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图解、文释的方式全面讲解陶瓷在制成上的基础科学与相关技术,同时搭配适度的历史文化说明,系统解析当代陶瓷创作的原理与技法。全书内容包括:材料(将陶瓷材料分为黏土和釉药两大部分,分别说明其组成结构、特性及种类,让读者了解陶瓷材料的基本知识);成形[介绍各种常见的陶瓷成形方式,包括掏空成形、手塑(手捏、盘条)成形、土片(板)成形、辘轳(拉坯、轮制)成形,以及模制成形(石膏与模具介绍、压制成形、注浆成形),以实际操作示范通过图片与文字说明帮助读者了解各种基本陶瓷成形技法];装饰(将陶瓷装饰以 土 、 浆 和 釉 三个阶段做分类,介绍各阶段装饰的可能性,如类别 土 中的压印、雕(刻)花、镂空、贴(花)泥、绞胎、遮盖去蚀等;类别 浆 中的化妆泥浆彩绘、划花与剔花、镶嵌、印与刷、遮掩等;类别 釉
-
本书通过广泛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参与式社区规划中的常用工具,结合笔者及合作团队近年来在国内大量社区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和在地化转译,选出代表性的 30 个工具,根据其自身特征和使用场景,分为工作坊类、小工具类、共创产出类、社区激活类共四种类型,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各工具的定义、形式、使用方法、使用流程,以及代表性案例等进行介绍。本书主要面向社区规划师、专业设计人员、社会工作者,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基层的社区规划和社区治理实践工作者,以及城乡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师生,乃至各位社区居民,为他们组织和参加参与式社区规划活动提供常用的工具和方法参考。
本书以数据中心液冷技术为核心, 全面描述了我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基本概况、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理论分析与测试数据,深入剖析了液冷技术的核心优势与潜在挑战。第1章概述了数据中心及其冷却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第2章从数据中心的主 要热源入手,深入介绍了芯片热管理与散热过程;第3章对液冷系统进行了总体概述, 结合芯片热特性论述了液冷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第4章至第7章分别聚焦于几 种主要液冷技术:冷板式液冷、单相浸没式液冷、相变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详细 探讨了其技术原理及技术细节;第8章重点介绍了液冷技术的冷源解决方案及余热利用技术,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提供了参考;第9章对国内外液冷产品进行了总结与分 析;第10章精选多个液冷数据中心的实际运行案例进行剖析,总结经验并探讨未来改 进方向。本书
FIDIC,即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中文音译为 菲迪克 ,是国际上*有权威的被世界银行认可的咨询工程师组织。2017年12月FIDIC正式发布了与99版相对应的三本新版合同条件,分别是: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红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Plant and Design-Build)(黄皮书)和设计-采购-施工与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银皮书)。本书包括20篇以上FIDIC 2017版合同条件系列分析文章,重点在于解析2017新版FIDIC合同条件,供国际工程合同管理领域的从业者参考学习。
纵览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在系统层面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深思:为何百年来中国建筑理论与方法大多来自于西方古典与现代建筑体系,而非中国传统营建智慧?为何当下中国建筑会出现国际话语权缺失、文化无根性现象?回溯中国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进程,伴随着西方观念与方法移植的,却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思辨的沉寂,不能明体,便难达用,学科内在性危机逐渐显露。反观当代,中国建筑历史、理论与设计研究三者虽竞相发展却又相对独立,彼此的 割裂 状态加剧了系统构建中国现当代建筑体系的困境。重新审视三者之间的关系,批判地反思固有学科观念,破解学科现状,升华学科内涵已成为某种共识。在中国传统环境观与哲学语境下,古代营建体系在处理建筑、人与环境关系中蕴含着朴素的 现代性 与普适性;古代哲学、艺术、天文、地理与
为了使从事建筑防水工程修缮的专业队伍、房屋管理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建筑防水工程修缮的查勘、渗漏原因分析、修缮方案编制与修缮施工技术、高效、规范进行修缮施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水学术委员会与相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教材。本教材分为两篇,分别为建筑防水工程修缮技术、建筑防水工程修缮案例。本教材适应建筑防水工程修缮的需要,符合国家倡导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安全环保、经济合理等政策导向,技术性、实操性强,填补了建筑防水工程修缮技术培训教材的短板,有助于建筑防水修缮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 2021的颁布导致以前的一般条文有一部分变成了强制性条文,设计人员往往容易忽视。故本书以《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 2021中的条文为基础,对规范中涉及混凝土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忽视的条款等,从力学概念、基本原理等角度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并针对设计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全书分为4章,第1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规定,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等方面的规定;第2章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包括混凝土用砂、外加剂以及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等方面的规定;第3章结构作用及作用效应,包括风荷载、温度作用以及地震作用等方面的规定;第4章结构设计,结合部分工程案例,对材料本构关系、结构锚固和构造以及复杂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
本书是关于注浆工艺学的专著。全书共分9章。其中,第1章简要介绍了浆液的基本性能;第2章全面阐述了注浆材料的分类;第3章对注浆机理进行了分析;第4章论述了注浆技术应用的类别;第5章对盾构施工的壁后注浆特别是双液注浆作了系统介绍;第6章讨论了注浆所用的主要设备;第7章列出了常用注浆材料的配方;第8章是注浆效果的检测方法;后第9章给出了注浆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不仅反映了近年来注浆技术的进展和工程应用实例,内容也涵盖了注浆技术的所有重要部分,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地下工程、地铁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师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在*版的基础上对2014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及现阶段国家部委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说明。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对2014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进行了全景解读;第2章对2014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相关名词术语进行了解释;第3章对2001版及2014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进行了逐项对比,分析了相互间的差异与不同点;第4章对如何填写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表、指标考核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案例演示;第5章介绍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改革趋势与动态监管。本书对于建筑业企业顺利进行企业资质的申请、升级、增项、换证以及动态监管过程中的准备工作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13年9月,我出版了《建筑火灾事故民事赔偿法律实务》一书,该书的出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得到了有需求的客户和法律同仁的广泛认同和赞扬。该书*重要的贡献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建立了火灾事故侵权案件民事赔偿的逻辑框架,诸如,如何在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两个层面完整识别并锁定侵权责任主体,消防机构出具的火灾原因认定书的证据效力,损失的举证责任和难度,损失和火灾事故之间的他因果关系以及此类案件的难点和特点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该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份处理火灾事故民事赔偿纠纷案件的清晰的思维导图。 为了保证该领域法律服务业务的完整性,在前述基础上,我又撰写了第二本处理火灾事故的法律专业书籍,即《建筑火灾事故原因认定法律实务》一书。这两本书主要包括了火灾事故处理过程中律师能够参与的建
