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后,法国著名摄影师扬 阿尔蒂斯-贝特朗走遍全球,于十多年间乘坐直升机飞行数百万公里,在超过100个国家拍摄了30余万张航拍照片,精选出有意义的200多幅,汇成这部极具分量的大型摄影画册。 在本书的所有图片中,几乎每一张都有人类的身影。即使图片上没有出现具体的人,也会带有人类活动的印记。这是一本与人类紧密相关的摄影图集,引导人们思考我们应该给未来留下什么样的地球。 每一张大图都在章节中以缩略图附上图片说明的形式,讲述图片背后有关历史、地理、生态和人文特性的故事。内文收录尼古拉斯 斯特恩、珍 古道尔、西尔维娅 厄尔等13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环保人士的文章,用实例丰富的文字,为读者讲述有关气候、农业、水、能源等地球上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物所面临的境况,阐述他们如何看待人类
《地理学与生活》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认识海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
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预防工作以及尽快解决已经形成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书收集了广西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7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图片,并对其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生境习性、分布危害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籍此提高相关部门、研究人员和广大民众对外来入侵植物危害和防控的认知与重视,并为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套丛书从不同视角介绍了塑料的 性格特点 前世今生 循环之旅 等,画风优美,内容生动有趣。绘本中的主人公与小朋友亲密互动,帮助小朋友了解塑料循环的知识,鼓励他们亲身参与到塑料垃圾分类中来,从而激发对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塑料,然而,大量的废弃塑料正以惊人的速度污染我们的地球。塑料本身不是污染物,但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到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就会造成环境危害。只有让塑料垃圾进入塑料循环体系,再生成为新的产品继续为人类服务,才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降低排放,为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
该丛书基于 黄河科学家谈黄河 这一理念,围绕黄河孕育演变和保护治理的历史 脉络,设置黄河纵览、水沙调控、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河道治理、河口 演变等七个主题,空间尺度上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时间尺度上跨越了亿万年,认知尺 度上涵盖了黄河的各个侧面,形成了立体式的黄河知识科普体系。针对政府及管理部门、 社会公众、专业人士等不同受众,强化黄河流域系统与黄河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突出科 普知识面上纵览与点上挖掘的融合,阐释黄河保护治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提升公众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认知度。通过打造一套公众喜闻乐见的黄河科普丛书,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黄河、认知黄河、感受黄河的窗口。 本书取名 九曲黄河万古流 ,以历史为轴线介绍黄河的诞生、文明的孕育、忧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涉及面 宽广。本书共23章,分为六篇,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到生物圈,逐层介绍各个生态学分支。 篇介绍了陆域和水域的生物群系以及群体遗传学和自然选择,是全书的基础;第二篇介绍生物通过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包括如何调节体温、如何获得水和节水、如何摄取能量和养分以及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三篇通过探讨种群的分布、多度、动态、增长及生活史,介绍种群生态学的相关概念;第四篇总结了生物间的交互作用,包括竞争、相互利用、互利共生;第五篇提升到群落和生态系统层面,介绍了环境和干扰对物种多度和多样性的影响、陆域和水域的初级生产模式和能量流动、生物圈的三大养分循环和养分固持, 介绍群落的演替和演替机制;第六篇则介绍了大尺度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学、地理生态学
民以食为天。在生态环境恶化,大众为食物安全所困扰的今天,有机概念层出不穷,生态农场遍地开花。可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农业?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农场?什么是真正的生态产品?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如何经营生态农场?对于如上问题,真正认真思考并实践的人并不多。十年前,一位生态学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在山东沂蒙老区承包了十几亩贫瘠的土地,与农民一起,展开了艰苦的生态农业实验。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地膜,不用除草剂,不用人工合成激素,不用转基因技术,不但让土地增产,还保证了所有农畜产品达到了欧盟国家的有机标准。今天,弘毅生态农场已经全国闻名,指导和培育农场数十家,面积约20万亩。本书即为弘毅生态农场的发展纪实,全面阐述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元素的循环以及农业互作等技术问
探索之旅设定“未知”背景,即我们假设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在这个未知背景下,探索之旅将以自然界为研究目标,以物理学为重点,只允许使用制作原理已知的工具,从零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律,并在此过程中研究各种规律的应用,以用于新的探索工具的制作,同时展现出人类技术的进步过程。不同于大多数教材或科普书籍使用简化后的科学史来进行探索部分的陈述,探索之旅自己想象严密的探索过程,并将其写成一个连贯的侦探故事,带领读者以*人称的视角身临其境地经历探索的过程。探索之旅从原则上要求读者忘记曾经学过的所有知识,所以它完全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但相比一些科普书籍来说,它是自下而上地带领读者一起通过探索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而非自上而下地将一些知识野蛮地灌输到读者脑中。在即将启程的*卷中,探索之旅以基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作者简介:威廉H.麦克尼尔(WilliamH.McNeill),1917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后于康奈尔大学取得历史博士学位,返芝加哥大学任教至1987年。芝加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专攻世界史(universalhistory).通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1996年,成为首位非欧洲人士获得伊拉斯谟奖(ErasmusPrize,奖励那些在欧洲文化传统之下为欧洲的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其著作《西方的崛起》(TheRiseoftheWest)荣获196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BookAward)。探索旧世界文明如何相互影响,西方文
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而水环境的污染又日趋严重,在此情况下,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解决我国面临的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重历史使用。本书力求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的技术政策,各种水染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和设备计算,务使读者能掌握基本理论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本书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供120学时教学之用。本书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不同存在状态,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分离处理与转化处理。重点介绍废水水质控制的单无方法,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了理论联系实际,书中介绍了一些计算例题和外的应用实例,供教学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