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是Internet和Intranet中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之间进行“交流”的协议,Winsock是应用为广泛的,基于TCP/IP的网络程序的编程接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TCP/IP及其工作原理,以简单明了的编程实例全面介绍了基于Winsock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具体内容主要包含TCP/IP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接口层基本知识、网络层技术及其协议、传输层技术及其协议、应用层常用协议、TCP/IP的实现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基本知识、TCP编程、UDP编程、网络综合程序设计、Winsock常用函数介绍及其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网络协议及其网络编程”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网络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作为IT培训机构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教程使用。
GB/T 28514《支持IPv6的路由协议技术要求》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边界网关协议(BGP4); ——第2部分:开放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第3部分: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域内路由信息交换协议(IS-ISv6)。 本部分为GB/T 2851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英桦、刘述、顾方方。
全书内容按照3条线索展开,第1条线索是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体系(第2~8章以及第16章)。这部分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理论基础,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OSI模型、网络协议、局域网、接入网、交换网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2条线索是计算机联网的基本工作(第9~13章)。这部分内容由3部分组成,第1部分(第9章)介绍安装局域网硬件,第2部分(第10~11章)介绍Windows 2000服务器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第3部分(第12~13章)介绍Windows XP工作组网络安装与管理。第3条线索是Internet,介绍了计算机连接Internet的方法(第14章)、Internet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Internet的工具(第15章)。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和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培训用书。
W5500是WIZnet公司 推出的以太网接入芯片,内嵌全硬件TCP/IP协议栈。崔建峰、陈海峰主编的这本《物联网TCP\IP技术详解》以当前流行的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着眼于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深入浅出地讲解物联网开发中所需要的TCP/IP知识,同时又通过实际的案例介绍如何使用W5500在STM32F103单片机上实现这些协议。本书除讲解常用的TCP/IP应用层协议(如DHCP、DNS和HTTP等协议)外,还详细介绍如何与物联网云平台通信,如何实现设备固件的远程 新,以及如何实现ZigBee网关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物联网开发时常用的TCP/IP技术,对读者从事物联网技术开发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实例出发,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作为普通高校物联网类、计算机类、电子类以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物联
本书论述如何为嵌入式设备添加连通性开发和部署应用层协议。目前,通信正在快速地成为嵌入式系统的一般需求。事实上,很难找到不包含外部通信形式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现在正在低带宽无线链路上发送电表读数以免需要到现场抄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无线链接还能精确测定国内任何地方卡车车队的位置、速度、油压和其他参数。创建这些应用和其他网络应用程序是本书的重点。利用TCP/IP应用层协议的实践指南,开发人员将学会如何在他们的嵌入式系统中开发和部署这些协议。本书适用于手持设备编程人员、无线网络编程人员及大专院校计算机和通信专业师生。
本书阐述了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主要的网络技术与应用,以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使读者对计算机网络有全面而且较深入的理解。 本书参照《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拟定的“网络及其计算(NC)”知识领域中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及相应的知识要点编著,采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作为全书的结构框架,并以Internet的TCP/IP体系结构、技术和应用作为主体。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设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关于无线因特网技术的入门教程,全书共分6章。第1章对无线因特网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2章描述了关于无线因特网的一系列颇有竞争力的技术,包括了现在正在被应用的主流技术以及现在或将来可能对无线因特网市场起重大影响的技术;第3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无线因特网的市场情况;第4章概括了当前主流无线服务和典型的无线应用;第5章介绍了付费与安全问题;第6章从技术和全球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所有这一切的社会影响。本书内容丰富,主要面向无线通信领域的管理者、开发商、网络管理员、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投资商和创业
本书按照*的“工作过程导向”编写模式,采用虚拟课堂的讲解形式(每本书都配有多媒体教学光盘),把工作环境和教学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任务”、“课堂练习”、“知识拓展”和“课后作业”四个环节,让读者坐在家里就可以得到身临课堂、工作现场的学习感受。 本书讲解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局域网(LAN)、Internet的接入、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网络新技术简介,后进行课业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讲解。 本书十分适合初次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或初次接触计算机网络的读者阅读,也适合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使用。 读者可以登录本书的教学服务网站www.heimofang.com,下载学习资料或与他人进行交流。
本书是“TCP/IP系列”之一。书中不是单纯地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而是结合身边的实际网络应用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TCP/IP基础知识,网络基础技术与TCP/IP,网际协议(IP),网络应用技术与TCP/UDP,TCP/IP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初学计算机网络和TCP/IP的广大读者的自学用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网络类选修课教材。
本书主要对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理论与协议标准进行阐述。书中除了对与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外,重点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原理与协议,同时对无线局域网的实现技术与发展应用进行了讨论。
本书通过梳理网络教育的研究范围、体系构成、学科价值,论述了在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基本特征、实践基础、发展规律和管理经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发展和实施的框架与模式。
本书介绍了软交换技术涉及的主要核心协议。介绍了软交换体系,软交换体系的重要协议SIP;并对SIP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介绍了软交换系统间的互通协议BICC,软交换与传统电信网络之间的互通技术;并对互通采用的SIGTRAN协议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介绍了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包括H.248和MGCP。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全面,反映了目前国际上软交换技术和协议的*进展。可供从事电信网研究,软交换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制定、技术开发、业务开发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全面讲述了路由协议及互联网中重要的协议TCP/IP等内容,并从电脑、网络、通讯协议到实务应用,作了系统化地介绍。
W5500是WIZnet公司 推出的以太网接入芯片,内嵌全硬件TCP/IP协议栈。崔建峰、陈海峰主编的这本《物联网TCP\IP技术详解》以当前流行的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着眼于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深入浅出地讲解物联网开发中所需要的TCP/IP知识,同时又通过实际的案例介绍如何使用W5500在STM32F103单片机上实现这些协议。本书除讲解常用的TCP/IP应用层协议(如DHCP、DNS和HTTP等协议)外,还详细介绍如何与物联网云平台通信,如何实现设备固件的远程 新,以及如何实现ZigBee网关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物联网开发时常用的TCP/IP技术,对读者从事物联网技术开发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实例出发,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作为普通高校物联网类、计算机类、电子类以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物联
本书是“TCP/IP系列”之一。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网络经济繁荣昌盛的形势下,网络技术已成为IT领域十分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本书顺应这种潮流,以培养新世纪网络人才为目标,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着手,深入浅出地介绍数据包分析程序的安装方法、运行情况及编写过程。 本书的内容安排以实用性为主,力图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兼顾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读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以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掌握数据包的分析方法,编写数据包分析程序对网络进行测试。 本书可供从事网络方面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本书是"TCP/IP系列"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服务技术也日新月异。而支撑这些新技术的基础就是TCP/IP。为了确保网络安全,提高保密性能,必须熟悉各种网络工具的功能和使用。 本书以网络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中心,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和TCP/IP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然后利用大量的示例程序重点介绍网络工具的应用及扩展、网络分析工具与网络安全工具的安装及使用等。 本书可供网络维护及管理的技术人员使用,而可作为想了解网络结构、网络基础技术的广大读者的自学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