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 GIS为平台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材。全书共安排了30个实验,内容涉及空间数据基础与Arc GIS基本操作、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可视化、GIS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设备与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说明,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及教学课件。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可以加深读者对GIS基础理论的认识,使其掌握从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处理,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分析与GIS应用,再到空间数据可视化与专题制图等整个数据链路中的各方面专业技能。本书既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乐鹏编著的这本《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服务》首先对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部分进行简要介绍,承前启后,进一步介绍了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标准和技术,然后从空间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别出发,介绍了空间信息基本服务、服务集成和应用等,后对空间信息服务的前沿进行了介绍。该书的出版,有助于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对空间信息服务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服务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从近年来GIS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以GIS设计和应用为主线,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作者多年的开发设计成果,系统地介绍了GIS设计的特点、方法、过程和实现技术,详细阐述了GIS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多个应用实例等内容,具体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GIS实施与维护、GIS测试与评价、GIS项目管理与质量工程、GIS标准化、GIS开发模式、GIS设计实例等。本书内容安排上首先介绍必需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理论和数据库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再以通俗流畅的语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教学与开发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此外,每章的后面附有习题,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难
该教材是为了满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其内容是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工作者必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国外同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面的教材有明显的区别。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集成工程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规范;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方法和法律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方法和企业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Are/lnfo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基于Are/lnfo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专业一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案例等。为了方便教学和读者自学,每章都配有思考题或练习题。 该教材是我们在多年从事地
本书重点从三维空间数据与可视建模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了三维空间数据与可视化建模研究发展现状;第2章主要从2D空间、地表3D空间和地下3D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第3章至第7章从数字地形建模与更新,3D地理空间建模,3D地质空间建模,地上下真3D空间集成建模,以及3D空间建模有关算法等方面介绍了*的研究成果;第8章介绍了空间数据质量模型;第9章介绍了作者研究小组开发的实验系统与应用实例,以及国内外主要的3D建模工具与典型系统。 本书既可作为GIS、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三维建模等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的公共教材,也可作为我国从事三维数据获取与可视建模研究人员的技术指南。
《地形测量》由李天和主编,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制定的教材编写规划,为培养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的测绘人才编写的。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测量误差、图根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应用。《地形测量》是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程测量与监理、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矿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和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编者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围绕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本书介绍了ArcGIS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实例,内容包括ArcGIS系列产品简介、空间数据的管理、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的基本技术和GIS软件应用等。书中每个章节配有练习题,便于读者练习。 本书强调科学性、实用性和易读性相结合,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与GIS相关的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针对Web2.0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技术,从基础语言、关键技术和实践应用等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其中,语言篇主要介绍了Web 2.0GIS的基础性语言,即XML及其扩展的标记语言,如GML、XS-LT、SVG等,并集成了基于XMI,的地图表达系统;技术篇主要介绍了Web2.0GIS的关键技术,如Web地图服务,Ajax,GeoRSS,Mashup,KML、Web地图API、参与型GIS等,这些技术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应用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Web2.0 GIS应用。本教程不需要特别的基础性知识,如果已学习了Web(1.0)GIS或Web知识,将有助于本教程的学习。 本书适应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专业课的教材使用。
随着各个领域对地理信息系统认识程度和认可程度的提高,应用需求大幅度增加,导致地理信息系统正向更深的应用层次发展,表现出从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地理信息服务的趋势。《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是作者系统地总结了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特别是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科研与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发展,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地理空间数学基础、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数据查询与度量、 GIS基本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地理信息可视化及地理信息传输。书中配有专业术语和复习思考题。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GIS、地理、测绘、资源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来所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两年来从事Web GIS应用系统开发的实际经验编写而成,内容侧重于Web GIS的实际应用及系统开发方法。