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理论结合讲述的经典教程,内容覆盖计算机导论、体系结构和处理器设计等多门课程。本书的大优点是为程序员描述计算机系统的实现细节,通过描述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
本书是《和秋叶一起学PPT》的第5版,在综合前4版的优点,充分听取读者对前4版图书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本次改版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本书共7章:第1章主要针对用户制作PPT时所需要的各类素材应该到哪里去搜索和下载提供了必要的指引;第2章对完成一整套PPT制作需要重点掌握的主题颜色和主题字体、母版与版式等功能进行了阐述;第3章则详细介绍了在PPT中调用Word、Excel文档的内容,以及插入视频、音频等其他类型素材的方法;第4章主要介绍了排版必须掌握的工具及高效操作技巧;第5章全面介绍了文字、线条、形状、表格、图片的常见美化方法及动画设置的基础知识;第6章为读者解答了外出演讲、分享PPT时的常见问题;第7章为读者推荐了包括iSlide插件、OK插件、口袋动画(PA)插件在内的多款主流插件,并对它们的部分特色功能做了简要介绍。本书
本书基于Windows 10和Windows Server 2016编写,深入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进程、线程、内存管理等知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Windows 10和Windows Server 2016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使之在针对Windows平台开发应用程序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设计机制间的关系。 本书先介绍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工具以及Windows的架构和主要组件,然后详细介绍进程和作业、内存管理、I/O系统等内容,最后介绍Windows内置的安全机制以及用于阻止滥用的各种缓解措施。 本书辅以大量实验,并给出了具体步骤,可供读者自行尝试,让他们通过内核调试器、Sysinternals工具和专为本书内容开发的其他工具一窥Windows的工作原理,进而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设计、调试以及系统性能和支持。 本书适合希望了解Windows 10和Windows Server 2016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的开发者、系统管理员及安全研究
本书基于Linux 5.0内核的源代码讲述Linux内核的调试技巧和案例。本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并发与同步,中断管理,内核调试和性能优化,基于x86_64的宕机难题解决方案,基于ARM64的宕机题解决方案,安全漏洞的产生原理与修复方案等。本书适合从事Linux系统开发人员、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及Android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Linux高性能网络详解:从DPDK、RDMA到XDP》主要介绍了DPDK、RDMA和XDP三种高性能网络技术的原理、使用方法和实现方案。《Linux高性能网络详解:从DPDK、RDMA到XDP》总计26章,分为四大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和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软件和硬件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内核协议栈为基础的网络方案和Corundum。第2部分介绍了DPDK的入门知识、DPDK的内存管理、UIO/DPDK的基本使用方法、测试和分析高性能网卡,以及如何为Corundum编写DPDK驱动程序。第3部分包括RDMA技术简介、软件架构、基本元素、基本操作类型及其配套机制、传输服务类型、应用程序执行流程、主要元素的实现、数据传输、RoCEv2网卡的配置、性能测试工具等内容。第4部分包括XDP简介、XDP教程代码分析、简单的XDP性能测试、如何让网卡驱动程序支持XDP功能等内容。《Linux高性能网络详
本书基于Linux 5.0内核的源代码讲述Linux内核中核心模块的实现。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处理器架构、ARM64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内存管理之预备知识、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内存管理之高级主题、内存管理之实战案例、进程管理之基本概念、进程管理之调度和负载均衡、进程管理之调试与案例分析。本书适合Linux系统开发人员、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及Android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思维导图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办公工具,是职场中的特定人士才会使用的软件,但恰恰相反,思维导图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零基础软件,它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思维”入手,带大家实现思维延展,为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将展示思维导图的各种基础应用场景及真实使用案例,让大家的思维快速成长。第三部分将从思维导图软件XMind本身入手,教大家解锁思维导图软件的高阶技巧,实现技术进阶。第四部分会带给大家更多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工作及生活中的复杂场景的案例,让大家在职场和生活中都能有更好的体验。
