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景、建筑、花道、陈设、料理与款待之心,名宿和文化的极zhi,是客人与民宿主人的一期一会。细腻贴心的服务、沉静典雅的陈设与富季节感的料理,日本独特的品味在旅馆文化中表露无遗。不论是传统的数寄屋造旅亭,或时尚的和洋融合摩登Villa,从走进民宿大门的那一刻起,即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日式美学,在一泊二食的体验中,享受远离日常的风情。这几年去日本旅游是非常热门,但多数旅游者已无法满足于一般的旅行团行程,更期待的是知性人文的深度探究。作者造访日本超过百余次,有计划安排住宿各地知名的老铺旅馆、汤宿旅馆、料亭旅馆等名宿,累积无数心得与照片,费时两年完成本书,为读者访日提供新航标。
《禅 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 作庭
本书灵感来源于作者五年中辗转于中国、丹麦、美国和日本的建筑设计及教学工作,内容安排像一个概念库,包括对形状的思考、立体空间形式特性的思考,以及为什么会存在、特点如何,意图颠覆 方案 现场=形式 的传统。后通过案例具体讲解了如何将创意适应实际转化为建筑项目。 书中不同的条目可以挑出来应用于不同功能,手绘的图式可以创造和预想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未来。 本书对所有的设计工作者都非常有启发,同时提供了一种经常记录对形状的感受和思考的设计方法,对于个人积累及收获更多的创意灵感会大有益处。
隈研吾,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当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师。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9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7年,作品森/舞台获日本建筑学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日艺术奖。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 竹屋、瑜舍、三里屯 SOHO等。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1930年出生于英国,著名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著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
建筑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涉及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是一种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综合型艺术。本书从分析建筑艺术的相关要素入手,解析建筑艺术的内涵,阐述建筑艺术赏析的方法,概括介绍中西方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并对不同时期与流派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 《全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设计教育丛书:中外建筑赏析》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艺术欣赏公选课教材和建筑类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籍,同时也可供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阅读。
贾刚主编的这本《中式样板房》是“典藏新中式”系列书之一。本书选择了*的中式风格样板房的几十例设计。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项目说明,实用丰富的实景图和平面图搭配,旨在为设计师提供设计参考。可供室内设计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在当今中国消费主义全面侵袭的时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正越来越彻底地被纯粹的商业动机所主导,如何在功利与资本的洪流下保持建筑应有的公共属性?张为平编著的这本《现实乌托邦--玩物建筑(都市可能概念工场)》是一部基于中国现实都市状态的研究、设计与评论文本,试图实现公共性对于商业强势控制的“逆袭”。
“亚洲建筑新人战”是日本全国建筑学科三年级 及以下学生设计作业选拔赛——“日本建筑新人战” 在亚洲的扩展。原赛事于每年10月初在日本大阪新梅 田空中花园 Umeda Sky Building举办,并设有海外 赛区。近几年经拓展,现已成为有日本、中国、韩国 、越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等亚 洲多国参加的一项建筑学三年级以下作业选拔。其目 的是为了促进亚洲地区建筑学本科教学水平的共同提 高,充分加强亚洲各国建筑院校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 ,建立一个亚洲建筑教育的交流平台。 唐芃主编的《2013中国建筑新人赛》以2013年在 南京举办的中国建筑新人战为主线,介绍了这个赛事 从组织、选拔,到展览、评审的全过程。展现了一种 学生设计作业竞赛的操作流程和全新思路,是全国高 等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水平的整体展现。 本书可供于
本书是对现代运动的一次敏锐而富于教益的重估,写作思路清晰而充满活力,适合于学生与建筑学从业人员阅读。它着眼于特定的建成作品以凸显现代主义的问题及其丰富的可能性。 作为全面的比较研究,本书从1927年斯图加特的住宅展开始。作者对现代建筑及其建筑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公认的领军人物的作品,例如柯布西耶和密斯,而不知名的人物如陶特和莱维伦茨也获得了同等程度的关注。每个案例研究涉及一套特定的理论理念,并按照时间组织成整体。 本书适合学生和建筑设计人员阅读。 作者精深的研究方法为现代主义运动被隐藏的传统和多样性提供了可信的论据,而案例研究的方式有助于揭开围绕着现代建筑及其理论的复杂急诊这是对建筑学的革命性时期美好回顾,涉及了很多时至今日仍在争论中的问题。
