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3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术积累,根据保存的文字材料,精选从未发表过的、主要在各种规划评审会和相关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少量颇有价值的材料,反映作者在实践中的学术思考、信仰与坚持——学者的求真精神。全书分4各栏目(评规划、评城市、评师友、评自己),共50篇文章,时间跨度为1978-2011年。每篇文章均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文前有简短的“题注”,为背景介绍或心得体会,与正文彼此呼应,是本书最精彩之处。作者是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界“敢于说真话的学者”,本书对中青年学者、学生、实际工作者的“治学”、“求真”、“求实”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而奔波,因忽视公厕给自己在身心方面造成了种种痛苦和难堪。迄今为止,全世界仍有25亿人用不上合格的厕所,每年有近200万人因疾病传播失去生命。 中国人使用了数千年旱厕,落后的入厕行为和公厕设施,曾使中华民族蒙受羞辱。即使今天,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仍然存在着“入厕难”的问题。各种观念、各种阻力,仍然困扰着中国的治厕之路。 《大国厕梦》是中国部治厕专著。作者以强烈的民生情怀和推动治厕的切身经历,通过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公厕故事,揭开了中国治厕的曲折与是非,给人展现了更有尊严的生存理念,让人看到一个美丽的公厕文明。 长期忽视回避的公厕问
本书基于可持续城市设计的理论视野、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密切结合城市宏观发展战略与内涵发展路径,梳理了上海本土的、极富代表性的项目案例——苏州河两岸、黄浦江西岸、张家花园、上生所、东斯文里地区等,并将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发展所需的功能与空间塑造、提升城市竞争力相关的政策及制度建构融入进来—— 15 分钟生活圈、微更新、旧住房成套改造、社区规划师制度等,来积极探索存量发展时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思路。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城乡发展问题的有益探索,应和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紧要任务和迫切需求。其中,多学科综合的、冲突分析的思路与阐述是一以贯之的,也促使本书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性和相当的借鉴意义,不仅对规划设计行业的学者、专业人员和学生有所助力,每一个关注城市发展的人都可能会有所启发。
本书针对我国乡村景观和田园综合体的具体现状(涉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三农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的特点、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的主要内容等),深入研究国外乡村景观理论及经典案例,参考其成熟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成功案例,对我国乡村景观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为关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起点,也是市民自由出行、聚会休闲的场所。但是,在中国大中城市中心,早就见不到这种情形了,已经商业化了:见缝插针的商业设施取代了悠闲漫步的公共空间,大型购物中心占据了整个商业步行街区,步行街被条条机动车道所分割,历史文化建筑淹没在高耸人云的摩天大楼群之中,交通主干道随汽车的增加而拓宽,汽车长龙在多达双向八车道、高架路和立交桥上如潮水般拥堵而缓缓蠕动,汽车尾气、噪声和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这些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其实,这种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与发展中也曾发生过。对此,德国人的办法是,让人类原始的步行交通回归城市中心,把城市中心步行区作为整个城市规划的一项策略,作为绿色交通规划的重要举措。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新颖规划与成功实践,被国际
成功的城市来自于人们倡导更容易的去理解人的价值和原则,这些原则兼顾到感官,触觉和环境可持续的特性,以及人们全力以赴去做出的设计。同时,这些原则应该可以普遍适用,并被人们所认可。作者希望在书中阐述的这些SOM一直在使用的原则,可以使关心城市生活的人们去做一些他们在在很久以前就应该做的事情:更负责任并尊重地使用土地,在智能和适当的基础设施背景内建造城市。 1.系统介绍SOM在城市设计方面的理论以及方法; 2.每项原则都有成功案例进行说明,理论与实践并重; 3.针对性强,是城市规划师,建筑院校师生不可或缺的设计工具书。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地下管线探测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成就和动向。内容包括地下管线探查的物探方法、各种管线探测仪器及应用;地下管线的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和管网图编绘;地下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软硬件平台和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等。本书既有较全面的理论阐述,又有较具体的实例说明。 本书对在全国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与地下管线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监督执法手册(2013年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设计审核、建设工程设计审核工作流程、建设工程设计审核工作要求、需要注意的问题、监督管理系统应用、建设工程设计审核申报表、建设工程设计审核申报表、建设工程设计审核申请受理凭证、建设工程设计审核申请不予受理凭证等。
《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结合地方规划改革的实际需求,总结近年来规划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以不同地区的具体案例为支撑,提出“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路径。章对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发展进程进行了阐述,剖析了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规划仍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通过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的基本思路,从而促进规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二章论述如何统筹规划编制,即以战略规划为统领,构建规划编制体系的工作路径,包括发展战略蓝图、刚性管控底图、要素系统配置图、公共空间系统营造图和审批管理一张图的绘制;第三章论述如何以规划统筹城市发展,即以规划的实施传导为基础,运营管理城市的工作路径,包括规划实施的部门传导、空间传导、时间传导以及城市运维;第四章论述支
