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建标E2008]105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ll7—88进行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通过调查总结抗震鉴定经验和国内外地震破坏实例,作了专题研究和计算分析,吸收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等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经多次讨论、修改并作了经济分析,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22章和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钢框排架结构,通廊,筒仓,容器和塔型设备基础结构,支架及构架,锅炉钢结构,井塔、井架,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是根据建设部 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靠前批)》的通知 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由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1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该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其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444-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安装设置、配置验收、检查与维护等几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共分为11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接地装置分项工程、引下线分项工程、接闪器分项工程、等电位连接分项工程、屏蔽分项工程、综合布线分项工程、电涌保护器分项工程和工程质量验收等。
07J905-1《防火建筑构造(一)》国家建筑标准适用于新建及改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构件防火设防,由说明、工程做法、构造节点详图等部分组成。 本图集重点表现建筑构件的防火构造设计,主要采用各类非承重轻质建筑板材装配而成。建筑防火构造包括:钢梁柱包覆、内外墙体、吊顶、管道竖井、电缆桥架包覆、通风管道包覆等。轻质建筑板材包括:薄板(板厚 30mm)、条板(板厚>30mm)、金属板。薄板构造包括:轻钢龙骨板材构造和无龙骨板材构造。条板(大板)适用于内外墙体。金属板组合构造适用于建筑外墙。 本图集的编制体现了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特点,内容充实、设计合理,便于设计选用和施工安装,对防火做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规范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由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该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其他规定。
本书以*的标准、规范为依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经验的运用;结构体系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还注意了知识的融贯性,即把设计、施工、验收等有机结合,突出整合性的编写原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防火,建筑消防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自动气体和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消防系统的供电、调试、验收与维护以及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案例。本书可供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消防工程专业的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由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该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地下工程排水;注浆防水;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其他规定。
折线配筋先张法既消除了后张法施工中的堵孔、压浆不密实、预应力筋锈蚀甚至断丝等质量缺陷,又弥补了直线先张法在跨度方面的不足,尤其在解决高原、寒冷等复杂环境条件下结构耐久性问题等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在靠前外高速公路装配式桥梁结构中得到应用。然而现阶段设计和施工尚未形成标准化,预应力钢筋的弯折形式也主要采用双折线形式。本书主要针对单折线配筋先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设计、弯起器设计和梁体预制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标准梁体的基本力学性能等分别进行专题研究。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51/T 5012-2013):白蚁防治技术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药剂;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既有房屋白蚁灭治;房屋装饰装修白蚁预防;园林白蚁防治;水库堤坝白蚁防治。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器具、配件分技术委员会(SCA/TC 113/SC 5)归口。
根据有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高层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高层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同时废止。 在执行本规范个别规定如确有困难时,应在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主持下,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当地消防监督机构协商解决。 本规范由公安部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是按照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号)的要求,由公安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公安部消防局修订编制的。 在修订编制过程中,修订编制组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和消防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我国当前消防工作任务和消防站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消防站建设资料,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消防站建设经验,充分论证了有关技术指标,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考虑到消防站发展的需要、促进先进消防技术的推广应用,又注重节约建设用地、减少资金投入、提高投资效益。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后由公安部组织召开审查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八章:总则
本部分为GB 26875的第1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通信分技术委员会(SAC/ TC 113/SC 14)归口。
历史跨入新的纪元,公安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加快公安高等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公安高等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公安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已成为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特别是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召开,不仅吹响了公安改革的号角,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公安教育工作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发展是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要务,而教材建设是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措施。各教育层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首要的就是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前些年我们相继组织编写了一批公安专业教材,对提高公安院校的教育水平,完善学科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公安工作实践的飞
10CX504《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所介绍的系统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通过检测消防设备电源的电压、剩余电流等参数,判断电源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报警、记录。可有效避免火灾发生时消防设备由于电源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保障消防联动系统的可靠性。 图集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图、电路图、原理图和工程示例等。介绍了电源监控模块、剩余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源及剩余电流监控模块用于监测双电源供电系统和防排烟机、水泵等消防设备电源的接线方式,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
本规范的编制,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总结我国消防炮灭火系统科研、工程应用现状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国内有关科研、设计、产品生产、消防监督、工程施工单位等部门的意见,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条文,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是用于保护面积较大、火灾危险性较高而且价值较昂贵的重点工程的群组设备等要害场所,能及时、有效地扑灭较大规模的区域性火灾的灭火威力较大的固定灭火设备,在消防工程设计上有其特殊要求。 本规范共分六章,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系统选择、系统设计、系统组件、电气等。
为了规范应用外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制定《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CECS 386:2014):外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CECS 386:2014):外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建设工程中设置外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管理。 外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CECS 386:2014):外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999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现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自实施以来,对规范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指导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产品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已不能适应目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其进行局部修订。 现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自2000年3月1日实施以来,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国内工程上应用一直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但也出现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误喷及储瓶间二氧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气体消防设施的基本要求与适用场所、气体消防设施的选型配置原则、气体消防设施的配置安全要求、气体消防设施的配置设计要点和气体灭火器的选型配置与等效替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