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入选2022 2023年度年安德鲁 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的100个设计师/设计公司的作品,1500余幅彩图,配以每位入选设计师的背景介绍,为读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灵感。 安德鲁 马丁奖的作品来自世界各地,都是各国设计师的新作品。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还是空间的规划、软装物品的使用,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让人惊艳。第27届 ANDREW MARTIN 国际室内设计大奖从全球30多个国家征集作品,评选出了全球100位设计师,其中本次中国区共有21组设计师入选。在ANDREW MARTIN 国际室内设计大奖成立的27年中,入选奖项的华人设计师、设计团队不断增加,如今已有200多位。不但从数量和质量上是亚洲之ZUI,更让华人设计成为推动全球室内设计发展的中坚力量。
明代园林的璀璨,如今的我们已难见其真容。 所幸的是,古人用文字记写了许多园林。园虽逝去,“园记”犹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教授甄选明代园记中的23座园林,深研古人生动而传神的文字,对其中的50个佳境,通过200余幅精美手绘图从平面、剖面、场景透视图等角度进行还原再现;运用“形—势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了独特的建筑学分析总结。 《园境》中的研究方法、理念与所呈现的造园经验,不仅可以成为园林设计者的他山之石,还可以随着美轮美奂的图画穿越时空,循着园记的文字步入明代的园林佳境,望远山云霞,栖古松林下,听莺语水声,仰山间明月,领略明代不同园林各具匠心的设计之美。
本书基于对极简主义以及自然平实的生活哲学的信仰,与资深设计师一起挑选了全球50余个极简主义风格的室内、建筑设计作品,重点展示了空间设计中布局结构与装饰特点。同时,书中也不乏包括酒店、写字楼、展览、零售店等其他多元化的极简风格。高质量图片搭配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方便了普通读者对设计的理解,与此同时,详细的图文资料与每个案例的施工图相辅相成,更使本书成为专业读者借助设实例触碰极简主义精髓的宝贵资料。
《2013艾特奖获奖作品集》涵盖文化空间设计、交通空间设计、酒店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会所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样板房设计、别墅豪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公寓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13个类别的获奖作品,获奖者分别来自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中国台湾、厦门、杭州、重庆等,全书以图为主,图文并茂。 《2013艾特奖获奖作品集》可作为广大设计从业人员了解*设计潮流,提升设计品位的*读物,也可作为设计师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参考书,还可为有装修设计需求的甲方提供创意参考。
《2013中国室内设计年鉴(套装共2册)》是2013年中国室内设计的优秀作品集锦,包括了酒店、办公、娱乐、休闲、住宅、别墅、样板间、公共、餐厅等十大类空间类型。作品质量较高,能全面地反映2013年中国室内设计的高端水平,是从事室内设计工作者参考借鉴的一本好书。
装修风格有很多种,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装修风格的确立让设计师更容易把握设计的立足点,让业主朋友更容易表达出对所需的装修效果的一种需求。本套丛书包含多种风格的大量设计作品,从这些案例中,不仅能使你感受到现代设计师的空间美学与巧思,窥视室内设计的动向与潮流,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的参考与借鉴,助你在家装设计领域更上一层楼,打造更宜居与满意的幸福空间。
《臻稀府邸III·别墅》是《臻稀府邸》系列图书在成功的推出《臻稀府邸I》《臻稀府邸II》后的第三本力作。本书的主题以别墅为主,收录了国内各位名家大师的作品45个,作品都是今年以来的*力作,包括《中海九唐别墅》《广州颐和南湖高尔夫别墅》《昊嘉雍熙山别墅》《万科公望揽江苑别墅》《江门上城铂雍汇别墅》等,这些作品所在的楼盘都是国内知名的高端别墅区。其作品是奢华、古典、现代等多种设计风格与元素的经典演绎,反映出了现在高端别墅设计的成就。本书的出版是对高端住宅设计的总结,对广大室内设计师以及学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性以及参考性。
“味道长”,是源于巴蜀民间美食家品评绝妙菜品时的一句意犹未尽的口头禅,具意悠然之妙义,无法以言语形容。张鸿先生以此为号,并将空间设计作品专集以此为名,却另有深意。“味”,知味,体味,意味,人生百味……味是一种气韵,一种体验,难以文字表。“道”,在中国古典哲学范畴中,是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无间不入,无所不包,却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一种存在,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现实中,无法描述,能用心灵感知。“长”,一为久远,一为深长。由过去,到现在,至未来,无息无止。味道长,是对人生的感悟,是对空间设计的深刻诠释,是毕生孜孜追求的境界。
住宅设计解剖书 靓屋设计必胜法精选各种不同风格的房型个案,从设计到装潢至挑选各细部素材、建材等,都有详细的解说。掌握*的室内装修趋势打造六大人气风格住宅:拥有榻榻米客厅的现代日式住宅,透过家具来设计的简约丰盈住宅,具备多样化生活空间与收纳功能的住宅,融入自然环境中的优质现代住宅,将天然素材与被动式设计融为一体的住宅,可爱复古风格的住宅等,针对不同购屋族群需求,献给您*完美的房屋解析! 针对老屋整修,从前期准备工作,到现场沟通注意事项逐步讲解,装潢前和装潢后的图片对比,让老房子看起来很有型,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即使建地面积一样,格局、装潢等细节上若设计得精巧,聪明条建材与搭配技巧,所绽放出来的空间就会有相当的落差。另外提供成本规划,从设计装修前应该了解的知识到 18 种节省成本的方