戴维·哈维教授在《叛逆的城市》中汇集了他近年有关城市理论(城市阶级冲突、建筑环境的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社会运动)的学术论文(一部分)和有关重大城市社会运动理论解释的报纸评论(二部分)。本书可以说是戴维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探索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导论。
本《指南》所提出的“交通设计”概念非同以往的“交通工程设计”或“交通设施设计”,试图面向广大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部门的技术和业务人员,提出一套以城市道路交通的通畅、安全为目标,系统性很强的交通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面向交通设计的资料收集、调查与分析;交通通行空间设计;交通控制信号配时设计;交通设计方案评价等;最后还归纳给出了在部分城市取得成功实践的范例集,为活用本《指南》提供了实例。该《指南》不公可为方兴未艾的“畅通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还可以为改变我国以往的交通设施建设“土木工程化”倾向发挥作用。对于广大的“交通工程学”和“交通设计”的学习与研究者同样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本书可作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单位的技术和业
的内容包括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测量放样、路基工程施工,道路排水与防护工程施工、路面基层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交通及环保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等。《高等级道路施工技术与管理》根据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特点,结合我国近二十年以来的高等级道路建设工程实践,参阅国内外的资料与经验,采用标准和规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高等级道路的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 《高等级道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内容丰富新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公路与城市道路等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外滩以其的历史积淀和建筑形态,成为上海的城市象征,并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知名度。《外滩映像:上海外滩滨水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在深入分析外滩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外滩映像”设计理念,全面展现了外滩近代建筑的历史遗产价值,并结合当代城市的发展,构想了整体提升外滩形象的公共空间形态。《外滩映像:上海外滩滨水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提高当代中国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一种方法。 《外滩映像:上海外滩滨水区概念性城市设计》适合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
《公路工程概预算百问》以现行有关公路工程概预算的标准和规定为依据,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以问答的形式,分别对公路工程定额的概念、应用,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公路工程概预算、投资估算的基本内容、计算要求、编帛程序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公路工程概预算百问》可供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造价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路桥专业学员在生产和学习时参考使用。
《桥梁桩基计算与检测》结合我国现行规范规程和作者近20年对桩基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我国桩基工程发展动态,系统地阐述了各种复杂条件下基桩的受力性能以及桩基工程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桩身质量的检测方法。尤其是诸如多层地基中横向荷载桩的分析,倾斜荷载或轴、横向荷载同时作用下基桩的受力分析,以及基桩的屈曲分析等,对工程应用具有的参考价值。 全书由浅入深、内容丰富,不仅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等)和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西安於我:一个规划师眼中的西安城市变迁(规划历程)(2)》内容包括历代长安城传统规划思想脉络、新中国成立后前几轮总体规划、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唐皇城复兴、大山大水之城、新区崛起、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大西安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的内容包括:冷战时期的台北阳明山山仔后美军宿舍保存与台湾的现代建筑移植、中国教会大学校园建筑传承与东海大学校园、来自他乡的讯息本土建筑发展脉络中的“宜兰厝”、西方之眼——战后初期台北都市的规训治理等。
本书注重因特息资源和专业免费数字资源的介绍;在对重要检索工具作详细剖析的基础上,注意介绍新型的检索工具及个人信息资源管理工具。本书注重检索实践,以重点数据库的教学案例和最后的综合案例为切入点,将检索理论与检索实践有机结合
戴维·哈维教授在《叛逆的城市》中汇集了他近年有关城市理论(城市阶级冲突、建筑环境的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社会运动)的学术论文(一部分)和有关重大城市社会运动理论解释的报纸评论(二部分)。本书可以说是戴维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探索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导论。
本书通过对行动规划相关理念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阐述和研究,结合对新时期规划价值和效用的认识和分析,总结归纳了“行动规划九条”作为重要的行动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结合案例进行了生动演绎,对未来规划2.0时代进行了畅想。
本书内容紧紧围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对黑臭水体的治理要求,分析我国黑臭水体的现状;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概念、致黑致臭机理以及黑臭水体的危害;系统地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整治原则、治理的基本思路以及治理技术和措施;分析总结了外针对典型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现象进行治理的工程案例,汲取了黑臭水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我国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整治提供可借鉴的理念、经验及技术路线。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可供从事河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等工程的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