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已故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 林奇的经典著作。书中包括对总体设计程序的论述,典型实例的分析和十章相关问题的研究,即用户分析、设计纲要、修建场所和总体设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及规划含义、造价估算、发展中国家住宅建设的总体设计、设计战略和环境分析等,各部分都有照片、墨线图和旁注草图加以说明。书后的大量附录论述了专门的技术,提供了详尽的原始资料和标准数据简表。 本书条理清晰、资料丰富,适合建筑规划管理和设计人员以及建筑院系师生阅读,对基地开发、规划设计管理的策划组织以及社区维护管理者,则是简明的专业指引。
《当代建筑的逆袭》为青年设计师邵唯晏多年来学习和工作的经验所得,重点介绍了当代建筑的十种特质:数字性、动态性、拓扑性、自相似性、模糊性、轻透性、多向连接性、地景性、地域性、永续性。并根据每种特质的特点,配以相应案例加以解释,使人更容易明白这些特制的应用形态,方便读者理解当代建筑。
本书将刘振印总工40年来的工程设计、科研成果、产品专利、参编规范以及论文全部整理收录,其中有很多获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奖。本书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无论对于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还是对于中国建筑设计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所收集的保罗·鲁道夫先生的晚期作品是由他亲自挑选,次出版面向读者,包括住宅、高层建筑、小教堂、社团办公楼以及城市设计等等,许多已建成。所有的建筑作品都展现出复杂的空间、光影与体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些特点又成为保罗·鲁道夫天才的标识。通过作者罗伯托·德艾尔巴与建筑师逝世前的多次交流,保罗·鲁道夫拥有的个人观念已经通过作者朴实的语言和大量图片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介绍了克里斯托夫·英根霍恩率领的德国英根霍恩建筑师事务所。20世纪90年代起,英根霍恩先生作为可持续建筑的先驱者提出了“超级绿色”的概念,这是一个包括人及其活动等因素的复杂概念,超越了仅做到满足环境标准的绿色建筑。本书通过英根霍恩建筑师事务所在全球的22 个项目探讨何为“超级绿色”建筑。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策展人巴里·伯格多尔撰写的论文讨论了英根霍恩在长期研究与探索建筑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行动。普利兹克建筑奖执行总监玛莎·索恩对英根霍恩的访谈向我们介绍了英根霍恩先生对待建筑的态度及为社会与大众创造场所的强烈愿望。 英根霍恩建筑师事务所的“超级绿色”建筑将继续进化并致力于环境与人的发展。事务所接下来的项目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王小红编著的《大师作品分析(解读建筑三维动画版)》主要介绍了16位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品,书中对这些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三维动画版在纸质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这16个代表作品的三维动画文件及文字图片资料,模拟人在其中行走所产生的视觉感受,运用富媒体的手段,给读者更加直观和丰富的多感官体验,从而加深对纸质图书内容的理解。
傅诚编著的《槇文彦(精)》由评论,作品,论文三部份构成,该书的出版将向靠前外学者、建筑专业师生、建筑师传播槇文彦的经历及在现代主义主流中发展现代主义的创作道路,同时介绍了槇“都市是建筑创作的原点”这一重要的槇的创作缘由。希望通过本书编选的槇的作品及论文会使读者受到启发,为学者研究槇文彦提供资料。本书也希望对建筑系同学确定设计方向有所启示。
本书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4个欧洲国家的9位建筑大师的部分作品,展示了当代欧洲建筑发展的现状,也勾勒出当代欧洲建筑思潮演变的历史以及建筑大师们对建筑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建筑系师生、建筑界专业人士以及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感兴趣的其他读者。
本属首次集中介绍了中国颇有影响的24位女建筑师代表性作品。书中特别介绍了她们的建筑创作观和设计哲学,是她们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包括*位女建筑师林徽因、中国*代女建筑师张玉泉等建国以前的女建筑师,还有与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一批女建筑师。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女设计师,以及对书中收录的女建筑师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在这个被专业化和支离的事物所包围的世纪中,很少有设计师可以被称作是通才,但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却是那凤毛麟角中的一员。在他的建筑、工程、雕塑和家具设计中,这位在实践上扎根于瑞士学派的西班牙建筑师从结构与运动中创造出一种如诗的独特形态。 在结合了艺术与科学、技术与建筑之后,卡拉特拉瓦的桥梁和建筑设计在城市的具体文脉中呈现出一种庄严与典雅。通过动感的曲线、倾斜的竖向构件和可由机械控制的屋顶,这些建筑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动势。在本书中,亚历山大?佐尼斯发现了卡拉特拉瓦的“如诗般运动”的感受不仅在他大尺度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甚至在绘画和雕塑都有所展现。 本书介绍了卡拉特拉瓦的35个设计项目,都附以照片、插图和草图。其中包括卡拉特拉瓦*的一些作品——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的加建工程和里斯本的东方车站
