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MIPS版和ARM版之后,本书与时俱进地推出了RISC-V版。全书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角度介绍数字逻辑设计的基础知识,从基本的二进制数开始,详细讨论RISC-V处理器的设计原则、技术与方法。本书首先介绍数字逻辑门,接着讲解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并以这些基本的数字逻辑设计概念为基础,重点介绍如何设计真实的处理器。书中包含大量示例,并分别用SystemVerilog和VHDL给出相应数字系统设计的实现。本书不仅反映了当前数字电路设计的主流方法,而且突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工程特点,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也适合从事处理器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和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编写而成。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继续保持《51单片机自学笔记》一书的写作风格。以任务为中心,并在书中配有多幅卡通图片,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渐进式地讲述了AVR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本书不但讲述了AVR单片机的常用知识,还重点讲述了Bootl.oader及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的使用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包括单色图形液晶屏绘图函数库的应用,同时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内容及调试经验融人到本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地反映了有关基于混沌及分形理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在吸收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先进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教学与实践体会,以非线性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内容新颖且理论联系实际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教材体系。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共分9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混沌及分形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5章介绍了相空间吸引子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从多尺度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微观及宏观结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介绍了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第8章介绍了非线性时间序列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第9章介绍了混沌吸引子不稳定周期轨道探寻方法。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生动的操作案例、精挑细选的实用技巧,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工具软件概述、文件管理与阅读、图像浏览与编辑处理、娱乐视听工具软件、语言翻译工具软件、网上浏览与通信、即时聊天软件、文件下载与传输工具、系统维护与测试工具、网络云办公、数字音视频工具软件、动画制作工具软件、电脑安全与防护应用、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等方面的知识、技巧及应用案例。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结构清晰、图文并茂,以实战演练的方式介绍知识点,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有所成。本书面向学习电脑的初、中级用户,适合无基础又想快速掌握电脑应用与操作经验的读者,更加适合广大电脑爱好者及各行各业人员作为自
本书是此套书的下册,是上册的延续与拓展。本书详细讲解了FAT32中长文件名的相关技术及其在znFAT中的具体实现。后,着重介绍了SD卡等存储设备的驱动原理与调试方法。应该说,下册比上册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会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如果说上册是专注于基础和常规内容的话,那么下册则更加侧重于提高与创新。振南将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算法,以及它们在znFAT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谨献给对FAT32、SD卡等嵌入式存储技术感兴趣,以及在这方面有项目应用需求的广大人群。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参考书,对大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原子教你玩 STM32 》有两个版本:库函数版本和寄存器版本。本书为寄存器版本,由浅入深,带领大家进入 STM32 的世界。本书总共分为 3 篇:①硬件篇,主要介绍本书的实验平台;②软件篇,主要介绍 STM32 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下载调试的技巧,并详细介绍几个常用的系统文件(程序);③实战篇,详细介绍 42 个实例,从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带领大家慢慢掌握 STM32 。每个实例均配有软硬件设计,且附上实例代码以及详细注释,方便读者快速理解。本书是再版书,相比第 1 版,主要对硬件平台、开发环境、 SYSTEM 文件夹以及相关例程进行了更新。 本书配套资料可以供读者免费下载,包括详细原理图以及所有实例的完整代码。这些代码都有详细的注释,所有源码都经过严格测试;另外,源码有生成好的 .hex 文件,读者只需要通过串口下载到开发板即可看到实
