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等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咨询成果的管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的监督检查,可以依据本规程。
本书共分为七个模块,系统阐述了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和计价模式,以及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编写过程中坚持 理论够用,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原则,紧密联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并与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内容密切结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书配套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其中包含相关的国家规范、规程,典型的实际工程案例等,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与工程管理类专业用书,也可作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同时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造价管理参考资料。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宣贯辅导教材》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的修编工作情况、修编的总体原则、修订的内容以及条文详解。条文详解中做了与05版规范的对比,新规范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条文列举了案例。
本书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的内容,参考其他相关标准规范,采用逐条解释的方式进行编写。 本书按照《住宅建筑规范》的编制精神,强调规范的依据,以这些依据对该规范除1总则、2术语以外的各章内容逐条进行对应性说明。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3—11章,分别对应《住宅建筑规范》的第3—11章。各条条文下的内容为对应的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条文。方便读者快速地了解各条条文的出处,掌握各条条文详细的含义,理解该规范。本书直接列示其条文对应的规范内容,同时列示条文说明中未提及但内容相近的规范内容,以利于培训使用。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估价原则;3.估价程序;4.估价方法;5.不同估价目的下的估价;6.估价结果;7.估价报告;8.估价职业道德。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调整了章节划分,删除了原规范的第二章术语和附录A估价报告的规范格式;2.增加了路线价法、标准价调整法、多元回归分析法、修复成本法、损失资本化法、价差法等方法,以及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房地产投资基金物业估价、为财务报告服务的房地产估价等目的的估价;3.细化、完善了估价原则、估价程序、估价方法、不同估价目的下的估价、估价结果、估价报告、估价职业道德等内容.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第83号公告,批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39-2013,自2014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2.0.2、22.0.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同时废止。
本规范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本规范共分为6章,1、总则;2、基本规定;3、控制测量;4、现状测量;5、工程放样;6、变形监测。
《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本规范是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制定的*部以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全文强制的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部环境、建筑、结构、室内环境、设备、防火与疏散、节能、使用与维护。
本标准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符号;3 空气声隔声;4 撞击声隔声;5 建筑构件和建筑物隔声性能的评价分级。附录A 空气声隔声频谱修正量的使用;附录B 空气声隔声扩展频率范围的频谱修正量;附录C 撞击声隔声补充评价方法;附录D 光裸重质楼板铺设面层后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的计算方法。条文说明。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9388号)要求,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旨在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促进工程造价术语统一,本标准内容包括:总则、通用术语、各阶段术语。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ll号,邮政编码:100831),以便今后修订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办法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 基本规定;4. 抹灰工程;5. 外墙防水工程;6. 门窗工程;7. 吊顶工程;8. 轻质隔墙工程;9. 饰面板工程;10. 饰面砖工程;11. 幕墙工程;12. 涂饰工程;13. 裱糊与软包工程;14. 细部工程;15.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18年9月1日实施。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同时废止。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已于2006年12月30日经建设部第11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导则》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下达的任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共同编制的。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导则》由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目标与可持续性评价、后评价结论与建议、后评价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后评价常用方法组成。
为统一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体系,推动实现全国范围内评标专家资源共享,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7号)的部署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为配合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我们组织编写了《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使用指南》,旨在为社会各界从事招标采购工作的人员使用《标准》提供一本比较系统的参考资料。 本书分为四部分,部分《标准》编制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二部分《标准》基本内容,第三部分《标准》专业类别说明,第四部分评标专家专业
本书所述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以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例,并且主要针对北京地区。对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工程项目,应特别关注这些地区与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法规、规范性文件与规范、标准的要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收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版本,以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当前正值深化改革时期,主管部门也在清理、调整这些文件,故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读者应关注届时是否有替代的相关文件*版本。
本书是对《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十一册)(GYD-201-2000~GYD-211-2000)进行的综合性解释,对上述十一册中涉及到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分章解释和阐述,并附有“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仪器仪表库”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