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共分为11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接地装置分项工程、引下线分项工程、接闪器分项工程、等电位连接分项工程、屏蔽分项工程、综合布线分项工程、电涌保护器分项工程和工程质量验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由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该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其他规定。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建标E2008]105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ll7—88进行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通过调查总结抗震鉴定经验和国内外地震破坏实例,作了专题研究和计算分析,吸收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等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经多次讨论、修改并作了经济分析,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22章和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钢框排架结构,通廊,筒仓,容器和塔型设备基础结构,支架及构架,锅炉钢结构,井塔、井架,电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83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筑,消防设施,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电气。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ll0号,邮政编码:300381),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风力风电场中风力发电机组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风力发电机组在整机出厂前预装消防系统装置的,其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应按本规程执行。2015年5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是根据建设部 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靠前批)》的通知 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由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1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该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其他规定。
07J905-1《防火建筑构造(一)》国家建筑标准适用于新建及改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构件防火设防,由说明、工程做法、构造节点详图等部分组成。 本图集重点表现建筑构件的防火构造设计,主要采用各类非承重轻质建筑板材装配而成。建筑防火构造包括:钢梁柱包覆、内外墙体、吊顶、管道竖井、电缆桥架包覆、通风管道包覆等。轻质建筑板材包括:薄板(板厚 30mm)、条板(板厚>30mm)、金属板。薄板构造包括:轻钢龙骨板材构造和无龙骨板材构造。条板(大板)适用于内外墙体。金属板组合构造适用于建筑外墙。 本图集的编制体现了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特点,内容充实、设计合理,便于设计选用和施工安装,对防火做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规范作用。
目前关于防火安全设计的书籍虽然很多,但普遍存在着不是过于专业,就是涉及内容有限或技术过时的问题。本书全面介绍了与防火安全设计相关的基础内容和应用实例,使设计从业人员在掌握防火安全设计的必要性和相关技术的同时,了解建筑设计与防火安全的关联性。本书第1章至第5章分别讲解了防灾计划的必要性和防灾设计的基本概念;防灾计划的各种技术、措施分类和原理;在实际设计应用中设计图纸应标明的防火对策的深度;不同建筑用途应考虑的防灾事项和大量性能设计的应用实例,以及性能设计的相关技术,包括疏散安全和烟扩散性状预测、火灾延烧的防止、耐火设计等性能评价的方法,同时介绍了材料、构件的试验方法。本书的内容组成与普通读物的写法不同,每项内容共两页,图文并茂,以图片为中心进行简单明了的详细说明,其构成类似于 百
根据建设部城科字第27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101-96,自1997年4月1日起施行。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看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并负责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组织出版。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51/T 083-2017):四川省建筑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应用技术标准》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建筑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应用技术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406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国方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会同相关的高等院校、设计、质量监督、施工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在《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51/T 083-2017):四川省建筑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应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依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工程抗震、隔震的法规文件,总结并吸取了国内隔震技术应用经验,充分考虑了我省社会经济水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并借鉴了现行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编制出送审稿。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51/T 083-2017):四川省建筑叠层橡胶隔震
本书共分为五章,内容主要包括: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基本知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及疏散逃生,案例分析。本书内容详实、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可供建筑施工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由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该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其他规定。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CJ06-2)·开窗机2:消防联运智能开窗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消防联动智能开窗机分为折臂式、螺杆式、链条式、齿条式和滑槽式5种类型。本图集是为建筑防火和通风设计时,合理选用开窗机而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图集内容主要包括:总说明、分说明、选用表、安装示意图等内容。 图集具有以下特点:1.消防联动智能开窗机形式多样、外形美观、功能可靠,对建筑的防火、排烟、通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用于不需要消防联动的场合使用时,可取消智能控制设备及消防联动控制箱,直接选用开窗机、按钮开关、集控开关等满足日常通风需求,适用范围广泛。3.图集编制内容详细、条理清楚、使用方便,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灾事故调查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公安部消防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伟、潘洵、孙一飞、王刚、韩子忠、崔军、刘伟、张凤和、李锦成、米文忠、刘学礼、邹金鹏、潘庭印、单伟、吴庆彬、曾文伟。
请注意,本部分的基本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GA/T 669《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共分11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前端信息采集技术要求; ——第4部分: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第6部分: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 ——第7部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第8部分:传输平台技术要求; ——第9部分:卡口信息识别、比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第10部分:无线视音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第11部分:关键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本部分是GA/T 669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公安部科技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由本社编。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器具、配件分技术委员会(SCA/TC 113/SC 5)归口。
暂无内容简介。。。。。。
本规范共分九章,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防火分区和耐火等级;4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5 建筑构造;6 安全疏散;7 采暖和通风;8 电气;9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针对飞机库的火灾是烃类火和飞机贵重的特点,按飞机库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面积将飞机库划分为三类,有区别地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