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主编的《写字楼新兵入门》全面介绍了写字楼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品质提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共6章,包括写字楼概况、写字楼投资盈利分析、写字楼项目前期策划、写字楼产品规划设计、写字楼营销管理、写字楼物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全书由景观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的过程、景观设计的制图、景观设计案例和分项设计五部分内容组成,总结、归纳了景观设计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和制图等技术基础,通过过程分解、分项设计说明和二十余个国内外案例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从前期分析到后期方案形成的景观设计全过程。第二版中更新了新版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与风景园林制图标准,并新增了17个设计案例,以更好适应当下的需要。本书案例丰富、讲解详细、知识体系完整、相关数据翔实,适用于风景园林、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规划等专业的从业人员与学生阅读使用。
11J934-2《中小学校场地与用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针对《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的部分主要场地和用房进行了详细深化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2):中小学校场地与用房》共分为五部分:体育场地、主要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和疏散关键部位。《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2):中小学校场地与用房》便于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规范的要求,同时提出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2):中小学校场地与用房》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可供全国中小学校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参考使用。
曾经,艺术品的功能是装饰教堂、皇宫、议会或私人场所,只有少数王宫贵族拥有欣赏的权利然而从十八世纪开始,大众美学教育的观念开始萌芽,1734年,罗马神殿博物馆创立,展出一系列古董雕刻,是史上个公立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本身也代表各时代伟大建筑师的心血结晶,除了早期诸多经典的杰作——如巴黎的卢浮宫之外,现代的崭新设计概念与先进的建材,也让许多新兴博物馆看来就像一项艺术品——纽约的古根汉美术馆、巴黎的蓬皮杜中心都是明显的例证。本书以介绍拥有大量典藏、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为主,然而少数因为地点或独特收藏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美术馆也在介绍之列新旧博物馆齐头并进,丰富而多变的魅力,将引领读者点燃对于艺术的热情! 本册将提供全世界100个伟大博物馆的导览,介绍各馆的艺术珍藏,使人们了解它们之所以成为当代重要文化
餐饮空间是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掌握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空间处理的基本要点。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教授,培养学生对多功能的餐饮环境,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初步具有独立进行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能力;使学生通过餐饮空间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能具备一定的餐饮空间的选择和规划设计能力,进而创造 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优化的环境。全书的设计部分从*初的地段选择、形象定位、消费模式和盈利空间,到设计后期的服务跟踪,作者都提供了可靠的专业引导。本书能够为初学者和专业爱好者提供一个科学可信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是设计相关人士 的专业手册。
数字建筑 生态模拟:R
《岭南高校教学建筑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作者郭昊栩持一种开放的多元评价观,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实证研究法为中心的“结构一人文”评价方法,整合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环境质量评价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并从多种维度认知、剖析、发现研究对象,进而通过多任务、多进程的研究共同接近理论目标。这是具有学科综合化特征的建筑设计理论探索和评价实践,研究综合主、客观因素以增进客观性和现实性,结合量与质的方法以增进可靠性和有效性,既区别于传统建筑学研究方法和内容,也与以物质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客观评价有所不同,不失一般性。 《岭南高校教学建筑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仅供建筑学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及建筑理论研究学者和从业者参阅。
黄信、周珏、栾黎荔主编的这本《展示空间设计》包括概述、展示行为的动因、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空间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展示空间设计的程序、展示空间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 展示空间设计赏析等八章内容。 《展示空间设计》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体现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特点,集理论性、实践性、启发性、创造性于一体,力求在传统教材模式基础上有所突破,使之 加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特点,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和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
黄信、周珏、栾黎荔主编的这本《展示空间设计》包括概述、展示行为的动因、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空间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展示空间设计的程序、展示空间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 展示空间设计赏析等八章内容。 《展示空间设计》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体现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特点,集理论性、实践性、启发性、创造性于一体,力求在传统教材模式基础上有所突破,使之 加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特点,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和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