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加强巡视,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只有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才能防止事故发生。《现场监理安全隐患巡查》一书体现了监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书稿结合相关标准,详细介绍了施工现场安全巡查的要点、难点,以及施工现场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正确处理方法。这不仅是现场监理人员的作业指导工具书,也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书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的逐项分析,为监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和实施有效的监理策略。这本书的编撰旨在提高现场监理人员发现隐患、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如一些含有放射性、毒性、腐蚀性和致病性的固体废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6年我国纳入统计的危险废物总产生量达5347.3万吨,同比增长34.5%。但是,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我国实际危险废物产生量要远大于统计数据。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大部分游离于监管之外。根据*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 年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573.7万吨,是当年环境统计数据的4.24倍。2011年起国家对纳入危险废物统计的申报口径做出调整,由年产10kg以上的纳入统计调整为年产1kg
彭圣浩主编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4 版)》仍以采用传统施工技术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为主,同时包括应用日益广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 本次修订,保持原书的体例、编排方式和写作风格。同时,照顾城乡不同地区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的差异,保留了本书中所有采用适用建筑技术的一般施工项目,增补了遗漏的和新出现的施工项目,删除了已陈旧、落后的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4版)》在第三版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新编了脚手架、索膜结构、墙体保温、设备安装、电梯、智能建筑、地下空间、既有建筑物加固、轨道交通和桥梁工程等10章,质量通病项目由第三版的1633项增加到2340项,并按照第三版出版后新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全书做了修订。全书共设50章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指南(第2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概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主要内容介绍、监理单位用表指南、检测单位用表指南、监督单位用表指南、建设单位用表指南、施工单位用表指南等。
本书主要结合现行检测鉴定规范、标准要求编写,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可靠性鉴定、建筑工程抗震鉴定、危险房屋鉴定、建筑工程灾后鉴定及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等,并按照不同鉴定内容、不同结构形式汇总了工程检测鉴定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建设工程检测和鉴定工作的人员参考,也可供高校工程检测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很重要、很基本的要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建设工程领域,相应的设计和施工安全尤为重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
本书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依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配套用书,编制的目的是为广大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学好、用好《统一标准》,学会编制验收用表。 本书共12章。第1章首先介绍了《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介绍了体系建立的目的、体系的架构及建筑施工质量专业的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并对 外施工质量规范做了比较。第2章对《统一标准》修订情况做了介绍,介绍了修订的法律依据、修订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和章节设置,介绍了《统一标准》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任务,并对主要条文做了详细的解读,对通用验收表格做了范例和详尽的填写依据及说明,还对质量验收信息化工作方式,即Cpad+云平台,做了初步介绍,介绍工作示例和信息化工作特点、软件主要功能。第3章到 2章
本书主要结合现行检测鉴定规范、标准要求编写,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可靠性鉴定、建筑工程抗震鉴定、危险房屋鉴定、建筑工程灾后鉴定及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等,并按照不同鉴定内容、不同结构形式汇总了工程检测鉴定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建设工程检测和鉴定工作的人员参考,也可供高校工程检测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