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关天坛的普及读物,在满足建筑爱好者,及旅游者的需求之外,它同样是一部精研的学术专著。著作以天坛建筑群为主体叙述结构,包括建筑的布局规划、建造的过程、空间意境的营造、神性的表达和象征意义,还有天坛的历史由来,以及朝代更替,所带来的天坛整体,乃至各个局部的变化。全书资料翔实细致,用典很多,但并不晦涩,无论是艺术还是史料的典故,都可以说恰到好处。随着阅读的深入,将进一步感受到著作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如中国古代的天崇拜与祭祀礼仪的演变过程,甚至于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乃至东方哲学的精神内核,那是有别于西方宗教的“天人合一”的信仰。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有关宫苑园林的史籍文献,通过这些翔实的文献资料记载,分析了各时期的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各时期论述皆自都城宫苑园林及于全国各地,举凡名胜无不包罗,并与同时期的日本宫苑园林做了比较。还专章介绍了有关中国园林建筑的诸家观点,特别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著作。
先农坛是北京最为重要的皇家坛庙建筑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的场所,是全国得以保存的此类实物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发挥先农坛古建筑群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从勘察研究、设计施工到监理验收等严格按照文物法规和古建筑修复原则进行的连续而严密的工作,使昔日残破荒芜的落败遗址不仅再现了鼎盛时期的真实风貌,并且建立了全国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篇、现状篇和保护修缮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太岁殿、神仓、观耕台、具服殿、神厨、宰牲亭、庆成宫等组群建筑研究和修缮保护历程及主要工程做法和技术。作者陈旭先生和李小涛女士,亲身参与其保护、修复的全过程并加以总结和研究,把宝贵而真实的经验与同行分享,把翔实而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