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V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3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行业标准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l42 2004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材料;5施工;6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7运行与维护。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辐射供冷有关规定,并将标准名称改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2。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的地面供暖、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毛细管网供暖供冷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辐射面传热量的测试方法;4.对各章节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规程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本条件;5设备和材料;6设计;7结构设计;8发电系统设计;9工程施工;10环境保护;1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2消防;13验收;14运行与维护。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系 统;4.低压配电;5.电气照明;6.配电线路布线系统;7.防雷 与接地;8.电气节能;9.智能化系统。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火力发电厂、变电站:1 1000MW 级机组及以下的燃煤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 燃煤电厂 );2 燃气轮机标准额定出力400MW 级及以下的简单循环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以下简称为 燃机电厂 );3 电压为1000kV 级及以下的变电站、换流站。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的施工及验收。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规划与建筑设计;5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6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7 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与验收;8 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与维护;9 节能与环保效益评估。 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XXXX号公告批准发布,自XXXX年XX月X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同时废止。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防爆电器设备的安装、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线路、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接地、工程交接验收等。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了电力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将原第3章 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调改为 基本规定 ;2.在 城市供电设施 增加 环网单元 内容;3.调整了电力规划负荷预测标准指标;4.调整了变电站规划用地控制指标;5.增加了超高压、新能源等相关内容;6.增加了引用标准名录;7.对相关条文进行了补充修改。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车公庄西路5号,邮编:100044
适用范围:本图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附属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局部区域的多联式空调机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安装。 主要内容:本图集编制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多联式空调机系统设计选用说明、室外机布置示例、工程实例、通用施工安装详图以及相关技术资料。 特点:本图集编制内容以符合设计人员施工图一次设计需要为基准,以多联式空调机系统的特点为重点,对于所涉及的常规系统不作详细叙述,以设计人员施工图一次设计所应达到的设计深度为本图集设计深度,施工安装部分为通用图,不涉及厂商自有的安装方法。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417 2007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完成的。 在本规范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近年来国内外煤矿建设的新技术、新装备及新的科研成果,注意与相关标准的衔接,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变电所、采区供配电、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自备电源;6.低压配电;7.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电气照明;10.防雷与接地;11.信息设施系统;12.信息化应用系统;1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公共安全系统;15.机房工程。
.
本书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之一。 全书包括三个施工工艺标准: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液压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书中依据国家颁布的*标准规范,对电梯安装施工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控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用于指导电梯安装的施工作业。 本书可供广大电梯安装技术、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T 50293-2014》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不大于0.40犵,或抗震设防烈度9度及以下地区的石油化工卧式设备、支腿式直立设备、支耳式直立设备、裙座式直立设备、球形储罐、立式圆筒形储罐和加热炉等钢制设备的抗震设计。
本标准代替GB/T l3554--19926高效空气过滤器》。 本标准与GB/T l355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4分类”改为“4分类和标记”。将过滤器常用规格的内容作为参考资料放在附录A中; ——将超高效过滤器的分类改为按效率的高低分为三类; ——将“5.1 材料”中增加了对几种常见材料的要求; ——在“5.1.2b)”中滤纸的抗张强度分为有隔板过滤器滤纸和无隔板过滤器滤纸两种不同要求。 原来的抗张强度值作为对有隔板过滤器滤料的要求,对无隔板过滤器则提出了应有的更高要求; ——在“5.1.2c)”中增加了对滤料厚度的要求; ——在“5.1.6 密封垫”中提出了密封垫材料应达到的硬度标准; ——在“5.2 结构”中提出对过滤器各组成部分结构的详细要求; ——在“5.3 生产环境条件”中分别提出对高效过滤器和超
本标准按照O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斯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秦泰智能窗控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金秋竹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宏、吕宏伟、曲志才、王喜邦、杨平、宋新平、陈玉美。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数据、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系统运行环境及维护。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CIE112—1994《室外运动和区域照明的眩光评价》(英文版)。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翻译CIE 112~1994。 为便于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技术报告”一词改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c)删除CIE 112—1994的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节蓝天投资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科磊得数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华树明、朱埔达、樊丽娟、陈德华、欧文、江姗、赵秀荣、段彦芳。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首次发布。
太阳能热水器选用与安装(06J908-6)一书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于2006-04-01出版。 图集适用于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器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及类似用途热水。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靠前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标志的分类;4.安全标志;5,、.专用标志;6.制作;7.使用、维护和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