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细部》细部是理解一座建筑的基础,而非附属品。这并不是说细部包含着整座建筑的概念;这本书其实是要论证与之相反的观点,对整座建筑的理解不能脱离对细部的理解,而且细部的角色并不仅仅是要创造自然的影射与联系。深刻的细部远远超出构造本身,但是它们源自于构造。建筑,在我看来,是建造的艺术,如果它要传达出某种深刻的意义,就会通过构造来表达。构造并非仅仅意味着建造,也不仅仅是对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通过我们的诠释、我们的理解被视作为科技的展现,被视为会引起我们的直觉反应的事物,也被视为我们所知的历史的一部分。我坚信建筑会表达出很多信息,但无法仅仅通过影射来做到这一点,或者说无法仅仅通过影射就能实现很好的表达。 如果建筑想表达某种空间概念,它会通过尺度来表达。如果它要表达某种精神,它会通
本期主题为 新办公空间 建筑外围护结构 。 新办公空间 部分刊登了四个项目,从这些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办公空间相较于十几年前已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开放式空间外,还有很多更紧凑、更私密的区域,使用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另外,对既有建筑的再利用改造也日益普遍。 建筑外围护结构 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六个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是新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了非常个性化的表达;有些的则是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完美融入周围的历史环境。
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本书的修订第二版在原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拭目以待审美变异。本书可供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建筑专业师生参考。
《空间、建构与设计》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建构工作室近几年的设计教学成果撰写而成。该研究将建构视为可以训练的设计工作方法,运用模型来构思设计。通过对模型材料的操作直接赋予设计以形式,从块体、板片和杆件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展开,各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各种空间与建构材料相结合,衍生出各种设计课题。本书从空间、建构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练习中所涉及到的上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收录了四个学生练习以相关操作步骤,以期广大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本书由顾大庆、柏庭卫著。
颜色具有不同于其他设计元素的多种功能,因为来自于光和大自然的色彩,具有传达感觉和情绪的力量。营造整体视觉系统的平面设计给予观众首当其冲的视觉效果,是平面设计运用的重要的元素之一。《色彩法则:品牌与标志设计》一书以色彩为主题,搜罗来自全球设计师的品牌设计作品,其中每一项国际案例研究都详细展示了应用颜色的重要性。书中大部分作品仅由单一颜色或相近颜色与单纯的底色相搭配,许多风格简洁统一、看似色彩“单调”的作品,实则经过谨慎的色彩搭配和设计,所营造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本书对设计专业的学生和设计从业人员都有很好的指导帮助作用,是一本理解颜色性格,探讨色彩应用与搭配,并学习知名企业品牌、标志设计的指导宝典。
本书为大师系列丛书《大卫·奇普菲尔德的作品与思想》分册,全书包括四个部分。部分介绍大卫·奇普菲尔德的生平经历及其事务所的发展历程、所获奖项及荣誉;第二部分由评论和访谈组成,另有大卫·奇普菲尔德自述作品介绍,以传达他的建筑风格及创作思想;第三部分针对奇普菲尔德的5个经典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大量图片;第四部分则简要展示了他的其他15个主要作品。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及各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