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网站达人编写。二维码可扫码观看数量很多的视频教学。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从简支梁入门Gen;悬挑大雨棚结构计算分析;高层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巨型广告牌龙骨结构计算分析;网架结构计算分析;管桁架结构计算分析;异形钢结构计算分析;钢筋混凝土穿层柱屈曲分析;钢筋混凝土楼盖舒适度分析。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了超低能耗建筑的规模化发展。本书主要技术内容是:1.认识超低、近零能耗;2.超低能耗政策及标准;3.建筑与围护结构设计;4.机电系统设计;5.可再生能源设计;6.超低能耗施工技术;7.新产品、新技术;8.超低能耗案例及增量成本分析;9.超低能耗建筑评审流程及测评机构。
机械结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巧妙的构型与组合是结构创造性设计的核心。本书以图、表、文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常用机械结构的一般选用原则、选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机械结构创新设计方法与技巧。主要内容包括:传动零部件结构选用技巧、轴系零部件结构选用技巧、连接结构选用技巧、杆类构件结构选用技巧、机架结构选用技巧、其他常用机构选用技巧、组合机构选用技巧、机械结构创新设计方法与技巧、基于TRIZ主要工具的机械结构创新技巧。书中归纳了大量结构选用实例,总结了较好、较差对比图例,、次选对比关系,以及不宜、推荐等建议,力求给读者以更多明显、清晰的启示。本书图表丰富、实例翔实,对广大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工作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关于建筑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研究,它与已出版的《空间与身体 建筑设计基础教程》(一年级教学)、《从大地开始 到天空之下》(二年级教学)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大学本科设计教学框架。本书通过分析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4个自选题的教案设计,来探讨以议题开启设计教学的方法。书中不仅对 边 界 身体与纪念性 领域 框架中的关系|关系中的框架 日常 黑盒子、白盒子、声场 当下家的边界机制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图像(建筑图)作为再现的工具 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而且也阐明了议题与教案设计、教学实施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以抽象的专题练习来衔接议题与练习、研究与教学。同时,本书通过 纸上 设计教学计划梳理了本科各年级设计练习之间的衔接,以议题为载体确立了练习的内容和内容之间的连续性 递进且叠合的关系。设计
本书共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基础知识、钢结构节点构造和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 本书内容翔实,系统全面,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以实用、精炼为原则,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从节点图、三维图、实例照片三个方面来解读,提供了200多个常用节点构造,便于读者理解掌握。本书可供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以作者主持结构设计的5个典型大型复杂超限工程实例为依托,针对结构设计开展研究,总结形成了多项创新性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如下: 1.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通过一种超高层建筑结构加强层□□数量及位置的设计方法得出最少加强层数量和□□位置,该方法是高效、快速合理设置加强层的有效手段;剪力墙存在较多错洞时,可以通过□部应力分析和适当的构造措施使其满足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当结构上下柱网尺寸□化较大时,斜柱过渡是除了设置结构转换梁以外的另一个合理选择;利用屋顶水箱作为调谐液体阻尼器系统(TLD)减振是一种解决风振舒适度问题的经济有效的手段。 2.越秀 国际金融汇三期超高层T5塔楼 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加强层设计及结构转换等是超高层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当结构整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起点,交通运输体系的每一次变革和发展都会带来城市空间的更新和拓展。我国正进入大都会和城市群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和民用航空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为大都会和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本书作者基于20余年从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工作,以及 天津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珠海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和 海口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策划 等一系列城市战略规划研究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策划实践,摆脱了过去那种以交通设施为中心的研究方式,聚焦于 旅客出行 和 出行链 ,提出了全新的交通规划理论 组合出行论 ,其核心理念就是 出行链 和 交通走廊 交通枢纽 城镇中心 模型。全书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全面阐释组合出行论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实践方法,对于从事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设
