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材料工程要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 现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30-2022,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3.1.43.213.22 4.122 4126(12)5.1.3条(款) 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第3.0.63.012 5177.2.7条。 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第41164.4.852.35.3.47.2.12条 四、《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3.0.5、4.5.14.5.54.5.64.574.814.9.15.1.6条。 五、《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第3210321733.12 10.2.1条。 六、《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第3.2.2、3.5.2、3.5
.
修订后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 2018)包括3章和7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概算预算编制方法、3概算预算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附录A~G。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勘察及建(构)筑物调查;5荷载;6材料;7衬砌结构计算;8隧道衬砌;9抗震设计;10防水与防腐蚀;11壁后注浆;12地层加固及施工辅助措施;13附属结构物;14环境保护及风险控制;15工程监测。
《标准》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进行补充完善。《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本书所有文字、数据、图像、版式设计、插图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著作权法保护。未经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同意, 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作品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复制、转载、出版或变相出版。任何侵犯本书权益的行为,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奖举报电话: (010) 85285150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 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先进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坡
针对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工作亟待规范和提升的现状, 编写单位充分总结吸纳交通运输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近年来公路养护重大专项研究成果及公路养护设计的成功经验, 通过国内外调研和工程化验证, 建立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技术体系, 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方法, 完成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 2018) 的编制任务。本规范立足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在路况专项调查及评价、养护类型划分、病害原因诊断、养护对策选择、结构组合设计、方案综合比选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可有效指导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工作, 促进公路养护决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现发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3820 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 201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 T 3821 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 T 3831 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 T 3832 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 T 3833 2018)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原?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原《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自交通部于1993年批准使用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期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及“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及其它科研、推广项目陆续取得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相关的设计规范等不断完善配套。为了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阶段、各方面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检测的需要,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7)731号文将修订《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任务下达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修订单位于1997年开始征求有关部门使用意见,搜集国内外试验方法资料,结合施工生产实践及有关科研成果进行修订,并在西宁、长沙召开两次征求意见会,交通部公路司于1998年6月组织了对送审稿的审查,经修订组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公路司设计与技术处会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新修订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应用技术规范》(JTY 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并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出了重点修订,修订中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赞扬、路基强度与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现场指挥部经过长期调研,认真总结了过去在混凝土结构物施工与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充分集成所有参建单位的技术资源优势,编写了《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标准化》。《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标准化(上册)》包括塔柱、墩柱、锚碇、预制箱梁、现浇箱梁等12个篇章内容,主要涉及6个方面:解决混凝土质量通病,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难题,提高结构耐久性,解决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特有的关键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提高全桥整体质量水平。《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标准化(上册)》采取图解形式,对施工规范及评定标准中重要内容进行细化,补充相关规范中未提及部分,强调施工中应着重注意的工序及方法。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标准化(上
本书为高等学校教材。主要讲述汽车行驶理论、公路平面设计、公路纵断面设计、公路横断面设计、公路选线、公路定线、公路平面交叉、公路立体交叉、公路与铁路、乡村道路及管线交叉、公路野外勘测、公路设计文件编制等内容。本书吸取了国内外公路勘测设计的经验与方法,紧密结合现行行业标准、规范,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叙述详实。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0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10〕132 号) 的要求, 由同济大学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桥梁景观设计规范》的制定工作。编写组在广泛调研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 吸取了国内有关设计、科研、院校等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经验, 参考、借鉴了国外桥梁景观设计的相关指南, 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包括8 章和2 个附录。其中, 前3 章, 即1 总则、2 术语、3 设计过程与要求, 给出了景观设计的目标、要求和方法, 规定了环境调查与分析、总体景观设计、主体造型设计、构件造型设计、附属设施造型设计及景观设计评价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第4 章~ 第6 章, 依次对梁桥、拱桥、缆索承重桥梁等常见桥型的总体景观、主体和构件造型设计进行了规定; 第7 章对跨线桥景观设计
本书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现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的基础,结合行业成熟的施工工艺编写。全书包括2项工程概述与10项施工工艺标准:路基工程总体工艺概述、路基开挖施工工艺标准、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标准、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支挡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路面工程总体概述、水稳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标准、雨污水管网施工工艺标准、人行道及附属施工工艺标准。
本手册专为配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贯彻与实施而编写。手册编著者为规范执笔人。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对《规范》各条款的注释,以及在应用各条款时应注意的事项;条款编写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各地施工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范)的介绍;《规范》应用正、反面事例的介绍。同时,对《规范》中介绍不够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实施手册》中作了重点说明,可以作为《规范》的配套学习材料。 本手册条目清晰、资料丰富、查阅方便,可作为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人员掌握、运用新规范的工具用书,也可作为新规范学习、培训的统一参考书。
本书编写组根据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编写人员多年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经验,全面汇编(选编)了我国涉及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本书是涉及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法规政策标准的权威资料,它既是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科学规范执法的依据,又是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运输的学习及培训材料。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是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相关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分8章、2附录,主要包括: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原沥青路面材料回收、预处理及取样、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试验评价、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应用实例等。
本书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现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编写。全书包括11项施工工艺标准:桥梁总体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墩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施工工艺标准、预制梁架设施工工艺标准、箱梁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标准、箱梁悬臂现浇施工工艺标准、钢箱梁施工工艺标准、支座及附属设施施工工艺标准、涵洞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大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函〔2017〕792号)的要求,悬挂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成果,参考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26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运营组织;4车辆;5限界;6线路;7轨道梁桥;8道岔;9车站建筑;10高架车站结构;11地下结构;12工程防水;13通风与空调;14给水与排水;15车站其他机电设备;16供电;17通信;18信号;19自动售检票系统;20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21风力监测系统;22综合运维管理系统;23运营控制中心;24车辆基地;25防灾;26环境保护。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靠前外相关标准规范的优选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靠前外相关标准规范的优选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