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标准规范,针对抗震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来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抗震设计基础,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等。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标准规范,针对抗震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来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抗震设计基础,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等。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标准规范,针对抗震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来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抗震设计基础,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等。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一本介绍AutoCAD 2009在三维建筑相关领域应用的实例书籍。全书共包含50个实例,分为几何形体创建、实体模型创建、建筑基础结构创建、建筑模型创建、渲染和综合应用六大部分,全面分析了AutoCAD 2009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该软件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方法。 本书内容较为全面,知识点分析深入透彻,适合室内外建筑设计师、建筑绘图师、模型师和渲染师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建筑模型制作是把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空间的过程。建筑模型有着直观准确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加完美。本书一共分为6章,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建筑模型的起源发展、设计方法、材料工艺与实际操作,并且通过大量的建筑模型作品来进行点评与分析。本书中涉及的建筑模型图片由业界同行、同事、学生无私提供,经过严格筛选以后才与读者见面。除了书中图片外,本书还配有视频教程,扫描即可看视频学习。
本教材在编写中遵循“少而精,突出教学案例, 线下混合教学”的原则。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以工程设计图纸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分八个教学单元,主要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原理、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书中增加了拓展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 本教材提供有重要知识点讲解的微课视频等数字资源,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为强化教学,另编有《建筑制图习题集》,可配套使用。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土建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提升的培训教材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建筑模型制作是把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空间的过程。建筑模型有着直观准确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加完美。 本书一共分为 6 章,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建筑模型的起源发展、设计方法、材料工艺与实际操作,并且通过大量优秀的建筑模型作品来进行点评与分析。本书中涉及的建筑模型图片由业界同行、同事、学生无私提供,经过严格筛选以后才与读者见面。 除了书中图片外,本书还配有视频教程,扫描二维码即可看视频学习。
《建筑与景观模型设计制作》是关于建筑与景观模型设计制作的很好教材。全书内容共9章,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实际教学及实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与景观模型设计制作的基本概况和发展方向;制作模型使用的工具、材料;
本教材在编写中遵循“少而精,突出教学案例, 线下混合教学”的原则。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以工程设计图纸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分八个教学单元,主要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原理、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书中增加了拓展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 本教材提供有重要知识点讲解的微课视频等数字资源,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为强化教学,另编有《建筑制图习题集》,可配套使用。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土建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提升的培训教材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绿色建筑技术设计图集》系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多年建筑节能科研成果和数百项绿色建筑项目实践经验,对绿色建筑常用技术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的成果。图集按照技术类别,分别对绿色建筑中的19类典型技术构造进行总结归纳,分别从被动式技术措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空调节能系统措施等方面编制。本图集可帮助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对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与效率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设计模式其实很简单》以提高开发者代码设计能力为指导思想,以Java代码整合常见的设计模式为主线,通过讲解面向对象程序开发中最常见的23个设计模式典型模块和众多代码案例,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中设计模式的思想和运用。 《设计模式其实很简单》共25章,分为5篇。内容涵盖了模式设计的六大法则:单一职责原则、里氏代换原则、开放封闭原则、依赖倒转原则、合成/聚合复用原则、迪米特法则,同时又介绍了23种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适配器模式、装饰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行为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状态模式、观察者模式、备忘录模式、中介者模式、命令模式、访问者模式、职责链模式、迭代器模式、解释器模式等。 《设计模
建筑模型制作是把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空间的过程。建筑模型有着直观准确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加。 本书一共分为 6 章,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建筑模型的起源发展、设计方法、材料工艺与实际操作,并且通过大量的建筑模型作品来进行点评与分析。本书中涉及的建筑模型图片由业界同行、同事、学生无私提供,经过严格筛选以后才与读者见面。 除了书中图片外,本书还配有视频教程,扫描即可看视频学习。
根据《辞海》的解释,模型就是根据实物、设计图纸、设想,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同实物(或虚物)相似的物体。模型通常具有展览、观赏、绘画、摄影、试验或观测等用途。 “模型”是根据计划中的事物的形态做成的物品。而“模型思维”便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在设计中,我们把不同阶段的设计意念或图纸通过三维的示意模型塑造出来,通过模型思维的过程进行创新而得到新的更深入的设计方案。模型思维与“图形思维”相比更深一层,更高一个层次,因其更接近、更易激发人的创造源泉。 建筑模型通常被作为表现手段而广泛运用,却往往忽视模型作为设计访求的重要意义。在三维空间的特殊感觉中,设计师会迅速地找到设计意念所要依附的体块和空间,三维的物体对我们的思维而言,有着
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设计模式入门指导图书。 作者用C#和Java两种语言,借助现实生活范例和图片演示,全面阐释GRASP及GoF 23种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其编程应用,帮助你领悟设计模式的思想及精华,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开发过程中。 全书用两章篇幅对设计模式和GRASP作了基本介绍,用三章的篇幅全面展开对23种设计模式的讲解:对于每一种模式,先给出定义,接着通过类比方式用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例子说明模式的应用,然后分别以C#和Java代码例述模式的架构实现。最后一章给出了两个设计模式综合案例,为读者实践设计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附录部分精心安排了自测题及答案,供读者练习并检验学习效果。 本书适合程序开发人员阅读,尤其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在建筑师的设计活动中,空间构思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恐怕是被看重的素质了。而这种素质的培养虽说是由多种教育手段综合完成,这其中当然不可忽视了建筑模型教育手段。本教材主要根据培养建筑师的空间构思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的教学需求,相应地介绍了建筑模型类别,建筑模型材料与工具,建筑模型制作方法以及建筑模型鉴赏等相关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也可面向各类成人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学,也可作为设计师和专业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水平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