本书是测试驱动开发领域的开山之作,由软件工程领域泰斗、极限编程之父KentBeck撰写,荣获4界Jolt大奖,10余年畅销不衰,具有里程碑意义。书中不仅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测试驱动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详尽地阐述了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模式和最佳实践。 本书共32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17章)从简单问题入手,介绍了TDD的概念、优势与设计方法,再逐步深入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细致讲解了如何在编写程序代码前编写自动化测试,如何先塑造一个设计再通过重构逐渐添加设计上的构思,如何为更复杂的逻辑创建测试等。第二部分(8~24章)讲解用xUnit创建测试的实例,介绍如何利用xUnit框架创建自己的测试用例,便于高效地进行测试。第三部分(第25~32章)介绍TDD的设计模式,包括部分经典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式与TDD相结合,还介绍
深耕PPT设计行业多年,作者听到过很多PPT初学者的吐槽,他们觉得看了很多教程,但依旧做不好PPT。这是因为互联网上的很多PPT知识都是碎片化、单点式的,而想要做出优秀的PPT设计,需要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本书中,作者就把长期以来在PPT制作中归纳、沉淀下来的经验分享给读者,从12个方面系统讲解PPT设计制作中所需的知识,并且每个知识点都配套了相关案例,图文并茂,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自己编写一个操作系统,是许多程序员的梦想。也许有人曾经挑战过,但因为太难而放弃了。其实你错了,你的失败并不是因为编写操作系 统太难,而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你那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么,你想不想再挑战一次呢?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实用性与学习性的书籍。作者从计算机的构造、汇编语言、C语言开始解说,让你在实践中掌握算法。在这本书的指导下,从零编写所有代码,30天后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具有窗口系统的32位多任务操作系统。本书以课题为主导,边做边玩,抛开晦涩难懂的语言,行文风格十分随性,还充满了各种欢乐的吐槽,适合操作系统爱好者和程序设计人员阅读。
《深入解析Mac OS X & iOS操作系统》编著者 莱文。 系统开发者、内核黑客和对苹果感到好奇的人们 注意了!本书探讨了MacOSX系统和iOS系统的方方面 面,深入讲解了两个系统的架构,讨论了框架手册没 有讨论的内容。本书清晰而详细地讨论了苹果操作系 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包括苹果私有的API,书中的大 部分内容都是披露。 《深入解析Mac OS X & iOS操作系统》在漫游 系统架构的时候,从用户态深入到内核态,通过带注 释的代码示例揭示了每一个层次和组件,还提供了可 上手的实验,并且比较了两个系统实现的区别。 主要内容 引导过程:Mac的EFI、iOS的iBoot以及内核 启动过程 进程、线程以及虚拟内存管理 通过DTrace、ptrace和隐藏的系统调用进行调 试和性能剖析 系统级的API:POSIX调用、Mach陷阱以及OSX /iOS私有的API 文件系统架构,包括VFS和HFS+ 网络架构:从套接字到
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情况:只会使用软件中的默认图表;图表太简单,被嫌弃没有创意;图表表现力差,对报告结论的支持很有限;图表格式不统一,搭配起来一团糟;图表难以与实际工作和老板的需求相结合……也许你需要一套图表私人定制的知识体系。这是一本专为工作服务的图表实战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篇和实战篇。第1~4章属于基础篇,分别讲解图表基本元素、图表通用设计法则、典型图表设计技巧和常用图表类型;第5章和第6章属于实战篇,分别讲解如何分析老板偏好并拆解工作型图表中的典型问题,以及综合利用基础篇的知识点,规范化图表定制步骤,让每个人都能实现图表定制梦。
《SPARC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S698系列处理器实用教程》以珠海欧比特公司研发的基于SPARC架构的S698系列处理器为例,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SPARC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S698系列处理器实用教程》可供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测试驱动开发领域的开山之作,由软件工程领域泰斗、极限编程之父KentBeck撰写,荣获4界Jolt大奖,10余年畅销不衰,具有里程碑意义。书中不仅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测试驱动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详尽地阐述了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模式和最佳实践。 本书共32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17章)从简单问题入手,介绍了TDD的概念、优势与设计方法,再逐步深入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细致讲解了如何在编写程序代码前编写自动化测试,如何先塑造一个设计再通过重构逐渐添加设计上的构思,如何为更复杂的逻辑创建测试等。第二部分(8~24章)讲解用xUnit创建测试的实例,介绍如何利用xUnit框架创建自己的测试用例,便于高效地进行测试。第三部分(第25~32章)介绍TDD的设计模式,包括部分经典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式与TDD相结合,还介绍了重
