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榕、杜宇、陈秀虹编著的《园林植物病害诊 断与养护(上下)(精)》从病原鉴定着手,结合其病症 和病状特征,对云南省196个属园林植物的968种病害 (其中真菌性病害占91%左右)及 检疫篇中30个线虫等,进行了诊断和分析。为满足不 同区域园林建设需要,对同一种寄主的同一病害提出 了多种防治措施。全 书采用显微形态绘图、病症和病状照片、生境照片、 识别特征和防治方法文字叙述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 绍每个病害的识别特 征、预防和养护方法。该书可供各地植物园、园林园 艺、森林病害经济林、经济作物病害防治的人员,以 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 师生作为实用工具书使用。
本书稿作者从研究和实践经验出发,以树木移植的基本原理、近似生境原理和土壤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提出了树木移植成活的关键,并进一步阐述了对树木移植的意义、影响移植树木成活的因素和挖掘土球、运输、修剪、栽植、栽植后的养护以及判断移植树木成活等。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实用性、通俗易懂等特点。对从事本行业工作人员有指导性意义。
目录框架,10个重点项目(从静谧到欢悦顺序)及10个附属项目概况内容:设计理念/基于场地的设计,寻求独特的场所精神/源于自然的设计,遵循了自然的原始生态原则/对自然元素的提炼、抽象和重组,创造人与自然的再联系 读者对象:景观设计行业人员及大学高校景观类专业设计学生
本书重点介绍景观细部构成,所挑选图片均是从大量的国际*景观公司的实施工程案例里精选出来的,是大师级的*经典代表作品,如贝尔高林、易道、泛亚、EDSA、奥雅等公司的代表之作,书中内容按元素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本书为第2册,包括水景、桥、景墙、廊·花架、地、铺、路、园、种植池、灯饰、座凳、小景观等,每种类别所选资料都力求能代表当今景观设计的水平。 本书包含 《景观细部设计手册(Ⅰ)》《景观细部设计手册(Ⅱ)》。
深圳市海阅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著的这本《景观植物配置与应用(中部篇)》介绍了中国中部区域的常用乔木、灌木、地被等园林景观植物。全书以住宅区植物景观设计、市政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和商业中心植物景观设计为板块,通过当下比较成熟的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介绍各个植物设计节点的乔灌草配置特点。旨在对当下流行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力求为植物景观设计探索做出一定的努力。
本书收录了800多种园林常见植物及其品种。注重植物品种的实用功能及其造景效果。此书以植物应用区域的不同分类,从植物形态到其特有的传统含义,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图片多以景观图为主,表现植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景观效果。符合园林景观设计师工作的实际需求。
《园林景观小品应用艺术大观》1-4卷彩图版式,是针对当前园林景观小品的应用而编写的,它集中了当今化城市建设的环境特点及需求,全面地燕尾服示了各种景观小品的设计创意以及不同的应用手法,以丰富生动的实例来阐述景观小品的设计与应用原则,突出其适应时代,以人为本,结合环境的艺术特点。书中园林晾观小品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建筑(如亭、廊、榭、花架、遮阳蓬、观景塔、建筑入口、墙垣、栏杆、景桥、园林铺地等等),又囊括了各园林装饰及设施小品(如灯光照明、服务设施、标志小品、游乐设施、雕塑、水体、山石、植物景观小品等等),共计十九个别。本书收录了2300余幅近年来国内外景观小品的应用实例彩图,按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分编者按排,使读者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评价小品应用于的得失,从而拓展在景观小品设计及应用上的
西湖是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申遗的规划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说过 西湖就是 天人合一的杰作 。 西湖植物景观,是西湖作为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本书在阐述西湖1000多年来悠久历史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60多年来西湖植物景观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原则和配置的艺术手法,对植物景观的空间组织、季相变化以及群落结构等一一作了分析。这是风景园林界多年来少见的对风景园林实例进行植物景观全方位的透视解析。本书由著名风景园林学家施奠东先生任主编,前后耗时八年,近10万的文字和700多张精美的照片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展示了西湖植物景观的无穷魅力,为风景园林界的教学、科研及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植物文化是指人类和植物在长期的选择与被选择过程中,形成并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的植物文化既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又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植物成为人们表达自然崇拜和诗礼追求的重要意象物和比德物,是文学、历史、民俗的重要题材。同时,植物的诸多实用功能选择,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本草、园林和建筑类型。我国号称“世界园林之母”,在园林植物尤其是园林树木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呈现出与世界其他区域完全不同的特征。园林树木,因其自身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园林造景上有特定的用途;又因其在历史传统中形成的不同寓意和内涵,在表达精神诉求上又有特殊的意义。北京地区的皇家园林,经元、明、清三代经营,数量为全国富,水平为历代;在运用树木创造“诗情画意”和“华丽堂皇”的意境方
本书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级别墅花园设计作品,每一个项目都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彩色图片辅以作者的手绘图,让读者可以细心品味其中的神韵。书中从全新的视角展现了别墅花园的设计,休闲区与植被的完美结合,泳池与雕塑艺术品别出心裁的设计,完美地融合在大环境之中。每一个精选的项目都能够在不同程度激发读者在花园设计中的灵感,帮助读者将在花园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障碍转变成通向理想花园设计的垫脚石,提供一个去观察、理解和欣赏我们这个时代中不断变化的别墅花园景观设计的机会。
