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等最新国家标准和软件进行修订,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如何设计一套正确的钢结构施工图,策划厂房结构方案,门式刚架综论,钢结构基础知识,主结构建模及计算分析,围护系统的设计,支撑系统的设计,独立基础的设计,柱脚锚栓的设计,吊车梁的设计,钢结构防护,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安装与验收。本书简明实用,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钢结构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从当前系统门窗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讲起,以图解的形式对系统门窗的设计与制作工艺要点,结合生产实践与现实案例,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这一角度,本着建筑门窗发展的符合趋势、低碳环保、绿色节能、技术先进这一目标和原则,对建筑门窗的设计制作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讲解,简明易懂,讲解清晰。是当前系统门窗设计与制作人员案头的的工具性、实用技术手册。
本书以建筑行业典型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需求,以案例方式呈现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关键知识和技能要点。全书由14个模块组成,分别为模块1建筑模型构件深化设计应用、模块2建筑模型钢筋深化设计应用、模块3生产线智能化控制应用(智能浇筑)、模块4智能化加工设备应用(智能钢筋加工)、模块5砌筑智能化技术应用、模块6建筑施工机器人应用、模块7混凝土3D打印技术应用、模块8施工现场监测管理应用(智慧工地施工管理)、模块9安全智能化管理应用、模块10智能实测实量、模块11无人机测量应用、模块123D激光扫描技术应用、模块13建筑结构智能化监测和模块14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每个模块包括教学目标与思路、知识与技能和任务书三部分。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课程及实训教学,也可以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使用为出发点,从节点构造、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与施工工艺。本书分为砖砌体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工程、填充墙砌体、石砌体工程、隔墙板安装共六章。提供了262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截至目前,时变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书对时变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小波分析理论、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及其改进算法的时变结构参数识别、新型组合人行桥时变参数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及程度识别、结构时变损伤诊断、钢管混凝土构件脱空缺陷诊断、基桩桩长估计与损伤诊断、基于复连续小波变换改进算法定位基桩损伤。本书可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等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以及机械故障诊断、电力监测、地震工程等相关领域。本书在时变结构参数识别和损伤诊断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更好地研究重大结构灾变机理、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书可供从事结构健康监测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由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邢燕、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刘长春担任主编;济南科技学校赵立媛、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吴俊瑶、珲春市第四中学邢姝担任副主编;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金宇辉、李岩、吕春平、宫国辉、谭英华,吉林建筑大学贾雪,长春职业技术学校赵炜参与编写。具体编写分工为:项目一由贾雪、赵炜、吕春平编写,项目二由邢燕编写,项目三由吴俊瑶、宫国辉编写,项目四由金宇辉、李岩、谭英华编写,项目五由刘长春、邢姝编写,项目六由赵立媛编写,全书由邢燕负责统稿。编者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图书、杂志、设备说明书、设备操作手册,由于篇幅有限,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只列举了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此一并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智能楼宇安防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有些技术还处于开发研究之中,加之编写时间仓促,限于作者水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与设计》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和计算方法,内容包括:岩体力学性质及力学参数预测,围岩压力理论基础知识,支护结构弹塑性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现代支护结构原理、类型和原则,工程类比、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控相结合的信息化设计方法,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的人工智能方法以及地下工程中较常采用的半被覆结构、直墙拱结构和油罐结构的设计特点和方法。对于地下工程中较新型的复合式衬砌结构以及锚喷支护结构可靠度设计等内容,本书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上述这些内容反映了当前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技术水平。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与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铁路、交通、水利、矿山、市政、桥梁以及国防工程等行业的科研、设计和施工人
11J934-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图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部分重点条文、容易引起歧义的条文和旧版规范有较大变化的条文通过图示、表格、图片等形式,将规范条纹清晰、简洁、明确地表示出来,力求反映规范的原意。《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1):图示》以条文为依据,按《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条文顺序进行排列。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1):图示》可供全国中小学校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工程弹塑性力学的理论基础、数值算法和应用案例,主 要内容包括张量基础,应力、应变分析与基本方程,-维弹塑性理论,多维 弹塑性理论,工程弹塑性模型,应用案例,弹塑性模型数值算法和黏弹塑性 模型简介。本书借助从一维到多维的方式重新梳理了工程弹塑性力学的理论 架构,并对弹塑性理论的最新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闸述。如弹塑性模型求解 的回映算法及其几何解释,考虑材料率效应的黏弹塑性模型等。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交通工程、机械工程、工 程力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参考。