本书是CUDA并行程序设计领域最全面、最详实和拥有权威性的著作之一,由CUDA开发者社区技术总监亲自撰写,英伟达中国首批CUDA官方认证工程师翻译,详实地讲解了CUDA并行程序设计的技术知识点(平台、架构、硬件知识、开发工具和热点技术)和编程方法,包含大量实用代码示例,实践性非常强。 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从宏观上介绍流处理器演变历史。第2章详解GPU并行机制,深入理解串行与并行程序,以辩证地求解问题。第3章讲解CUDA设备及相关的硬件和体系结构,以实现很优CUDA程序性能。第4章介绍CUDA开发环境搭建和可用调试环境。第5章介绍与CUDA编程紧密相关的核心概念——网格、线程块与线程,并通过示例说明线程模型与性能的关系。第6章借助实例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内存的工作机制,并指出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第7章细述多任务的CPU和GPU协同,并介绍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也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由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运州与维修学科委员会根据*颁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及交通行业职业技能规范和技术工人等级标准组织编写而成。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单片机基础、汽车单片机局域网基础、汽车局域网中的现场总线、车载网络系统通信、车载网络系统总线驱动及附属装置、CAN总线控制系统的维修共6个单元,并附有技能训练。每单元后附有思考题。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供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或自学用书,同时可供汽车维修人员学习参考。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内容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度增删。删去了第2版中有关16位单片机的介绍,而对8位单片机的内容进行了扩充,特别是扩充了有关串行扩展的知识。本书着重讲述8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系列,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适于初学者。可作为本科、专科、函授或培训班的教材,同样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智能产品开发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配套教学课件。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系统解析了DSP内部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详细阐述了DSP操作的盲点及误区,并给出了作者对于这款DSP的独特理解。本书注重工程应用,从基础模块、数字电源、数字锁相环、数字滤波器、电机控制、APF控制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实现方式。本书给出的程序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或从微信公众号 DSP万花筒 获取。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可作为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TMS320F2833x DSP的教材,也可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DSP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结合当前流行的多种系列的单片机,从应用的角度讲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使用单片机的体会,对与应用有关的单片机内部硬件及其操作进行了详细解释,为了追求举一反三的效果,对同样的功能单元通过多家公司的单片机对照来讲解。对从未涉及单片机使用但具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的人员来说,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很快将单片机自如地作为自己的设计元件,打破在单片机、DSP、ARM等智能芯片面前望而却步的局面;对于会初步使用一两种单片机的人员来说,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单片机的组成规律,掌握快速消化各种单片机使用说明书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选择不同的单片机以提高所设计产品的性价比。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设计了8个实验: 指令系统和体系结构、流水线及流水线中的冲突、指令调度和延迟分支、Cache性能分析、再定序缓冲(ROB)工作原理、多Cache一致性——监听协议、多Cache一致性——目录协议。本书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有利于加深对系统结构知识的理解,书中的实验是基于MIPS指令集结构的,并提供了实验所需相关知识的介绍,可以与大多数系统结构教材配合使用。本书还提供了专门为系统结构实验开发的一套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模拟器。这些模拟器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直观,交互性很强。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系统结构课程以及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辅助教材。
本教材的写作思想是,教学内容要反映微机接口新技术,以新技术带动教学。对那些常用、实用的诸如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硬盘、光盘等外围设备的描述方法是,先实物、后结构组成、再操作原理,然后再结合原理介绍接口的分析和应用。 本教材把目前常见、常用的USB、RS-232C、16550等串行接口,常见、常用的SCSI并行接口,在硬盘、光盘上使用的SATA、IDE接口,以及在打印机上使用的IEEE-1284并行接口,结合硬盘、光盘、打印机的原理给予了详细描述。 本教材教学内容通俗实用、先进、新颖、知识面广、图文并茂,贴近读者认识、使用微机的实际。教学内容“老少皆宜”,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皆可使用本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灵活选用《微机接口枝术》教学内容的空间。
本书分为3部分。第1部分(第1章)讲解单片机开发的预备知识,简要介绍了单片机的开发流程、开发工具和小系统;第2部分(第2章~第3章)讲解单片机开发的基础知识,通过精选20个单片机开发实例,介绍单片机开发的基本过程,使初学者能够轻松入门;第3部分(第4章~第6章)讲解单片机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详细讲解数据采集、数据通信等8个实例,介绍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简易GP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本书内容丰富,实例详尽,图文并茂,通过实例讲解单片机的开发过程,使初学者能够快速掌握单片机开发的过程,并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另外本书对于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弗利编著、李学海等翻译的《新型80C51单片机轻松入门与应用开发—AT89S8253》以AT89S8253为目标机型,以软件μVision2为主要集成开发环境,并辅以三款特色纷呈的实验学习板,规划了18个便于上手制作的实验范例。全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背景知识、标准80C51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新型80C51兼容机AT89S8253、实验范例、单片机学习板、下载编程开发技术、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软件模拟开发技术等。 《新型80C51单片机轻松入门与应用开发—AT89S8253》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学用并重、实用性强。适合作为引领单片机初学者轻松入门和快速上手的自学读本,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书或实训指导书或作科研、开发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培训用书。
