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视频监控百事通工具系列,由安防行业*资深、*富实证的网络团队执笔,将高深的网络理论通俗化为科普范本,使得复杂的网络知识不再是IP监控技术发展的障碍。本书结合若干小故事+真实问题,从监控业务应用者的视角,以单点监控、远程监控、连锁监控、行业监控、平安城市建设等典型组网案例为线索,按需求提出问题,再讲解基本原理,并提供解决方案的方式,逐个剖析IP监控所涉及的相关原理和知识点。监控+网络一本就够,让你10天从入门到精通IP监控知识。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深入浅出TCP/IP和VPN》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技术书籍,旨在让读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TCP/IP的基本技术及应用。《深入浅出TCP/IP和VPN》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为TCP/IP 概述;第2章具体讲述IP协议;第3章主要讲解路由协议;第4章具体讲述TCP协议;第5章主要讲解UDP;第6章主要讲解GRE;第7章主要讲解IPSec;第8章主要讲解MPLS;第9章主要讲解BGP;第10章主要讲解MP-BGP、MPLS、L3VPN;第10章主要讲解VXLAN;第11章主要讲解SDN;第12章主要讲解CloudVPN与SD-WAN;第13章主要讲解应用场景及组网,以及基于native IP(IP协议)、VPN、SDN/SD-WAN 的基本应用。 《深入浅出TCP/IP和VPN》
《Cisco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是CCNP企业认证ENSDWI 300-415考试科目的备考用书,也是使用Cisco 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技术部署下一代WAN的实用指南。 《Cisco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采用大量示例对Cisco SD-WAN的概念、组件、策略、运行机制、安全、应用场景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本书总计13章,分别介绍了Cisco软件定义广域网基本知识、Cisco SD-WAN的组件构成、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操作、上线与配置、Cisco SD-WAN策略基础知识、集中控制策略、集中数据策略、应用感知路由策略、本地策略、Cisco SD-WAN安全、Cisco SD-WAN Cloud onRamp的概念以及原理、Cisco SD-WAN的设计与迁移、Cisco SD-WAN控制器的私有化部署等内容。 《Cisco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特别适合备考CCNP企业认证的考生阅读,也适合网络设计/部署/运维领域的从业人员阅读。
本书在介绍云计算的一些核心概念和云安全的基础知识上,重点讲述云数据的安全和云环境下隐私性的保护技术。同时结合不同厂商的云服务平台详细介绍IaaS、PaaS、SaaS三种云服务平台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提供的安全防护技术。随后结合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云服务风险的管理和评测方法。并对目前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云安全标准进行概述。本书可作为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员、云服务提供商、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在介绍了宽带IP网络基本概念、TCP/IP协议的基础上,全面地讲述了宽带IP网络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局域网技术、宽带IP城域网、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议,另外还研究了宽带IP网络的安全问题。 全书共有8章:第l章概述,第2章宽带IP网络的体系结构,第3章局域网技术,第4章宽带IP城域网,第5章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第6章宽带IP网络的接入技术,第7章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议,第8章宽带IP网络的安全。 本教材取材适宜、结构合理,并重于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且能够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在教材编写方面,力争做到阐述准确、文字简练、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另外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及习题。 本
GB/T 19760《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系列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第2部分:CC—Link实现; ——第3部分:CC—Link行规; ——第4部分:CC—Link/LT协议规范。 本部分为GB/T 19760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协会标准BAP-05031-F《CC-Link/LT协议规范》,其技术内容与BAP-05031-F完全一致。 GB/T 19760-2008与GB/Z 19760-2005比较,在技术内容上未作调整,在结构上划分成4个部分,以适应不同用户单独使用的需求。本部分代替GB/Z 19760-2005《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中的“CC—Link/LT协议规范”部分。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原文本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技术内容完全一致; b)对原文引用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
GB/T 19760《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第2部分:CC-Link实现; ——第3部分:CC-Link行规; ——第4部分:CC-Link/IT协议规范。 本部分为GB/T 1976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协会标准BAP-05027-F《CC-Link规范实现》,其技术内容与BAP-05027-F完全一致。 GB/T 19760-2008与GB/Z 19760-2005比较,在技术内容上未作调整,在结构上划分成4个部分,以适应不同用户单独使用的需求。本部分代替GB/Z 19760-20056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中的“CC-Link实现”部分。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原文本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 b)对原文引用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用我国标准编号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