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成果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出版,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工作自2004年在全国展开以来,各地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上看,这项工作处于探索之中,尚有诸多学术讨论和争论,如“近现代”概念、工作阶段和范围的界定、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协调等,同时,保护对象也游离在传统的保护体制之外。 给予有保护意义的建筑以足够的重视,乃当务之急,我们希望让这一批建筑更早、更清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关注,若能引起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也有利于促进近现代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希望以此为快速发展的年轻直辖市十周年庆典献上这份微薄之礼,为继承和弘扬重庆城市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
值此教学评估之际,编者把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结集出版,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的内容能够反映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师生在近年来所作的科研和教学上的努力,特别是检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成立以来的办学成果。本书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师作品集》,教师作品有些是在学院组织下,由教师们合作完成,大部分作品是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完成的。望读者能够在有限的图片和文字中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思考状态,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剖切的艺术主要反映在平面与剖面上,它们不仅是对功能、结构体系的反映,其自身也都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建筑形式侧重于建筑体量与表皮的表达,则更强调对建筑空间的塑造、对光影的把握,同时反映了建筑与场所的关系、建筑与大地的关系,以及建筑与环境深层次的关联。 本书诚邀崔恺、孟建民、李兴钢等十八位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提供各自近十年内的优秀代表作品,通过不同建筑师对平面与剖面的雕琢塑造具有震撼力的空间光影关系,反映建筑本质的内涵,以期促进建筑教学的正向发展,培养正确的设计观。
宫殿、教堂、博物馆、地铁站、大酒店……本书精彩呈现了 38座建筑物内部的穹顶艺术,从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壁画,到马克·夏加尔笔下五彩斑斓的巴黎歌剧院的天花板,再到斯德哥尔摩地铁站里如洞穴般的艺术空间。 每一处穹顶背后都充满了故事,它们是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与审美造就的产物。本书将带领读者从穹顶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前去仰望那些非凡壮丽的建筑物内部。这是一场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巡礼,也是一趟穿越时空的旅行。
或许可以说电脑绘画和手绘犹如春花秋月,各有千秋。但我们在欣赏由电脑描绘出的月夜星空时,千万不能遗失了手绘这一有着悠久传统的艺术奇葩。电脑不能代替手绘,手绘有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手绘中的那一画一线所包含的意向和情致,那行云流水般的境界,那种形神兼备的抽象,那种心、眼、手之间的协调是电脑绘画无法替代的。 “总统家”杯手绘大赛正是出于弘扬手绘的精神,促进手绘草图艺术的继续繁荣而设的一个创作平台。本书汇入的是第三届“总统家”杯手绘大赛的部分优秀作品,供读者品鉴。
屋顶是建筑富有艺术魅力的结构之一,古往今来的建筑师与能工巧匠都把屋顶视为展现智慧和才华的舞台。本期《国际新建筑》将以建筑屋顶为专题,展示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建筑所具有的独创性屋顶设计案例,探讨建筑屋顶的设计手法和技巧。
本届“晶艺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活动共有48所学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共提交学生作业327份,计857张。其中:一年级31份,二年级76份,三提级98份,四年级67份,五年级56份。经由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以及各地设计院知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委会的严格评审,共评选出来自于37所院校的92份优秀作业。其中一年级9份,二年级24份,三年级31份,四年级15份,五年级13份。所有获奖方案将在全国各地区的公共展览馆对社会进行公开的巡回展览和观摩,以期引起社会对建筑教育和建筑事业的关注。评选出来的优秀作业现结集出版,供全国建筑院系的大学生们参考。
《未来建筑竞标(中国第10辑物质细节及形状)》由未来建筑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分别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联合出版,在国内发行。收录了机场、住宅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及办公大楼等建筑作品及其设计细节图,还有中国大陆的优秀建筑竞赛和竞标作品,向读者呈现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
本书收录了北京维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多年来的近百例精选工程作品,是维拓公司30年来的沉淀和积累,渗透着维拓人辛勤的汗水,凝聚着维拓新老设计师的智慧和创造。向读者呈现了大量的优秀的建筑设计成果,其中包括居住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工业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及综合体建筑和城乡规划七部分,每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设计说明、平面图、分析图、 立面图、效果图等。这些图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个项目的设计理念、建筑特色,诠释了建筑设计的精髓所在。 同时,本书对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房地产开发以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掌握各类型建筑设计发展趋向,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和优秀设计方法等,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