全书共分八章,首先在介绍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互联网和GIS技术发展起来的Web GIS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重点剖析国际上四种主要Web GIS平台的设计原理及开发方法,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后给出四种Web GIS平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并配有完整、详细的应用源程序。 本书内容实用,可供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者、管理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由李建辉主编,以GIS产品生产流程为主线,根据教与学的特点,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优化重组知识结 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结构体系符合教学规律。全书共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地理信息系统 基础,重点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和发展,空间数据结 构,空间数据获取,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等。第二 部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目前国内空间数字化建设使用较普遍的MAPGIS软件为平台,重点介绍MAPGIS软 件系统的文件管理、空间数据输入、属性库管理、图形数据编辑、拓扑数据处理、空间数据误差校正 、空间数据投影变换、属性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选址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分析、网络分析与应用等。 《地理信息系统》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地理信息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是韦玉春、汤国安、杨昕等在总结遥感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及国内外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展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遥感数字图像的获取和存储;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图像显示和拉伸;图像校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遥感图像分类;地物成分分析和信息提取。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既可作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介绍GIS基本功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使用与实现途径。分 别针对城市综合应用、城市规划、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市政设施管理、交通管理、 灾害监控与应急管理、城市公共政策评估和旅游等领域管理过程中GIS的应用,分析GIS在城 市管理中的系统建设、设计流程和工作内容。对GIS在政府应用中的标准化和未来的发展趋 势进行了探讨与展望。全书自始至终都贯穿以城市管理为核心,以城市管理人员所具有的非 技术背景、尤其是文科背景为出发点,讲解GIS技术的特点与应用问题,避开繁琐的技术细 节与一般性概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空间物流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内容包括:引论,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理论,空间物流配送系统的理论框架,基于Agent的空间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研究,总结与展望等。本书内容丰富,组织严谨,理论和方法联系紧密,配以相应的图表和示例,便于读者阅读。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选读教材,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目。
本书由五部分组成:部分为系统集成的基础;第二部分为数据的集成;第三部分为应用系统的集成;第四部分为基于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GIS集成;第五部分为平台的集成。 本书结构严谨,原理和方法结合密切,技术应用与远景透视相兼顾,丰富的图表和应用实例便于读者自学。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又可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人员,以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就地理空间信息在区域多目标规划中应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在分析区域多目标规划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地理空间信息与区域多目标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区域多目标规划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方法,并就模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研究针对区域多目标规划的需要,就规划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空间分析,建立了区域多目标规划跟踪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支持区域多目标规划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模型。该研究只就地理空间信息在区域多目标规划中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说明,试图提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及技术的规划决策支持方法体系,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要建立实用的规划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部门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信息规划管理部门
本书是目前介绍弱信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算法设计的专著,共介绍了15种适合不同条件的弱信号GNSS接收机算法,涉及接收机的主要功能:信号捕获、精细捕获、位同步、数据检测、码和载波跟踪以及导航信息的解析等。书中主要讨论了两种弱信号捕获算法、基于维特比算法的精细捕获算法、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的码和载波跟踪算法,还讨论了在多普勒频移和各种动态、*突变条件下,导航卫星信号的捕获和跟踪等问题,并给出了每种算法的仿真结论。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扩频通信、弱信号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算法研究和设计的人员,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
《GPSSWorld 模拟仿真系统实验教程》不要求读者精通微积分、计算机程序设计,但要求读者具有概率论、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上的一些基本概论,知晓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本教程不涉及对相关理论的证明,只是将其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直接应用。由于本教程是在给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的,因些,大部分实例与管理系统联系紧密。 本教程分为四部分共9章,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是对GPSSWorld进行背景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是GPSSWorld的基础部分,涉及对GPSSWorld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讲解;第三部分包括第5章至第8章,是对GPSSWorld进一步进行比较复杂的操作和应用;第四部分包括第9章,是针对模拟结果的后续分析,对GPSSWorld提供的相应工具进行了介绍。 本教程可作为大专院校系统工程、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和管理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院校GPS测量课程教材,主要讲述GPS定位原理、GPS测量技术的设计方法与外业测量实施的基本技能以及GPS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此外,还对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也作了简要介绍。全书共分七章,第1章~第4章主要讲解GPS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第5章~第6章主要讲解GPS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第7章为应用介绍。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水利、测绘类或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测绘专业的科技人员和从事定位与导航工作的科技人员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