本书系统介绍了Internet、以太网、路由和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讨论了目前园区和电信城域网组网的一般要求,协议和应用部署的原则方法;实验部分则讨论在具体的网络设备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组建网络,配置和部署协议。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与TCP/IP协议基础、网络基本技能实验、Ethernet原理与二层组网技术、路由基础与OSPF协议、域间路由与BGP协议、应用层协议与ISP基础服务、园区与城域网综合应用实验等。 本书内容新颖详实,讲述深入浅出,很好地兼顾了IP网络技术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知识的要求,每章均附习题,便于自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实验教材或理论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电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户的这种要求,各种宽带网络技术层出不穷。本书将专门介绍ATM宽带技术在网络中应用的有关内容。 本书分11章。首先为使读者对当前*的网络技术有个总体的把握,本书按传送网、接入网和交换网的基本网络划分,讨论SDH传送技术以及xDSL、HFC和光接入网等宽带网络技术;然后重点论述ATM网络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包括ATM局域网仿真(LANE)、CIPOA、NHRP、MARS、MPOA、IP交换、标签交换、MPLS等;后介绍了ATM与帧中继的互通,以及ATM网络技术的*发展。 本书可供从事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广大科技人员借鉴与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及社会相关领域的培训教材。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CCNA安全(第3版)》所介绍的内容是针对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认证项目之一— CCNA安全课程,作为思科网络学院的指定教材,本书面向的读者群需要具备CCNA水平的知识。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CCNA安全(第3版)》共分10章,第1章介绍了现代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的知识,让大家了解网络安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病毒、蠕虫和木马为典型代表的各种攻击的特点和防范。随后的3章主要侧重于如何防止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攻击,比如如何加强对路由器的保护、AAA认证以及防火墙技术和部署。第5章介绍了如何对内部网络自身的保护,强调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IPS)的特点和在思科设备上的实现。第6章是针对局域网的安全防护,主要侧重于对于交换网络的安全部署及配置。第7章介绍了加密算法,普及了加密技术的基本知识。第8章是本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IETF RFC 3588:2003{Diameter基础协议》。本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根据GB/T l系列的要求,增加了第l章、第2章和第3章,其中3.1的术语和定义均来自IETF RFC3588的1.3; ——本标准的4.3.1、4.3.2、4.3.3、4.3.4、4.3.5、4.5和4.6分别等同于IETF RFC3588的2.4、2.5、2.8、2.6、2.7、2.2和2.3; ——本标准的4.4从技术内容上与IETF RFC 3588的2.1保持一致; ——本标准的5.1和5.2分别等同于IETF RFC 3588的第3章和第4章; ——本标准的第6章等同于IETF RFC 3588的第5章; ——本标准的7.1、7.2和7.3分别等同于IETF RFC 3588的第6章、第7章、第8章; ——本标准
在当今的互联网络世界中,TCP/IP协议已经成为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在现代网络中管理TCP/IP并且指导其运行的所有常见模型、协议、服务和标准。全书主要介绍了TCP/IP基础、ISO/OSI和TCP/IP模型、链路层协议模型、网络层和IP协议、ICMP协议、DHCP协议、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域名系统DNS、IP组播知识、IPv6协议、管理TCP环境、NetBIOS和WINS知识,后介绍了网络接口的知识。本书各章都提供了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以巩固每章中介绍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和网络通信专业的教程,也可供自学读者使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与数据管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及数据管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点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策略、路由算法及节点数据管理技术。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近年来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文献。 全书分为三部分,共9章:部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即第1章,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体系结构、特点、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等;第二部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包括第2章~第6章,介绍基于PSO的两层分簇路由协议、基于PSO的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分布式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和基于参数优化的分簇算法等内容;第三部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研究,包括第7章~第9章,介绍基于感知数据综合支持度的节点分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在内容上覆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 基础知识、网络安全与管理基础、网络应用及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发展。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近专业和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生使用。
本书是一本详细介绍IPv4路由协议的专业图书,其内容包含RIPv1、RIPv2、IGRP、EIGRP、OSPF和集成IS-IS。本书还详细介绍了路由协议重分布技术和高级路由信息调控技术。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路由技术,本书配有光盘,以增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