自然与景观向来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境元素。本书在各种景观设计门类中,着重介绍了更倾向生态自然的水景、立体绿化、植被花卉布局等创意设计,这些选自全球著名景观设计机构的作品可谓是简单、经济、可持续材料、技术与创新理念的完美结合。颇具才华的设计师及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使本书成为景观设计者、项目开发者和景观爱好者实用而无价的资源参考书。
“低碳城市”、“森林城市”、“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针对广东工业化、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广东城市森林公园工程综合集成设计研究》究用系统学的理念,提出了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了生态工程设计、碳汇计量和森林景观形态构成机理的研究;本研究倡导生态、工程、管理全过程的设计;倡导森林文化产品及解说、安全、管理三系统同步设计;倡导森林公园的开发应用综合集成方法的新思路。这些成果对于森林公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广东城市森林公园工程综合集成设计研究》系统总结了广东城市森林公园工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同时介绍了广东生态建设方面的*成果,具较强的学术性、创新性、综合性。本书是从事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城市与园林规划与
胡永红、叶子易的《移动式绿化技术》本书详细介绍了现代城市新型绿化形式一一移动式绿化的定义、发展历程、特征及其分类,分析了移动式绿化应用实施的核心难题,着重探讨了移动式绿化的关键技术,即适生植物的筛选、专属容器的选择、适用介质的选配和精准灌溉的适配等4个方面,总结了移动式绿化独特的工程技术路线和安全规范,还表述了移动式绿化的生态和社会效应。本书是国内首次对移动式绿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全面实践的专著,可供从事城镇环境建设、园林绿化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应用,适用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参阅,也适合对移动式绿化感兴趣的市民借鉴实践。
公共艺术在环境规划及确立公共视觉交流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树立某一区域地标式的识别形象或本地化特色,提升商业开发项目的价值,也可以将人与环境关联起来,并引起人们对艺术和自然环境的共鸣。然而,众多景观设计者正面临材料、技术、艺术表现、知识与技能等诸多方面日趋同化的挑战。新鲜的创意将永远受到追崇!饱含设计灵感的本书着重介绍了自然或再建环境中的艺术装置、雕塑与艺术景观建筑。选自全球范围内的各种高度创新和专业化的项目案例中,既包括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和艺术家的作品,也囊括一些风格独特的新锐设计。高质量图像结合项目的深入介绍,使本书成为景观设计者、项目开发者和相关爱好者实用而无价的资源参考书。
《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第2版)(精)》以朱钧珍先生早年所做的课题“杭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作者经过多年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对该研究成果不断地完善、修改和补充,终得以形成此书。 因此,本书可谓是作者多年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研究的结晶。作者深入挖掘和探讨了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书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园林植物风格的形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中国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园林植物空间景观、园林植物水体景观、园林植物道路景观、园林建筑小品的植物景观、绿色造景艺术、大自然的植物景观。 本书与以往出版的同类书籍有所不同,具有以下特色:(1)根据中国园林创作的思想体系,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观点;(2)强调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从诗歌中探求园林植物景观艺术;(3)从“景”
上海辰山植物园是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是以植物收集、保存和迁地保护为主,融科研、科普、景观和休憩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规划构思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书是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绿化建设的技术与经验的总结。 上海园林有限公司编著的《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绿化建设》记录了建设辰山植物园的全过程。《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绿化建设》分规划设计篇、工程技术篇、项目管理篇三大部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凸现了设计理念的领先性、工程技术的创新性和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具有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领航作用,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者以及园艺爱好者参考。
本书为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保护、整修、研究圆明园历史的简要回顾,配以各历史时期领导人和专家视察、研究圆明园的历史照片,以及圆明园遗址历史图片,是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由圆明园管理处文化科,研究院工作人员具体编集,管理处主任曹宇明主编,其曾主编《圆明园重见--圆明园研究论集》(4册),《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第二辑1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