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从城市绿地到人类健康”这一主线,以公园绿地这一典型绿地类型为例,面向规划设计实践需求,系统梳理了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多尺度下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级联框架,并构建了公园绿地对居民健康促进路径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空间定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验证和量化了公园绿地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及路径,并总结了面向居民健康促进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流程与指标。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风景园林、景观生态与公众健康的交叉研究范畴,深化了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社会-生态过程耦合研究,可为新时代健康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更新实践中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立足于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的探索,内容包括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解析,工程景观与环境色彩设计方法、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特色、道路工程景观、桥梁工程景观、滨水工程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建筑内外空间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设计要点等,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环境色彩优秀案例及笔者在环境色彩景观设计实践中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果进行分析与推介。
本书以工程景观学为立足,总结了广场规划设计的功能、类型、价值、特征、景观营造等基础理论;结合工程景观学体系,提出了广场市政工程景观概念、内涵及其分类构成,并围绕广场工程景观的视觉识别系统、类型学规划设计方法、乡土营造系统、文化系统等规划设计理论,结合笔者主持的城市中心广场6个案例、地域文化广场5个案例、主题广场3个案例、乡土广场5个案例、乡村广场4个案例等的规划设计实践,阐述了上述广场设计与工程景观结合的规划设计构思、原理与方法。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与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演变、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城市性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格局、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与规划制度、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与文化等。
本书是在适应国家海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情况下提出的,通过精美的图片、细部图纸和详尽的描述展示了中国城市立体绿化的建设成果。图书分为两个部分,从基础知识到案例解析,从概念介绍到细节剖析,分析了影响立体绿化的各个因素,介绍了屋顶绿化和垂直花园的设计要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解析了每个案例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及其实现效果。本书对于一直致力于和即将投身于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的人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全面梳理和论述开发应用"城市矿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紧约束下的时代背景和哲学、经济学、热力学和工程学基础,论证了开发应用"城市矿产"在缓解资源约束、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兴产业、科技驱动发展、扩展就业机会等诸多战略意义;分析了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应用概况,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城市矿产"产业相关利益主体角度,对消费者、回收者、利用者、生产者以及政府在"城市矿产"的来龙去脉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
当前中国的住宅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对住房建设的科学性、社会性和相关领域学科作交叉与综合探索的专门团队是相对稀少的。住房研究是从楼宇到社区,再到城市、社会的结合,资源分配的计划。邹经宇、李秉仁、许溶烈、李迅、林拓编著的《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下的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共收录了100余篇优秀的论文,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住房政策与发展、建筑技术与信息科技、住宅产业化、高密度人居环境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适老性人居环境建设等当前住房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从整体上看,围绕住房展开的社会、环境、人文及社区等相关跨学科研究的论文,所占比例超过了从建筑学角度探讨住房问题的论文。从此可看出,城市住房问题之复杂性与多元性已日益凸显,对于中国城市住房的研究,已不单单从住房建筑本身出发,而逐渐将其放置
本书尝试从选址、布局、平面形式、尺度设计等方面探讨雨水花园空间布局的问题,分析渗透型雨水花园基底构造方式,结合武汉市的降雨特征,探讨适合武汉地区雨水花园的蓄渗构造。提出雨水花园植物对水、光、土壤、养护等的耐适性要求,推荐多种武汉地区适生乡土雨水花园植物名录,并在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雨韵园建设中进行应用和检验。结合雨水花园实习基地建设的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基于建筑屋顶雨水收集的雨水花园营建问题及解决思路。
城市设计手绘快题作为一个高级职业化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其目的是使参加的设计师或者毕业后准备进入设计职场的学生们,在解决问题和设计技法上达到一个相当高的职业化水准。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以来坚持低年级学生徒手草图能力的培养,本书将近年学生作业结集出版,以促进各建筑院校学生徒手草图绘制技巧交流,加强徒手草图基本功训练。
本书主要包含以下部分:1.世界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包含 外郊野公园现有发展研究,以及伦敦、巴黎、东京等 大都市郊野公园体系案例。2.中国北京、上海、香港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包含 郊野公园现有发展研究,以及香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关案例。3.北京市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包含北京北部森林郊野公园选址,以及北京市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体系构建研究。4.北京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从冷岛模式、净化模式、弹性模式、多元景观构成模式、三生空间统筹模式等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郊野公园规划设计。5.北京市郊野公园使用后评价包含基于腾讯微博大数据的北京市郊野公园使用研究,以及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行为调研研究等。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获得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203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对接“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为上海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规划明确,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将坚决按照努力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