本书根据22G101-1、22G101-2、22G101-3、18G901-1、18G901-2、18G901-3六本图集及相关规范编写,通过三维图解及文字叙述的方式全面阐述了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识图规则、钢筋构造、钢筋受力等知识。全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平法结构施工图基本知识、柱构件平法识图与三维示意图、梁构件平法识图与三维示意图、板构件平法识图与三维示意图、剪力墙平法识图与三维示意图、板式楼梯平法识图与三维示意图、基础平法识图与三维示意图、平法钢筋识图实例。本书精心绘制了多幅三维钢筋示意图,大部分采用平面与三维对照的方式讲解识图规则和钢筋构造。全书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形象生动,实用性强,方便查阅,可供结构工程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作者从事结构设计工作20余年,一直在结构工程设计的第一线从事具体的结构设计、计算及设计管理工作,对于结构工程师提出的一些有较大难度的结构设计疑难问题做了较深入的剖析和解答。针对每个疑难问题,从规范条文编制的背景、具体算例、笔者的设计建议,全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剖析。比如某结构工程师提出一个问题: 抗拔桩 钢筋需要沿桩身全截面通长布置吗?作者从抗拔桩与抗压桩摩阻力和轴力分布的模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2019 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按照30mm计算裂缝 的规定、各本规范裂缝计算公式的区别,全方位剖析了抗拔桩钢筋配置构造、裂缝计算的方法。 全书共深入解答了建筑结构设计的56个问题,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地基与基础,第二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章为钢结构,第四章为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第五
本书通过钢结构设计例题说明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2017中有关构件、连接设计的各项规定的正确使用。本书是《钢结构设计 方法与例题》一书的第三版,依据与钢结构设计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对第二版做了全面修订。全书共14章,除连接和钢结构三大基本构件的计算和设计外,还包含了一些结构的算例,如吊车梁设计、屋架设计和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设计等。本书例题均具有针对性,联系工程实际,解答详细,并尽量注明所引用的国家标准条文,同时,对部分设计结果加以评点和小结,以引起读者注意,力求设计目的明确,条理清楚,易于阅读。 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和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的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供钢结构制造和施工等技术人员参考。
本手册将以消防施工和验收现场问题为主,不涉及消防设计审查、资料申报、审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缺陷导致的常见问题,可以在原因分析中予以阐明,在解决方案提出设计图纸应注意的问题。本手册将以消防施工和验收现场问题为主,不涉及消防设计审查、资料申报、审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缺陷导致的常见问题,可以在原因分析中予以阐明,在解决方案提出设计图纸应注意的问题。本手册将以消防施工和验收现场问题为主,不涉及消防设计审查、资料申报、审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缺陷导致的常见问题,可以在原因分析中予以阐明,在解决方案提出设计图纸应注意的问题。本手册将以消防施工和验收现场问题为主,不涉及消防设计审查、资料申报、审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缺陷导致的常见问题,可以在原
本书为 结构设计新形态丛书 之一,系网站达人编写,含有大量的视频可扫码观看。主要内容包括:悬挑大雨篷结构入门GH;网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桁架结构参数化设计;旋转楼梯结构参数化设计;建筑结构参数化设计中的数据结构;建筑结构参数化设计综合案例。 本书前5章内容属于参数化的入门级别,通过案例来熟悉上手GH参数化建模,掌握常用的一些参数化电池,初步体会电池背后的数据结构。第6章和第7章是参数化的提高章节。其中,第6章是关于数据结构的知识,读者在学习此章节的时候务必根据数据结构的知识反思前五章的案例,或优化,或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第7章是各种综合案例,读者在此章节务必结合第6章的数据结构知识多去思考各类异形结构的建模思路。
