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6章。上篇8章主要介绍了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计算方法,下篇8章着重探讨了可靠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内容主要为:可靠度理论发展概述及基本概念、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靠度计算方法、可靠度数值模拟方法、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结构时变可靠度、基于可靠度的荷载组合、可靠度理论在规范中的应用、海洋平台结构可靠度、海洋结构物疲劳可靠度、桥梁结构可靠度、临时性结构可靠度、水工结构可靠度、边坡结构可靠度、施工期的人为影响分析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路径概率模型。
弦支穹顶结构是基于张拉整体概念产生的一种预应力空间结构,综合了单层网壳结构与张拉整体结构的优点,具有力流合理、造价经济和效果美观等特点。本书从弦支穹顶结构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入手,对新型弦支穹顶结构的选型方法、分析与设计方法、力学性能、相关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依托新型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实例,系统阐述了弦支穹顶结构的设计流程。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英文版)》,本书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的英文版。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施工阶段设计、材料、焊接、紧固件连接、零件及部件加工、构件组装及加工、钢结构预拼装、钢结构安装、压型金属板、涂装、施工测量、施工监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本书着重阐述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中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施工工法,材料性能,设备应用,新型防水堵漏修缮材料介绍,以及相关规程、标准摘录。这六个方面内容的讲解,清楚地呈现工程堵漏修缮各个问题,如变形缝、诱导缝、施工缝、不规则裂缝带等的工作内容、计价标准、施工工法、材料选择、材料性能、设备选择以及依据标准等,做到选材、施工、计价均有据可依。书籍中详细阐述了防水堵漏修缮加固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等,有助于提升专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书籍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程,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参考,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英文版)》,本书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的英译本。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工程,钢筋工程,预应力工程,混凝土制备与运输,现浇结构工程,装配式结构工程,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环境保护等。
midasGen软件是一款主要面向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的通用有限元软件,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已经应用多年。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编著的《midasGen工程应用指南》列举了13种常见的工程形式,结合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规范要求,对(3en的操作流程、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了详尽说明。同时,书中对于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也进行了详尽分析与解答。希望读者在阅读《midasGen工程应用指南》之后,对于midasGen软件的使用,可以从初学者变成使用高手,从使用高手变为专家的得力帮手。
本书依据新颁布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由规范编制组主要起草人将规范修订过程中开展的多项专题研究进行总结,对本次规范修订和新增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论述,并在认真总结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将规范执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计算机软件应用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以便设计、审图、科研和高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应用新规范。 本书可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宣贯培训工作的配套辅导教材,也可供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理解、应用该规范时参考使用。
郑文忠、侯晓萌、闫凯编写的《预应力混凝土高温性能及抗火设计》介绍了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构件截面温度场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和连续梁板的抗火性能试验,火灾下构件混凝土爆裂判别与控制,高温下构件受力全过程分析,抗力与耐火极限计算和预应力混凝土抗火设计建议方法。《预应力混凝土高温性能及抗火设计》可供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科研、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是政府部门安全生产执法监管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和从业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防范、提高安全水平的技术支撑,是推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截至2022年3月,应急管理部归口管理的安全生产标准共计551项,按照标准层级划分, 标准191项、行业标准360项;按照标准性质划分,强制性标准366项、 性标准185项;按照标准领域划分,标准体系呈现门类多、领域广、专业强等显著特征。 为方便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安全生产基础性标准文本,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宣贯的针对性、适用性,扩大标准的影响力、执行力,我们组织编辑了本书,收录了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基础通用及各细分专业领域基础性标准文本130余项(包括部分具备标准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学习掌握有关基础性标准,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上册)》由三篇内容组成,共十七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编制目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的沿革、工程划分、施工质量验收组织、质量验收记录填写、施工记录填写等内容。统一、规范了工程质量资料的填写方法和填写内容,同时还列出了按照石油天然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的设备安装、储罐安装、工艺管道、油气田集输管道、自动化仪表、电气、管道穿跨越、长输管道线路、天然气净化厂、道路桥梁、非金属管道等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 本书可供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上册)》由三篇内容组成,共十七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编制目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的沿革、工程划分、施工质量验收组织、质量验收记录填写、施工记录填写等内容。统一、规范了工程质量资料的填写方法和填写内容,同时还列出了按照石油天然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的设备安装、储罐安装、工艺管道、油气田集输管道、自动化仪表、电气、管道穿跨越、长输管道线路、天然气净化厂、道路桥梁、非金属管道等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 本书可供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到60%的城镇化中后期阶段,特大、超大城市成为人偶吸引的主要载体。为此,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次级中心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的都市圈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大背景下,加强对于现代化都市圈概念辨析,探讨都市圈的划定标准对于我国建设都市圈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新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新格局研究,二、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若干思考,三、通勤视角的都市圈范围界定研究,四、中国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的空间特征研究,五、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讨论,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对都市圈发展要求的讨论,七、行政区划视角下的都市圈城镇体系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