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勘察;5.设计;6.地基处理;7.施工;8.地基及桩基础验收检验;9.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和纠倾;10.使用与维护。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14333)同时作废
.
.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2011-02-01实施。
《S501-1-2 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2015年合订本)》适用于市政、建筑小区和厂区中地面车辆荷载不大于城-A级、?500~?900的埋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附属构筑物井口和出入口等的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的选用和井口施工。本图集单层井盖及踏步适用于砖砌、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模块等刚性材料井筒,单层井盖亦适用于塑料井筒。 主要内容包括:敷设在绿地内、铺装路面、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等场所的球墨铸铁单层井盖的井座及井盖安装图、井座配筋图和铸铁踏步安装图及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典型外形图。 本图集根据检查井盖国家产品标准对97S501-1《井盖及踏步》进行修编,取消了井盖加工图,增加了多种敷设场地球墨铸铁单层井盖的安装图,为满足广场等美观要求较高的敷设检查井盖场所,增加了装饰井盖安装图,更好地指导井盖安装的设计和施工。
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劣化和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其中,干湿交替环境下氯离子侵蚀最为严重,因此该环境下的氯离子传输规律与分布特征对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干湿交替条件下影响表层氯离子传输的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扩散、毛细吸附、水分蒸发及碳化等,因此该条件下的氯离子含量并不总是随着暴露深度的增大而单调递减。大量研究发现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表层存在氯离子富集现象,即随着距暴露面深度的增大,氯离子含量先增大,氯离子浓度在表层某深度处达到优选值后,开始降低直至为零。富集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基于传统扩散方程拟合曲线并进行寿命预测的准确性,而且干湿交替环境下富集现象形成的根本机制仍未明确。因此,本书基于宏观试验和微观分析并结合数值计算研究了富集现
《建筑立体绿化的热湿迁移与环境调节》由何旸,于航,董楠楠编著
本书是自2007年出版以来的第9本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本书将以北方城镇供暖节能作为专篇进行阐述。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风积沙粉体制备、风积沙粉体改性、风积沙粉体混凝土研制及不同工况下风积沙粉体混凝土劣化进程。全书共分为10章,分别论述了风积沙粉体微细化处理技术、碱激发改性风积沙粉体原理及影响机制、不同强度等级风积沙粉体混凝土研制,以及干湿、冻融、碳化、风沙吹蚀等单一及耦合工况作用下风积沙粉体混凝土劣化损伤机制,并提出风积沙粉体混凝土服役寿命灰色预测模型,在材料选取、实验方法及模型建立方面具有创新性。本书可供从事风沙资源开发、沙漠化治理、碱激发改性研究、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参考书。
《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类)》根据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的需要,采用模块式编写体例,满足土木工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要求,以材料(砌体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金属材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为载体,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就业岗位群,围绕材料性能、规格及检测、管理的内容,采用现行的土木工程建设规范和建材标准编写而成。 《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类)》中除课程导人外,共分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砌体材料及其检测、普通水泥混凝土及其检测、金属材料及其检测、防水材料及其检测、保温隔热材料及其检测、建筑装饰材料及其检测等七个模块。为了满足学生后续职业发展需要,书中设置了部分拓展知识,各个学校可根据所在区域对学生就业技术技能的不同需求和课时自行安排。 《
根据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关于《微扰动四轴搅拌桩技术标准》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沪土木[2021]第47号,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渊丰地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开展编制工作。标准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设备;5 设计;6 施工;7 质量检验。 本规程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归口管理,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绪论、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3D打印混凝土、碱激发混凝土、其他新型混凝土材料。本教材内容全面,涵盖国内外新型混凝土材料技术,突出重点,分化和讲解难点,并配有大量插图和表格,便于读者学习理解。此外,每章后还安排了一定量的课后习题供读者使用,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重点内容。 本教材内容简练而系统,着重向读者介绍新型混凝土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帮助读者了解新型混凝土材料的近期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掌握当前新型混凝土材料的理论与技术。同时,本书中引用的文献资料都是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也包含编者在新型混凝土材料方面的近期新研究成果。
《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主要针对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中与细集料含泥量、含粉量试验有关的筛洗法、虹吸管法、砂当量法、亚甲蓝法,通过严谨的文字论述以及大量的试验结果,指出现行各种试验方法均不能准确测定细集料的含泥量及含粉量,提出采用亚甲蓝滴定法测定细集料的含泥量、采用水洗法测定细集料的含粉量。采用本书方法测定的细集料含泥量及含粉量,可以指导土木工程的施工,以更好地控制土木工程的质量。 本书既可以作为土木工程试验检测人员实际操作的技术性工具书,也可以供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相关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