本书以美国TI公司的TMS320C54x系列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描述对象,从初学者的角度入手,对DSP系统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8章,第1、2章针对初学者对DSF?及利用DSP进行系统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概述;第3~5章详细介绍了TMS320C54xDSP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及其软件开发与设计方法;第6、7章以DSP集成开发环境ccs的新版小v3_3为例详细介绍了CCS的使用方法,并以TMS320C54xDSP小系统为平台详细讲解了多个应用实例;第8章从硬件构成原理和应用编程两个方面对DSP外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小书内容新颖伞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电气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小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I)SP处理器开发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全面系统地介绍单片机的系统结构、存储器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单片机资源以及应用所需的资源,简单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单片机新技术。全书还包含有丰富的应用实例,其中实用程序部分可为读者在开发软件时提供捷径。书中结合应用实例向读者介绍一些新型器件,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改和新增加20%的内容,保留第2版的基本框架和精华,重点增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应用内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反映当前*技术及其发展成果,尽可能地照顾到各层次的读者群体。 本书阐述简洁透彻、清晰,可读性好,实例较多,程序翔实、实用性强,知识系统全面,注重应用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及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宜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特
本书介绍从8086到Pentium 4微处理器的结构、特点、运行模式,微型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和常用接口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CPU的基础知识、微机的组成结构;保护模式工作机制;硬盘、U盘等外部存储器;ISA、USB、PCI等常用总线;并口、串口、定时与计数、DMA等外围接口;中断机制;显示技术;内核驱动程序设计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微机接口、微机原理教材。以及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为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本书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相应的实验设计、实验程序等资料。
赵良煦、王安定编著的《单片机技术实验教程》是以Intel公司的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结合EAT598仿真实验平台编写的单片机实验教材,由理论篇、实验篇、应用篇三部分组成。理论篇涵盖了51单片机的基本内容,主要介绍了单片机的硬件基础、内部资源、系统扩展、串行通信、系统开发基础。部分章节介绍了C语言编写的程序实例,便于编程者今后编写较复杂的程序,为加快软件开发及程序移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篇介绍了WAVE仿真软件和KEILC51软件的使用,既可调试汇编语言程序,也可调试C语言程序;编写了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输入/输出扩展、串行通信、各种专用芯片的应用等实验内容,使读者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篇介绍了温度测量的应用系统开发,开拓读者的开发和创新思维。本书既可供高等院校电子、通
本书以Cortex-A8系列的S5PV210处理器为基础,从ARM的基础理论知识入手,以不同的外设为基准点讲解了Cortex-A系列的强大功能,主要内容涵盖ARM处理器概述、ARM汇编语言基础、ARM中的C语言和汇编混合编程、GPIO接口、存储器接口设计与应用、中断系统原理与应用、串口通信原理与应用、ADC和触摸屏接口与应用、I2C接口与应用、系统时钟与定时器、LCD接口设计与应用、IIS接口控制与应用、DMA接口与应用、NAND Flash控制接口与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是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全书共分6章:第1章帮助读者快速、有趣并深刻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存储体系;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其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主板的有关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核心部件——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6章从体系结构和元器件进步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取材新颖,从知识建构、启发思维和适合教学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同时不过多依赖先修课程。经过4次修订,更加适合教学。可供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
本书结合大量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Origin软件的基本操作、科技绘图、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主要内容包括:Origin 2022概述、Origin基本操作、绘制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绘制多图层图形、图形版面设计与图形输出、曲线拟合、数据操作和分析、图片曲线数字化、数字信号处理、峰拟合和谱线分析、数据批量处理、综合应用举例。本书实例丰富,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使读者用zui短的时间掌握Origin 2022,并将其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生产管理的绘图和数据分析处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