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的作品,他将自己对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的思考以及他进入建筑行业的多年经验汇成给青年建筑师的十封信。
阿道夫·路斯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加清醒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建筑困境,并提出了创造性的应对策略,柯布西耶称赞路斯“就像荷马一般用其思想和实践创造了现代建筑的史诗”。《言入空谷(路斯1897-1900年文集)》是路斯生前出版的仅有的两本文集之一,收录了路斯为1898年维也纳博览会所写文章和同时期其他的一些评论。其中著名的文章有“饰面原则”和“一个可怜富人的故事”。路斯的文章观点尖锐激烈、充满文采,抓住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某些本质特征,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他是那个时代伟大的作家之一。
1
皮埃尔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 2002年)对文化与实践的研究,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中,对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致力于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与方式进行解读,这一研究虽然与许多法国同行 包括加斯东 巴舍拉、米歇尔 德 塞杜、米歇尔 福柯和亨利 列斐伏尔等 相似。但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为导向,广泛采用摄影、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来探索现实世界,这在当时过度崇尚华辞丽句的哲学界,显得尤为令人耳目一新。 不得不说,建筑界对皮埃尔 布迪厄的*作关注甚少。他的大部分*作聚焦于如下这些问题:文化观念如何建构、文化如何作为 资本 在社会中流通以及宰制群体如何利用这种 文化资本 来维持其宰制地位。 海伦娜 韦伯斯特*林溪、林源译的《建筑师解读布迪厄/给建筑师的思想家读本》旨在向读者介绍皮埃尔 布迪厄在
《勒·柯布西耶全集》共8卷,约400万字,由瑞士Birkhauser出版社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为详尽的权威著作。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杰出——精神之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让热爱
受计算机编码操作功能的影响,如今编码的概念几乎是无处不在的,这特别适用于建筑设计方案的生成,因为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方案是由程序的算法定义的。同时,编码的概念开始在建筑功能和意义这两个*之间摇摆。关于这种重要发展趋势的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编码那些多样化的、与建筑学概念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基础。
本书从内容上共分四大部分。部分简略介绍了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的生平、思想背景及获得普里策奖的经过,让读者不仅了解他们是怎样成长、怎样选择彼此的,也了解到瑞士这个国家的建筑发展。第二部分以访谈、评论和一篇综合性分析使读者对他们的设计乃至其他相关方面的思想有一定的认识。第三部分为东京prada和鸟巢这两个方案的深入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和上一部分的思想研究,读者可以对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第四部分简单介绍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25个作品,透过这些已建成或存在于概念中的设计,他们对建筑本源的追求尽显眼前。
马里奥·博塔的所有项目,无论是钟表设计,还是在提契诺州阿尔卑斯山区的小型单身公寓,或是大型博物馆(例如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都遵照一种相同的规律:符合几何学,建立秩序,满足功能的同时又富于幻想和诗意,带有象征的意味。本书介绍马里奥·博塔的作品有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圣·玛利亚十字架教堂、圣·约翰巴蒂斯塔教堂、市政图书馆、杜伦玛特中心等10余个案例。内容包含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建筑大师的成就。
本书是一本介绍SketchUp软件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图书。SketchUp是一种全新理念的3D模型设计工具。它可以轻松地在三维空间中画出尺寸精准的图形,并且能够快速地生成3D模型,使用户能更多地关注于设计,应用软件的过程类似于徒手绘画。 全书由19章组成。第1~12章介绍SketchUp软件的基础知识;第12~19 章,用实例讲解SketchUp软件制作建筑表现的整个流程和制作技法。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详尽,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书中案例基本涵盖了建筑表现的主要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书特别适合建筑设计人员、装修设计人员及爱好者阅读,同时也适合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与参考使用。 随书光盘内容为书中部分案例所使用的素材和成品文件。
勒 柯布西耶,一个学习现代建筑的人无法绕过的名字,就像读哲学的人*绕不过康德。柯布是这样的一枚种子,催生了燎燎的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又由于他那带有摩尼教印记的思辨体系,其思想在饱涨的激情下是暗流涌动的复杂、悖别、矛盾。 《勒 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是他次尝试(他在战后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所写的书中,以一种与日俱增的确信反复进行尝试)去重写故事——在失败之光的照耀下,借此来解释和重整他的理论、传记和他的历史。柯布始终如一地努力将其经验纳入一个整体。他从未放弃任何早年的信念或源泉,他总是在修改、在重组、在改装他那不断扩展的命运,使其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并获得某种历史的支持。这样的一种历史,不仅证明了他存在的价值,而且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这本《勒 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以一种有序
