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 作庭
隈研吾,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当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师。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9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7年,作品森/舞台获日本建筑学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日艺术奖。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 竹屋、瑜舍、三里屯 SOHO等。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1930年出生于英国,著名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著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
中建西北院始终坚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响应 “ ”倡议,以作品为根基推动“中国设计”不断发展。作为西北地区建筑设计行业的“领头羊”,中建西北院系统思考、整体谋划,多年来提升城市品质,为人民生活谋幸福。一代代建筑师薪火相传,留下了众多传世作品。一个设计院的发展历史和档案也反映出共和国的发展和征程,见证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本书收录的作品多为中建西北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既是对机构成长历程的回眸、承继、品读和延续,亦是对各发展阶段取得成果的梳理、总结和思考。
贾刚主编的这本《中式样板房》是“典藏新中式”系列书之一。本书选择了*的中式风格样板房的几十例设计。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项目说明,实用丰富的实景图和平面图搭配,旨在为设计师提供设计参考。可供室内设计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周浩明主编的《持续之道(国际可持续设计学术研讨会暨设计作品展作品集)》收录了2014国际可持续设计作品展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于艺术与设计的不同领域,有的出自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职业设计师,还有的来自于初出茅庐却锋芒小露的青年学生。 这些作品均体现出设计师在节约、环保、健康、长效等方面的突破。
资深设计专家Jean Jacques Schaffner是这样概括对于当代设计师的高水准的要求:“市场的全球化和过去与现代的大量的流行时尚给设计师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较之过去,今天的设计师们在保持高水准设计的同时,需要采用更易于理解的创意以更加清晰明确地把业里的发展。在这本年鉴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给读者带来一次纵览当今的设计方法的机会,其中涉足的领域包括CI设计、信息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图书设计、海报设计、互动设计以及声音设计等。
《现代学校设计》是对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到莫尔弗西斯时期的现代K-12学校(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校)的全面巡礼,深入地剖析了建筑、教育以及当代学习环境设计之间的基本关系。它的关注点是支持学习活动基本方面的建筑特征和背后的设计主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创造出耐用且意义深远的建筑表达。它所涉及的维度包括了当代建筑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与之相关联的设计哲学和策略,以及最为重要的,前两者对现实的学习环境造成的影响。书中罗列的世界各地的学校项目强调了这一重要的建筑类型的独特潜力,并向今天的建筑师、设计师指出了恒久有效的设计主题。展示资料包括超过900幅当代和历史照片(大多数是彩色的),以及超过200幅由众多出色的现代建筑师绘制的详细的建筑平面图和学校手绘图。
这本书中所列出的建筑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喜爱木材的丰富性、质朴的纹理及质地。木材的使用也更能突显他们的设计意图。 虽然空间不大,但设计师会程度地突出宽敞明亮感,尽量不用其他多余的元素,所以木头原有的温暖和精致的感觉就会显现出来。此外,木质结构的建筑中每样物件都是绿色环保的,使得许多木质房屋都十分具有创意,非常新颖奇特。 在这本书中的房屋都是全世界范围内选出的范例,同时配有设计师的详细解说,以及建筑师公开投标建造的环保且具可持续性的房屋。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创新地使用木材,所以这些房屋
林风眠,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伟大的先行者,同时,又是一位孤独的远行者。在他的近一个世纪的远行中,带给我们如此丰饶而神奇的心灵风景,为新世纪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条包孕中西、触及本性的精神道路。他的学生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也都是这条路上的旗帜,他们都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取得了高峰性的坚守和拓展。 本书收录的就是他们师生6人的中国画作品,共计约200幅。
《现代学校设计》是对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到莫尔弗西斯时期的现代K-12学校(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校)的全面巡礼,深入地剖析了建筑、教育以及当代学习环境设计之间的基本关系。它的关注点是支持学习活动基本方面的建筑特征和背后的设计主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创造出耐用且意义深远的建筑表达。它所涉及的维度包括了当代建筑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与之相关联的设计哲学和策略,以及最为重要的,前两者对现实的学习环境造成的影响。书中罗列的世界各地的学校项目强调了这一重要的建筑类型的独特潜力,并向今天的建筑师、设计师指出了恒久有效的设计主题。展示资料包括超过900幅当代和历史照片(大多数是彩色的),以及超过200幅由众多出色的现代建筑师绘制的详细的建筑平面图和学校手绘图。
《竹材建筑与设计集成》是一本关于竹材特性及其在建筑中应用的图书,共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介绍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的历史、物理特性、技术工艺、传统和现代用途等,深入说明了竹材的一般应用和在建筑施工中的专业应用;后半部分收录60余个新的竹材建筑案例,充分展示竹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及创作灵感,展现出竹材建筑的发展前景。本书旨在推动这种建筑设计师及相关从业者重新关注竹材(兼具传统与现代性的建筑材料),为其设计提供灵感和指导。
“艺术”及“建筑”作品具体事物的要领,在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上都是没有的,艺术是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建筑则是可以居住的,实用的东西,它们与近代西欧把这种概念通过制度确定得到的高级艺术是大相径庭的,原本一切都是应用艺术。因此,“黄盒子”只要恢复到过去状态的物品和建筑就行,这两者的关系如同通常所做的那样,可以解读为装饰物与场所,而这种观点也正是主张艺术应该是自立的西欧近代艺术观所要批判和争论的焦点,其代表就是“白立方”。矶崎新受东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饗应该是根深蒂固的,但同时又在“黄盒子”之上将西欧近代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体现,“白立方”就是两者之间的矛盾结果,所以许多方案都成了未建筑。尽管如此矶崎新不悲观,因为矶崎新知道中国及非西方国家的建筑和艺术的未来只能在这个矛盾中发展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