第1篇 灾害学总论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其分类,灾害的影响方式,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全球要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世界防灾减灾发展,我国防灾减灾发展,防灾减灾工程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第2篇 火灾灾害火灾灾害概论,建筑火灾的燃烧特性,火灾烟气,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建筑构件的火灾性能,城市建筑火灾的成因、特点和防治;第3篇 地震灾害抗震概念设计的总体原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结构抗震验算, 结构减震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隔震,结构消能减震,地震应急活动;第4篇 风灾害风的类型与分类, 风灾害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防风减灾对策与风振控制,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要求,高耸建筑的抗风设计要求,防风减灾对策;第5篇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分类与等级,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坡灾害及其防治,崩塌的灾害及防治, 泥石流的
自现代建筑以来,媒介在传播、构建建筑话语和知识体系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本书是解析20世纪媒介的这种作用、及现代建筑主体性的塑造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杰作(masterpiece)。本书为Beatriz Colomina围绕这一主题发表的论文的合集。与传统的对现代建筑的批评不同,本书将建筑话语看成是多种再现体系——图、模型、照片、书籍、影像和广告等——的相互交叉。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不仅拓展了建筑研究的边界,在建筑话语自身的建构与大众文化和社会议题之间搭建了思考的桥梁,而且为理解建筑物的形成和塑造、建筑话语与现代性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纬度和思考的方法。媒介是当前国际建筑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但此话题在中国建筑界的讨论尚未展开,并缺乏对这一议题系统且具有深度的介绍。本书是目前各个建筑院校理论和设计教学中重要的参考资料,并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为试验管理及基础知识;第二章为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试验;第三章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第四章为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第五章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第六章为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第七章为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本书参编专家总结多年从业经验,特别是各自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不同试验环境下的试验经历,对于常见的预拌混凝土试验进行认真梳理,为广大从事预拌混凝土试验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本书同时可以作为业内有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施工企业试验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以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和探讨空间的生产与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作者出版的《资本空间化:资本积累、城镇化与空间生产》一书在历史、在日常生活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的研究和探讨。 书由 4 部分构成。 部分主要从理性、危机、日常生活的角度讨论空间与现代性生产之间关系。特别是空间的多义性与日常生活是这一部分的关键词。空间的状态和变化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却构成每一个个人日常生活的场所,是生命意义发生的场所。 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围绕早期现代以来的 居住 议题展开讨论,对历史文献深度挖掘,论述 居住 作为核心的现代城市问题,回应联合国 人居三 《新城市议题》的主题,讨论居住与进入现代城市的权利。 第三部分以城市设计、城乡规划、乡土建筑、建造体系为关键词,讨论空间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变迁之
陶瓷彩绘技艺是历代陶瓷艺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工艺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手绘是一种手工彩绘的技艺,在当今时代,这种手工技艺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陶瓷彩绘方法,而被时代赋予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本书按照工作任务、基础技能、学习任务的模块化方式编排,还有实例和操作示范,方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陶瓷新彩绘制技艺认知、常用工具及材料、调制新彩颜料、新彩常见工艺缺陷及改进方法、瓷上起稿方法、新彩绘制基本技法、新彩绘制特殊技法、新彩烤花认知。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及陶吧彩绘培训教材,具有直观性、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本书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第三版教材,可作为施工现场人员施工员(市政方向)培训测试使用,与 《施工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市政方向)》配套使用。本书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并结合《考核大纲》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法规、市政工程材料、市政工程施工图绘制与识图、市政施 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力学基础知识、市政工程基本知识、市政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和相关管理软件的应用知识、市政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中国建筑业协会于2021年开展了绿色建造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了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两种类型。绿色施工类竞赛活动的评价依据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23年该标准修订出版,改名为《建筑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23)(以下简称《标准》)。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组织《标准》修订组专家,编写完成了《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用于指导绿色建造竞赛活动的规范开展。《实施指南》主要是与《标准》配合使用,进一步对条款的实施和评价进行细化,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实施指南》于2019年8月开始编写,由于各种原因,期间暂停了大约3年时间,于2023年7月完成。 《实施指南》依据《标准》进行编写,编排上也与《标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