"本书共分为10章。第1~2章主要介绍空间目标散射特性产生与获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3章主要介绍空间目标表面材质散射特性的建模方法,包括基础BRDF模型与冯模型,以及研究提出的改进BRDF模型、改进冯模型等; 第4~5章重点介绍空间目标光学散射截面面积的仿真建模与实验测量方法; 第6章重点介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自旋目标运动状态分析方法; 第7章主要介绍多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空间目标识别算法与三轴稳定目标的姿态指向估计方法; 第8~9章重点介绍光谱散射特性的建模方法与基于光谱特性数据的空间目标材质识别方法; 第10章介绍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空间目标检测与位置、姿态估计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空间态势感知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供从事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研究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参考
尉希成、周美玲编*的《支挡结构设计手册(第3 版)》是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新规范体系编写而成的一本实用工具书。本手册详细而又简明地给出了支挡结构的土压力及其他荷载的计算方法,对重力式、短卸荷板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加筋土式、桩板式挡土墙、土钉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排桩、地下连续墙、撑锚结构、水泥土墙等支挡结构的设计分别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实例。同时,给出了设计必须的资料及部分电算程序。 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使用与参考。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要求,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参照现行的《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等进行修订编写。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砌体结构。为便于教学和学生自学,每章都有本章要点及学习目标和本章小结,章末附有思考与练习题,部分章节还附有设计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科研、工程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长期以来,轻墙隔声问题受到生产部门、建筑设计和研究单位的普遍关注。三十多年来,石膏板轻钢龙骨隔墙在我国亦己发展成为轻质隔断的主流,也是我们接受外界隔声测试的主要品种。鉴于板材厚度、层数的不同,龙骨尺寸和布局的变化,以及腔内吸声填料等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其隔声性能往往有赖于实验确定。由此所积累的资料,不仅有助于产品发展,对广大用户也是良好实用参考。同济大学隔声实验室始建于1956年,是国内最早的房屋间壁隔声测量设施。轻墙隔声一书,汇集了该研究所多年来为业界服务的测试资料,又结合轻墙隔声基本知识的介绍和数据分析,便于读者举一反三,更好地在建筑设计中处理隔声问题。编写中还引用了一些国外数据,以补充问题的说明。
本书根据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 汇集了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 各种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与常用数学公式等供读者计算时使用, 以及矩阵位移法、行列式法、逆矩阵法等计算结构的方法, 使计算过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供读者在使用计算机计算时参考。除此之外,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更换和补充了部分内容, 以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本书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常用截面图形的几何及力学特性、单跨梁与水平曲梁的计算、连续梁计算、板的计算、桁架的计算、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井字梁计算、拱的计算、排架计算、刚架计算、结构实用计算法、结构静力计算常用数学基本知识共 12 章内容。 同时, 本书还配有四大线上资源: ①24个授课视频; ②474条知识条目;③190余个可计算公式; ④38个可查询表格。读者可通过在
《建筑构造设计必知的100个节点》: 本书将建筑设计涉及的各重要部位的平面图、立面图、详图和三维示意图对照来讲述各构造节点的做法,让读者很直观地学习节点的构造知识,包括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地坪、阳台、雨篷、楼梯、台阶与坡道、门窗、屋顶、变形缝、建筑防火、建筑防震、建筑防潮、建筑防水、建筑声学、建筑节能、建筑装修、建筑幕墙、天窗、轻型结构、人防工程等建筑构造节点。 《建筑细部》: 《建筑细部》细部是理解一座建筑的基础,而非附属品。这并不是说细部包含着整座建筑的概念;这本书其实是要论证与之相反的观点,对整座建筑的理解不能脱离对细部的理解,而且细部的角色并不仅仅是要创造自然的影射与联系。深刻的细部远远超出构造本身,但是它们源自于构造。建筑,在我看来,是建造的艺术,如果它要传达出某
本书系统介绍了开口和闭口薄壁构件线性理论,绕强迫轴的弯扭,均匀受力下薄壁构件的弯扭屈曲,介绍了板件的线性屈曲理论,截面的屈曲以及工字钢梁腹板在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屈曲。由浅入深,推导了薄壁梁的总势能和弯扭失稳的平衡微分方程,介绍了简支梁和悬臂梁的临界弯矩,发展了薄壁构件弯扭屈曲的一般理论。研究了侧向支撑梁和柱的屈曲,特别是论述了隅撑-檩条支撑体系对梁和柱的支撑作用,设置水平隅撑的钢吊车梁的稳定性,被吊车桥架相互支撑的吊车梁的稳定性,两跨连续吊车梁的稳定性等等。论述了薄壁构件弹塑性弯扭非线性分析的刚体检验,发展了非线性分析理论和弹塑性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和程序,提供了三种常用薄壁梁柱节点中梁柱之间翘曲位移的传递规律。对楔形变截面梁和压弯杆的弯扭屈曲提出了计算公式,对上翼缘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