本书主要讲述高层与大跨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的一般规律,其主要特点是涉及知识面广,根据我国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结合施工现场及实例深入介绍高层与大跨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高层建筑起重机械、高层建筑脚手架、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高层建筑外墙围护结构施工、高层钢结构施工、大跨建筑结构施工。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14G308《混凝土后锚固连接》国标图集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既有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素混凝土为基材,采用后置锚栓及化学植筋技术进行传递荷载的设计和构造。不适用于以砌体、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本图集主要介绍了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技术、后锚固连接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后锚固连接的工程计算示例。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技术部分主要介绍了后锚固连接破坏类型、设计原则、构造要求、施工及验收要求。工程中的应用部分主要介绍了锚栓的受力状态、选用方法以及工程应用示例。本图集以工程示例形式按受力状态分别给出适用的锚固连接及锚栓类型;以计算示例指导读者对后锚固连接进行设计,选用性能安全的锚栓。本图集的编制方便广大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借鉴、查找和使用,对后锚固技术的推广、保证和提高后锚固连接安
本书是为制冷空调领域的技术人员撰写的介绍制冷空调领域新技术及进展的参考书。本书包括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概述、制冷/热泵循环研究进展、制冷剂的替代进展、制冷压缩机及其技术进展、制冷空调自控技术、建筑热回收技术、热驱动的制冷技术、蒸发冷却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数据中心自然冷源利用技术及应用共十章。本书注重介绍技术进展,并兼顾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论述,力求体系严密、结构清晰,突出系统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全书取材广泛,内容有所拓宽,着意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 本书适用于制冷空调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学习和参考。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依据现行规范、标准和制图规则编写。篇的主要内容为建筑施工图识读的基本知识,建筑施工图的组成与识读;第二篇的主要内容为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2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共分为10章。全书基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ESCO内在驱动力和政府外在作用力两方面划分,初步形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内外在动力
建筑工程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是城市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资料的管理与归档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表格填写范例及资料归档手册 细部版地基与基础工程》依据资料管理规程、文件归档以及质量验收系列规范等*新的标准规范要求,并结合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特点,以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精心编制,整理出每个分项工程应形成的技术资料清单,对各分项工程涉及的资料表格进行了填写范例以及填写说明,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建筑表格填写范例及资料归档手册 细部版地基与基础工程》适用于工程技术人员、检测试验人员、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人员应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继续教育等培训教材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论述“为什么这么做”。以体现“学以致用、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采用以岗位要求作为教材的编写目标,以技术等级考核标准为培养学生的目的。本教材针
本书根据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本书对光伏幕墙如何同建筑有机结合、如何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如何电气布线以及如何设计节点构造等方面结合项目案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具体内容包括光电幕墙建筑设计、光电幕墙结构体系及构造设计、光电幕墙电气设计
本书是《建筑工程新技术丛书》之六,以钢结构工程为专题,详细介绍了近些年,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旨在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杨效中主编的《主体结构与防水工程监理(第2版)》修订的基本思路是以主体结构工程若干分项工程为对象,论述其成熟的技术或工艺的监理工作要点,包括原材料的要求、工艺要点、巡视工作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试验检测技术与验收规范对于该分项工程的验收要求。《主体结构与防水工程监理(第2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2003年以来 行业修订或新颁布的标准、规范为依据,修改相关内容。二是根据建筑工程近年来的新发展,增删了部分内容。
本书内容系统、精炼,实用性强。各章内容均依据工程建设所必须遵循的现行的法规、标准和设计深度,并结合专业新技术、产品以及工程经验进行介绍,使手册更具有实用性。 本书以智能化、节能为主要编写重点,同时兼顾后期运维的便利性,注重实用性,共分为总则,变配电所,备用电源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线缆选择与敷设,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数据中心公共区智能化系统,数据中心工艺智能化系统,建筑电气节能系统,典型案例共12章。 本书内容涉及系统和技术特征的宏观描述、设计要点和建议、技术前瞻性描述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适合电气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运维人员等相关产业电气从业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