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6章。上篇8章主要介绍了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计算方法,下篇8章着重探讨了可靠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内容主要为:可靠度理论发展概述及基本概念、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靠度计算方法、可靠度数值模拟方法、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结构时变可靠度、基于可靠度的荷载组合、可靠度理论在规范中的应用、海洋平台结构可靠度、海洋结构物疲劳可靠度、桥梁结构可靠度、临时性结构可靠度、水工结构可靠度、边坡结构可靠度、施工期的人为影响分析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路径概率模型。
弦支穹顶结构是基于张拉整体概念产生的一种预应力空间结构,综合了单层网壳结构与张拉整体结构的优点,具有力流合理、造价经济和效果美观等特点。本书从弦支穹顶结构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入手,对新型弦支穹顶结构的选型方法、分析与设计方法、力学性能、相关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依托新型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实例,系统阐述了弦支穹顶结构的设计流程。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英文版)》,本书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的英文版。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施工阶段设计、材料、焊接、紧固件连接、零件及部件加工、构件组装及加工、钢结构预拼装、钢结构安装、压型金属板、涂装、施工测量、施工监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核电材料标准化对于防止核泄漏、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基于 信息调研,全面阐述了 原子能机构、 自动化协会、 标准化组织、 电工委员会等 组织以及美国、欧盟、法国、英国、德国、中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核电材料标准化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主要 和地区核电材料发展的侧重点,提出了我国核电材料领域发展的建议。 本书的研究内容可供核电材料性能测试和评估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标准化工作者与科技管理者参考使用。
系统工程是实现成功系统的一种跨学科方法,为国内外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针对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借鉴 知名企业实施系统工程的成功案例,以 标准为框架,介绍了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技术过程、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和实践应用情况。对于每个知识点,既有标准规定,又有技术讲解,还有案例分享。 本书是一本面向工程实践并与 标准接轨的系统工程专著,凝聚了我国工程一线技术人员的智慧与经验,可以为系统工程在我国落地提供具体指导。 本书可作为军工单位、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等工程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学习指导用书,也可供工科院校的师生以及系统工程学者参考。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到60%的城镇化中后期阶段,特大、超大城市成为人偶吸引的主要载体。为此,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次级中心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的都市圈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大背景下,加强对于现代化都市圈概念辨析,探讨都市圈的划定标准对于我国建设都市圈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新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新格局研究,二、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若干思考,三、通勤视角的都市圈范围界定研究,四、中国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的空间特征研究,五、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讨论,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对都市圈发展要求的讨论,七、行政区划视角下的都市圈城镇体系组织研究。
本书共分2部分, 部分为珠海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包括历史建筑与数字化保护简介、珠海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理论与技术、珠海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的“四个一”模式,第二部分为珠海历史建筑数字化案例辑选,包括珠海历史建筑概况、明清时期(1911年以前)、 时期(1912-1948年)、建国后(1949年至今)。本书通过对珠海历史建筑测绘成果的汇编工作,充分展示珠海市 历史文化遗产,为珠海历史建筑的科普教育、学术研究等领域提供基础资料,加强群众对历史建筑的了解,助力珠海历史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设计规定、4.材料、5.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设计、6.受弯构件、7.轴心受力构件、8.拉弯、压弯构件、9.加劲钢板剪力墙、10.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11.连接、12.节点、13.钢管连接节点、14.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5.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16.疲劳计算及防脆断设计、17.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18.钢结构防护等。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7月1日实施,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