在《三大师》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长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怀着强烈的激情写就的。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称,《世界建筑师(套装上下册)》凝聚着他三年的劳动和心血。比起巴尔扎克,特别是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更富戏剧性,经历更为坎坷,命运也更残酷。茨威格把他六十年的生活看做是一场与命运之间的无休止的斗争并把自己对命运的操纵权交还给了命运:茨威格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是一个性格分裂的人,是一个完善的矛盾产物,是人类中,也是艺术中的一个伟大的二元论者。“淫欲产生纯洁,罪行产生伟大,喜悦产生痛苦,而痛苦又产生喜悦。矛盾永远都是互相牵连的。他的世界横跨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在上帝和魔鬼之间。”茨威格用诗一样的语言对陀恩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散文化而非学究式的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伊东丰雄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部分是伊东丰雄的生平简介、所获奖项和主要作品列表等;第二部分介绍了伊东丰雄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第三部分是伊东丰雄的4个经典作品赏析;第四部分对伊东丰雄的其他22个主要作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伊东丰雄有一个相对完整了解。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瑞姆·库哈斯是杰出的建筑界大师,他参与创办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并获得普利策建筑奖。本书介绍的瑞姆·库哈斯的作品有艾瓦别墅、康索现代艺术中心、里尔会议展示中心、森林别墅、教育中心(学习的工厂)、普拉达专卖店、古根汉姆博物馆等多个案例。内容包括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大师的成就。
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建筑和设计的奠基人之一。麦金托什因他的设计和室内装饰作品而备受瞩目。他设计的家具混合了苏格兰传统和新兴现代作品的精妙之处。他作品中独特的刨新风格影响了维也纳分离派的的设计师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本书介绍的麦金托什的作品有格拉斯哥先驱报业大厦、殉道者公立学校、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女王十字教堂、风之丘别墅、每日纪事报大楼、小山住宅等10余个案例。内容包括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大师的成就。
阿恩·雅各市森的建筑作品所追随的风格的根源要追溯到日耳曼新古典主义后一项伟大的工程,由Hack Kampmann于1919-1924年设计建造的哥本哈根警察总署。 在当代的学术领域中这是一栋非常重要的建筑,Kampmann,建筑学院的教授,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以及他的学生和年轻的设计师一起对这部作品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并且把他们所有的参与人员都定位在一个细小的决定性的元素上,对他而言这是一部学习作品。 刻板的外观与有着清晰的古典主义“戏剧性”的内部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些古典主义元素的借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理想主义的源泉”。他们对每一项程序都进行了严格缜密的执行。这一点在圆形中心广场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它的尺度与罗马的万神殿一模一样,或者后的长方体空间,让人想起Pompeyan别墅的庭院空间的设计,接近于轴对称图形。整
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冯先生的著作和设计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这是一本有关“会走的房屋”的建筑小史。活动房屋(MobileHomes)在现代社会中又称作“房车”、“拖车屋”等,但其实无论是古埃及靠人力拉动的可移动的金字塔、古希腊用马拉的帕克城,还是现代靠发动机驱动的房车,都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本书是职业建筑师、漫画家史蒂夫·谢克尔的“大师的建筑小品”系列绘本之一。
本书以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理查德.迈耶所设计的建筑一一罗马“千禧教堂”为实例,详细介绍如何一步步使用RevitArchitecture软件进行“干禧教堂”施工图和效果图的绘制,让读者在学习Revit软件的同时,也对大师的建筑作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体验。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历史背景介绍、标高与轴网、体量的搭建、地下一层平面、地上模型、幕墙与楼梯、墙体与屋顶、添加室内构件、场地与漫游等。本书附带学习光盘,包括制图需要的Revit文件和族文件及漫游动画,帮助读者设身处地地体验大师所设计的建筑,更便于理解和学习。 本书可作为建筑设计人员、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三维设计爱好者等人群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RevitArchitecture软件培训课程的配套教材。
柯布西耶是出生于瑞士的法国人。青年时学习实用美术,1910年,曾和格鲁比乌斯、密斯·凡·德·罗一起在柏林拜伦斯(Behrens)的事务所中工作。他同时又是画家、作家、旅行家、演说家、城市规划家、木刻家、家具设计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建筑大师。他有高深的艺术修养,惊人的工作效率,奇特而吸引人的设计构思。他的作品非常大胆,而又像梦境般的优美,他的追随者遍布全世界。柯布西耶是一位摩登建筑的宣传家。 《勒·柯布西耶》是“天才建筑师系列”之一,由荆其敏、张丽安编著。 《勒·柯布西耶》用传记的体裁、通俗的方式,把勒·柯布西耶特全面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试图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对建筑的摩登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