作为学习LabVIEW与32位微处理器STM32的入门级教材,本书从LabVIEWforARM嵌入式软件架构入手,在分析STM32芯片内部每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使用LabVIEW对其进行编程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同时,本书还配套了40个实验例程和经典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图形化ARM嵌入式系统开发。通过基本原理、实验例程、案例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读者完成由STM32初学者过渡到ARM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的转变。
作为学习LabVIEW与32位微处理器STM32的入门级教材,本书从LabVIEWforARM嵌入式软件架构入手,在分析STM32芯片内部每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使用LabVIEW对其进行编程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同时,本书还配套了40个实验例程和经典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图形化ARM嵌入式系统开发。通过基本原理、实验例程、案例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读者完成由STM32初学者过渡到ARM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的转变。
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本书是测试驱动开发领域的开山之作,由软件工程领域泰斗、极限编程之父KentBeck撰写,荣获4界Jolt大奖,10余年畅销不衰,具有里程碑意义。书中不仅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测试驱动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详尽地阐述了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模式和最佳实践。 本书共32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17章)从简单问题入手,介绍了TDD的概念、优势与设计方法,再逐步深入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细致讲解了如何在编写程序代码前编写自动化测试,如何先塑造一个设计再通过重构逐渐添加设计上的构思,如何为更复杂的逻辑创建测试等。第二部分(8~24章)讲解用xUnit创建测试的实例,介绍如何利用xUnit框架创建自己的测试用例,便于高效地进行测试。第三部分(第25~32章)介绍TDD的设计模式,包括部分经典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式与TDD相结合,还介绍了重构的
本书是一部UNIX网络编程的经典之作。书中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如何使用套接字API进行网络编程。全书不但介绍了基本编程内容,还涵盖了与套接字编程相关的高级主题,对于客户/服务器程序的各种设计方法也作了完整的探讨,最后还深入分析了流这种设备驱动机制。 本书内容详尽且具性,几乎每章都提供精选的习题,并提供了部分习题的答案,是网络研究和开发人员理想的参考书。
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雷达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全过程,并有一个完整的设计案例贯穿于全书,同时各章分别还有一些小型实例。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雷达基础导论、雷达检测、雷达波形、雷达模糊函数、脉冲压缩、面杂波与体杂波、动目标显示和杂波抑制、相控阵、目标跟踪、电子对抗、雷达截面积、高分辨率战术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等。所有MATLAB代码和函数均可从网站获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也可作为在雷达系统领域工作的雷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涉及了Windows 2000/XP/2003网络中组策略应用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基础知识、配置策略、安全配置、分析设置、IPSec策略、本地安全策略、软件部署策略、软件限制策略、文件夹重定向实例、启动、关机、登录和注销脚本策略、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策略、控制面版策略、桌面策略、资源管理器策略、IE策略、系统策略、Unix仿真策略、组策略管理控制台、定制模板、命令行工具、综合应用等。本书内容紧贴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实际,以实例教学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组策略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多款功能强大的组策略工具软件。本书结构完整清晰、内容深入全面、语言简单明了,相信一定会受到广大系统管理员,尤其是规模较大、计算机用户数量较多的网络中的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青睐。 本书适用于专业的系统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并可作为计算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