本实验教程是《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编著)教材的配套实验教程,主要内容是以一个基本的校园网络为实验基础,将教材中所阐述的常用的网络协议应用到校园网络中,并通过抓包分析的方式,对协议的概念及协议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本实验教程共设计13个实验,对教材中的部分协议进行了必要的补充,采用GNS3仿真和Wireshark抓包的方式,对网络协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协议。本实验教程针对 计算机网络 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学科交叉、协议复杂、不同层次间协议需要相互配合运行等特点,采用 以协议分析为中心,以实践实验为辅助 的理念设计实验内容,具有实验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连贯性强及协议分析透彻的特点。本书可供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讲述校园网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讲解了校园网的常规应用,包括校园网资源共享、电子邮件、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网络会议等常规应用。然后,本书从对学校的传统模式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入手,重点讲解了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校园网的多种应用,内容覆盖了教学资源的联网化管理、数字图书馆、虚拟教室与虚拟办公室、VOD视频点播直系统、校园后勤的一卡通管理、VoIP系统和知识博客klgs等,并推荐了各种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案。后,本书还对校园网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展望。 本书可作为网络管理人员、计算机教师及广大校园网应用人员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各类网络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信息专业学生的校园网应用教材。
本书是TCP/IP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主要讲述TCP/IP协议,不仅仅讲述RFC的标准协议,而且结合大量实例讲述了TCP/IP协议族的定义原因,以及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及工作方式,使读者可以轻松掌握TCP/IP的知识。本书内容详尽,几乎每章都提供精选的习题,并提供了部分习题的答案。
凌力编著的《网络协议与网络安全(第2版)》由两个知识板块构成:网络协议原理和网络安全原理。两者有一定的相互独立性,可以分为两门课程讲授或学习,同时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贯穿起来学习更有助于全面掌握网络技术,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网络协议原理部分的重点是Internet技术,其次包括Ethernet、WLAN、自组网(Ad?hoc)、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重要的网络类型及其技术。从计算机网络OSI原理出发,具体剖析了各种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路由算法和多媒体信息编码算法。此外,还分析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在网络安全原理部分,逐一详解了古典加密算法、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单向函数加密算法以及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数字签名技术、网络安全协议和密钥管理方法
围绕网络工程师对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内容,本书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IPv6 地址、邻居发现、地址冲突检测、IPv6 静态路由、IPv6 默认路由、OSPFv3、 IPv6 访问控制列表、IPv6 隧道等知识。全书由IPv6 局域网应用篇、IPv6 园区网应用篇、IPv4 与IPv6 混合应用篇、IPv6 扩展应用篇四大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3 ~ 5 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源自一个真实的应用场景,并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展开。通过在业务场景中学习和实践,读者能快速熟悉IPv6 的相关知识及应用。本书提供了微课、PPT、练习与思考等教学资源,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技工等院校信息技术类通识课的教材,也可作为IPv6技术与应用的培训教材,以及社会信息技术类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Hardening系列是美国McGraw-Hill公司新近推出的又一套信息安全系列丛书,与久负盛名的“黑客大曝光”系列携手,为信息安全界奉献了一道饕餮大餐。 本书是Hardening系列成员之一,由数位信息安全领域的著名专家编写,通过四段式系统加 固教学法,从技术和策略两方面,详细介绍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并对系统管理员容易疏忽或犯错的细节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把网络系统建设成信息安全堡垒。 全书共分4大部分22章。第1部分给出降低系统威胁的7个关键步骤,是系统阻止入侵的必要措施;第2部分则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自顶向下系统讲述加固网络系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其中涉及了如何用深度防御、身份管理系统、加密、入侵检测与响应等方法来提高网络安全性,并详尽描述了如何加固跨平台认证、Web服务、移动环境、数据传输、远程客户端、无线网
本书是TCP/IP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重点讲述高级协议,覆盖了当今TCP/IP编程人员和网络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的T/TCP(TCP事务协议)、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NNTP(网络新闻传送协议)和UNIX域协议。与前面两卷一样,本书有丰富的例子和实现的细节。
你手中的这本书是全世界畅销的介绍Cisco联网技术的第3版。自推出以来,这本书已经销售了6万多册,而且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发行。这个数字确认了你已经知道的事情——即Cisco现在是,并将继续成为通信行业的巨无霸选手,并且人们想更好地理解这个庞然大物的工作方式。 尽管从编写第2版以来,已经过去3年了,但是该书仍然非常受欢迎,但是我们感到应该再一次更新它。如同第2版一样,我们将这本书拆开,然后重新检查了每一章。如果你将本书与第1版和第2版并排放在一起,你可能注意到的件事情是,它逐渐变厚了。尽管我们艰难地找到一些我们认为不再合适的内容,但是无疑我们发现了更多必须讨论的新主题。例如,我们再次跟踪了Cisco认证方案的更改,并更新了我们关于哪些Cisco认证是*的以及如何获得它们的论述。在第2版中,我们添加
本书是TCP IP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主要讲述TCP IP协议,不仅仅讲述RFC的标准协议,而且结合大量实例讲述了TCP IP协议族的定义原因,以及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及工作方式,使读者可以轻松掌握TCP IP的知识。本书内容详尽,几乎每章都提供精选的习题,并提供了部分习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