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后经审查定稿。
《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用技术》是著者蒋忠信数十年尤其是 5 12 汶川地震之后十年间对滑坡(边坡)、崩塌(危岩)与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的经验总结,系在《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概要》的基础上全面增加滑坡与崩塌的地质勘查技术,补充完善工程设计内容,并探析泥石流勘查设计问题而成。《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用技术》仍坚持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震区特点,解析技术问题。 全书内容集工程勘查、设计为一体,辅以施工要领,分滑坡(边坡)勘查技术,滑坡治理与边坡支挡工程设计,边坡开挖、加固与防护工程设计,预应力锚索设计与施工技术,危岩崩塌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设计问题探析等6章。 作为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的指南性简明技术读本,《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编写。本书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原意,以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图集可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
修订说明: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 本次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4.3条、第3.4.4条、第4.4.1条、第6.4.5条、第7.1.7条
《防灾减灾工程学》分为6章,首先对灾害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常见灾害,包括火灾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风灾灾害,最后阐述了灾害的风险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广大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无
《防灾减灾工程学》分为6章,首先对灾害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常见灾害,包括火灾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风灾灾害,最后阐述了灾害的风险管理。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广大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为了帮助参建单位掌握人防工程质量通病的识别常识,加强对人防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消除和杜绝人防工程质量通病,北京市人防工程监督站立足人防工程的设防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结合工程实际,编写了《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百问百答》一书。本书内容力求全面、简洁、通俗、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无
《美国电力市场运行与监管实例分析》系统总结分析了过去20年美国电力市场运行实践的理论依据、政策法律、历史背景、内在逻辑和实践效果。全书包括12章,从物理网络、市场网络、监管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维度对输电市场、趸售电力市场、零售电力市场、需求响应、市场监管、可再生能源激励等电力市场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和具体案例剖析其经验和教训。同时,对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技术对电力市场的新挑战和美国电力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分析。
《防灾减灾工程学》分为6章,首先对灾害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常见灾害,包括火灾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风灾灾害,最后阐述了灾害的风险管理。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广大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