作者也不断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丰富多彩也一以贯之的时空。这也许是处于不同时空的人的共同价值。
雪域、孤岛、丛林,吸引着他一次次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地,将人文美景汇入其中,成为我国用散文笔调全景式展示峡谷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奇景奇谜的散文纪实作品人。 军人、职责、使命,鞭策着他一次次踏上中国珞渝我方实际管控地区,将历史告诉未来,成为我国用纪实文学笔调全方位展示珞渝人文历史长卷的人文纪实作品人。 罗洪忠原是一名驻藏军事记者、纪实文学作家,曾三次进入艰险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作田野考察,采访曾在那里工作生活、从事人文研究的地方群众、部队官兵、专家学者达120余人,整理口述资料150余万字,查阅文献资料220余万字,先后到北京、郑州、陕西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经过多年不间断地同国内知名人文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和钻研,逐步完成了从一名军事记者、军旅作家到人文学者的转变。 17年里
本书在复原明清以来(1368-1958)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和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基础上,主要探讨地区采取水利活动应对旱涝灾害的机制与效应问题。研究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技术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总结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详细复原地区水利化活动的应对和相关事业建设,以区域比较、田野考察等典型性研究,总结明清以来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基本状况和水利化活动的历史进程,分析旱涝灾害与水利应对发生机制,探讨所展现的人地作用关系的区域特征。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闽西山地》即围绕客家文化发源地——福建西部的山地而展开,呈现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人文风情:这片土地位于福建西部龙岩,武夷山脉南段、玳瑁山、博平岭等山脉及其支脉在境内延伸,呈现五岭斜贯,长廊状谷地分布其间的地貌格局,为宋代南迁的中原遗民提供了避难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产生了以土楼、屋桥和阴塔为代表的客家建筑与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传统。此外,本书还记录了其海陆变迁的地质历史,展示其地层完整,花岗岩石蛋、石灰岩溶洞和砂砾岩丹霞均较为发育的自然景观;呈现了其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生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针对中国区域地理进行完全展示。丛书遵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构建山川事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格局,演绎中国“自然地理+人类活动”的概念集合――一个将“中国地理”视为包含着特定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在“人类圈”中展开的人类活动、物产演化、经济形态、疆域变迁、区域文化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复合体系:它以自然地理的山川形胜,或地域文化的构成差异为基础,将中国划分为数百个自然或文化小区,由此集结成数百册特大型丛书;它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以具象的“地理”概念为切入点和线索,深入推及广阔的“国家”范畴,感性展示地貌、生态、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它是创意独特、形式新颖的科普读本,面貌介乎通俗读物与知识词典之间,体例呈现为对“百科全书”与“有图读物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 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鲁西南平原》以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为主体,向读者展示了这片由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一马平川的地理特征,以及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湖带沼洼地、石灰岩丘陵等微地貌。在经济方面,本书介绍了这一地区以黄河为依傍的农业经济形态,详述其丰富的物产,展示当地人因地制宜发展出的隔河种地等经济形式。同时,书中述及因历史上的多次移民,鲁西南地区积淀了多种文化,形成了融合晋城调的鲁西南梆子戏、由山西上党梆子发展而来的枣梆等别具一格的戏曲艺术等。 此外,本书还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角度阐释了鲁西南地区的地
本书以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综合,凸显区域地理格局、过程和可持续发展。全书分设3篇。上篇是总论,整体介绍了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人口和城市化、自然资源、国土开发以及,地理区划。中篇是专论,主要介绍与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地理工程。下篇是分论,分别阐释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海洋4个地带的14个地理区域的人口、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PRED),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书后附有中国地理光盘,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地图库、数据库、影像库、文献库等。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大小凉山》即围绕大、小凉山山地地貌和彝族聚居地域而展开,该地处在横断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跨越四川、云南省界,涵盖乐山、凉山、攀枝花、丽江等地。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八大山脉依次展开,干流纵深切割;山原、二半山、和坝子构成主要地貌,湖泊与冰川海子错落镶嵌;更有石芽、溶洞、伏流等岩溶地貌发育。除此之外,本书还展示了大小凉山的各种精彩之处:9种气候类型、23种土壤类型交叠并存的“百科植物园”;地球上纬度的大熊猫天然栖息地;颗通信卫星的发射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百矿种富集一地,被称为“中
《黄裳集》整理了黄裳先生毕生著作,展示黄裳毕生辛勤笔耕的多方面实绩,《黄裳集》分创作卷、古籍研究卷、译文卷和书信卷部分,将作者生前已出版各书,大致按出版时间先后分门别类编入各卷,是目前黄裳先生最全面的作品集。 本卷包括黄裳先生的译文《莫洛博士岛》《数学与你》。 《莫洛博士岛》讲述了一个英国青年爱德华在船难时一艘船救起,航向一座小岛,被船员弃在岛上,无意中发现岛的主人莫洛博士的故事。莫洛博士是一位学者兼外科医生,曾经因为残忍的动物实验被伦敦学术界驱逐后,来到这荒岛上继续进行实验。实验失控,莫洛博士因而遭到杀害,爱德华也成为被追杀的对象,最后用尽各种计策,逃出了这座岛。 《数学与你》原书题名为“密次先生的教育”(The Educ-atioof T.C.Mits),这是一本以普通人为对象而介绍数学的小书。不但是数学,
在我们身边,生命无处不在,精彩非凡。但是,生命——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本书中,诺贝尔奖得主保罗 纳斯爵士尝试用每个读者都能理解的方式定义生命。他带着动人的谦逊,清晰阐明了五个堪称生物学支点的重要概念:细胞、基因、自然选择的进化、生命的化学、生命的信息,带我们理解生命的复杂与奇妙,了解生物学的发展与演进,体会人类与所有生命的息息相关。
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看成一个“班级”,那这事儿就好理解了!新疆是充满融合美的同学:肩负中外交流重任,储藏油气支援工业发展。甘肃是班里的百变nǚ神:坐拥多样地貌时装,守护丝路艺术辉煌。陕西是历史课代表:怀抱深厚历史文化,在根据地谱写发展新篇章。宁夏是班里的养sheng达人:山河孕育塞上江南,战胜贫瘠建设家园。山西是班里的热血少年:大山大河滋养肥沃盆地,奉献煤炭温暖全国。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轻松通晓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