本书精选了当今世界幕墙设计杰出的实践者——西萨·佩里及其合伙人事务所的具有代表性的23个*作品,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全书在简要介绍西萨·佩里幕墙艺术和技术的基础上,将这些作品按照玻璃、金属、石材的不同材质进行归类,详细介绍了每个项目的背景和基地条件、设计思想和已完成的幕墙构件以及每个单体立面的概念和发展过程。本书图文并茂,所有的施工细部都辅以数张线图和照片,使读者在了解西萨·佩里设计思想的同时,欣赏到其作品独特的魅力。
三位国际大师,雷姆·库哈斯、诺曼·福斯特和亚历山德罗·门迪尼,站在当代建筑和设计的前尚,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论述了当代设计中色彩的理念,运用和未来的发展,每位大师又依据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分别挑选了30种*代表性的色彩,或通过志同道合的建筑师之口,或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或借助选取的各种文献,充分展现了当代设计中色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的色彩图卷,也启迪着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更加积极地关注色彩,运用色彩,用色彩表达我们对设计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
曼纽艾乐一高童透过其设计作品深刻表达了建筑的人性层面,她不仅将空间的实用性与使用者的需求牢记在心,将其融八方案的构思之中,同时她更赋予这些相关构思一份特殊的含义。 其建筑的人性层面来自于她为人们塑造出的生活环境,一个能够让个人与他人产生互动、让城市与其建筑物结合、让设计作品与其观众对话的整体性场所。 然而高童的建筑并不仅仅追求一种无所名状的、被动的凝视与幸福满足,它更是为了建立一种充满波动的关系而存在:运转各种可能的冲突、对立、批判与叛逆。 这种设计态度使得她的建筑经常往返摆动于”对过去的眷恋与对极致现代的向往”之间,是一种着迷于各种参考对象的丰富性、驰骋在无限变化的色彩与形体当中,也投身于现代科技虚拟幻景里面的建筑,却不曾远离空间的”使用者”与身处其中的”个人”,不曾
本书用精美的图文介绍了当代建筑界的先驱之一——赖特的众多优秀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先锋运动所遗留下来的影响,也充分体现了赖特创作和组织艺术语言的能力。此外,赖特对于新材料应用技术的创造性发展和他将功能性赋予各种空间的技巧都十分出众。
埃德温?勒琴斯( Edwin Landseer Lutyens,1869-1944)1918年被封为爵士,192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他是二十世纪英国领先技术的建筑师,他依靠他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尤其在传统建筑的风格上。勒琴斯爵士的建筑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对于英国传统建筑的热衷,尤其是对都铎时期的半木构架结构形式的青睐,通过不同建筑体型的组合,来追求一种绘画构图般的效果。后一个时期则是追求一种古典建筑的安静与高贵。他的建筑设计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文化上基础上,是一种真正的创新,是在保存、延续人类建筑智慧的前提下的进行创新。我们在一百多年后,重温勒琴斯爵士的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有生活基础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
本书介绍了美国纽约的OBRA建筑师事务所的近期作品,他们事务所是纽约当前活跃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他们在世界各地进行着反传统建筑艺术的前沿探索。本书详细介绍了 他们的近十个设计作品,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工作草图和设计过程中的电脑模型分析图。本书对于国内的规划师、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本书适用于建筑师以及建筑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经典与新锐 建筑大师专著系列是由意大利24小时出版社近两年推出的关于世界著名建筑师系列丛书。建筑师包含从现代主义建筑诞生到当代的著名建筑大师,同时突出了意大利建筑师在现代主义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每册介绍了建筑师的年表、作品、设计思想、建成作品、竞赛作品以及对世界建筑设计发展的作用。丛书篇幅短小、结构编排紧凑、内容深入浅出,说理文字与建筑图片相互配合,能够使读者快速了解该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既是建筑理论研究的助手,也是设计实践中,切实可以参考的资料。本丛书是国内建筑师、建筑理论研究者和建筑系学生快速了解现代建筑发展与当代设计趋势的平台与窗口。
本书介绍了木造7层办公楼、韩国高尔夫球场等案例,以探寻木头的崭新表现方法。作为一名因纸质建筑、灾区志愿活动而闻名的建筑家,坂茂的无国界奉献精神,不仅得到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本书几乎收录了坂茂2012年以前的全部作品,包括开山力作的神户市 纸教堂 、木造7层办公楼(瑞士)。还介绍了2013年3月至5月在水户艺术馆首次正式举办的坂茂个人作品展的情况。另外,本书还通过介绍坂茂在灾区的奋斗轨迹以及他的个人修养,完整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
本套丛书精选了当代世界为主流的著名建筑师及事务所的*作品。本书列选了12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分别由12名优秀的建筑师设计,既是对21世纪的12个预言,也是对21世纪建筑的展望。其中包括在意大利、墨西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比利时的工程项目。 相关专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