本系列包含室内全案设计中的三大重要部分,即软装设计、空间设计、全屋定制设计。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每个分册精选 1000 例优秀设计案例进行直观分析,易于参考借鉴。本系列图书适合于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及相关专业读者学习使用。
本书为 16 位获得过安德鲁 . 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的知名设计师的访谈,他们就自己的设计,谈论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安德鲁 . 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已经成功举办了 19 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公司,被《泰晤士报》称为室内设计界的奥斯卡奖。国内设计师在欣赏获奖作品的同时也想知道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获奖设计师们如何获得大奖的。本书贴近读者需求,访谈 16 位获得过此奖的华人设计师,结合案例讲解获奖者的设计理念,而他们的设计理念往往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会生活的设计师,才能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好地传达出来,做出好的设计。因此围绕他们生活与设计的访谈,是揭开他们成功的秘诀,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家作。以家作主题。在家之作,为自家而作,为别人的家创作。家作同时解作Homework,可看成读书时期的习作,即使已告别读书生涯多年的郑炳坤。从事室内设计这13个年头里,居家作品多达300个,然而这一切在他眼中也只是工作历程中的实验作。或自我谦逊。或推动自己走得更远.书中32个设计案例。能让您感受他在设计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对自我的要求。 为何郑炳坤只是30出头.已是一个在香港很有名气。曾获多个大陆、香港室内设计大奖的室内设计师,是一家室内设计公司的老板,是一个有儿有女的父亲?看罢此书,您定能找到答案。一切似乎在超速发展.在郑炳坤的心目中.却又是如此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回顾2005年一2009年五年问全球室内设计的发展.东京、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五大设计之都引导的国际化浪潮势不可挡。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探索自身地域特色已成为各个国家设计师的共识。 以专业化的视角放眼全球.深度剖析室内设计经典案例。本书精选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室内设计的精品之作500个。从北美的自由实用主义设计、南美的自然淳朴之风、亚洲的浓厚地域风情、北欧的“极简主义“到地中海的奢华.在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伊朗、阿联酋、南非、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以其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设计师对其当地历史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在全球化和地域性设计中找到平衡也是本书带给设计师的一份厚礼。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球为经典的室内设计视觉盛宴。内容涉及文化休闲、餐厅酒吧、商店展示、SPA健身、医
住宅设计解剖书 隔断收纳整理术一书着重讲述房间布局规划,以及通过隔间收纳打造*布局。首先阐述房间布局规划的 10 条基本法则原则。家的大小是由房间布局决定的,可以通过采光进行分区,房间的连续性,,减少走廊等手段,打造舒适的布局,方便的活动路线。书中通过不同的房型实例,结合房屋用地及周围环境,探讨*受业主欢迎的房间布局方案的规划法则。比如针对老年人的舒适布局,受年青一代追捧的布局,为孩子们营造的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等等。要建筑理想的居家环境,隔断收纳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为了使房屋内维持宽敞舒适的空间,必须加入多种巧思,使隔断收纳方式与生活的风格相符。一个房间可以通过恰好的隔断,设置许多功能区,进而将家变大,巧妙地收纳又能将空间布置的井然有序。将住家中的小地方加以利用,或是在室内设计上加入
《日本创意学》介绍了作者亲自访问的日本七位优秀创意人与九个优异的创意组织,了解品牌创意背后的故事,讲述了日本创意产生的内幕。 《日本风格之旅》的作者从时尚美学、创意设计、便利生活、美食、城市再造等五个层面精选了17个优质品牌和2大梦幻城市,以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领略这些深谙设计、经营和顾客心理的品牌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并且悠游在基于这种凡事讲求极致的民族性和精神所延伸出来的未来城市之中,深刻体验被美与幸福包围的生活。 《东京找灵感》 通过“加油巴士”、“日本邮局”,以及“赏樱的全民运动”,看日本人如何无中生有,不但获得*效益,并且兼顾情感与美学;带领读者游走东京地铁、银座、青山隐建筑,看他们如何让这座城市永葆新鲜。
中国刺绣、京萨摩烧、工笔画、印度布艺画、阿兹勒赫瓷砖画、教堂及宫廷里的彩绘玻璃窗、拜庭马赛克、波斯地毯、泥金装饰手抄书 以上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不胜枚举,其工艺精湛、画面精美,无不令人惊叹留恋,心醉神迷。面对这些艺术品,我们该用什么辞藻才能准确地捕捉它们的美?动人心魄?豪华壮观?引人入胜?炫目迷人?不可思议? 也许,这些艺术品的美之惊艳,无论用什么词描述都会相见逊色。但词不达之处,心至之,每当看到这样的艺术品,我们的内心总会无法抑制地为这样的美震撼。如此精雕细琢的艺术创作不仅凝聚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域*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宝贵资源,见证了无数工匠大师倾注其中的对美的卓绝追求,更折射出制作它们的伟大文明。在本书中,我们希望追随前人的脚印,认识他们对这一精美艺术风格的诠释,并试图探索这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