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为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修订版的实施提供指南,配合标准宣传、培训、实施以及监督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指导设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相关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指南全面系统介绍标准的编制情况和技术要点,帮助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理解和深入把握标准的有关内容。指南共分为四篇:第1篇编制概况。通过本篇介绍标准的编制情况,有助于读者了解标准编制的背景和编制情况,对标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第2篇条文释义与实施要点。本篇对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50034-2024进行逐条解读,加深相关从业人员对于标准的正确理解,指导标准有效实施。第3篇专题研究。从LED照明技术发展、健康照明、智能照明、直流照明等方面出发,提供相应的研究报告,从而方便相关人员对标准条文进一步加深了解。第4篇LED灯具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库的设计。 *篇《宣贯讲义》就规范修订编制的目的、依据、理由、注意事项、新老规范对比等逐条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详细介绍了本规范的修改情况。 第二篇《专题报告》是为修订本规范提供技术支持的七篇专题报告。介绍了编制组赴国外考察了解到的国外石油库建设情况和有关法规标准;对本规范安全设防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本规范专门针对有毒的易燃和可燃液体设施,所采取的特殊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实际案例,论述了储油罐区重大火灾风险,并提出了适当可行的防范措施;详细分析了大连7 16油库火灾事故教训,并介绍本规范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3号喷气燃料采用固定顶储罐进行了专项论证;介绍了编制组对国家有关部门、石油库建设和运营单位、设计和研究等单位普遍关注的若干问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结构设计基本规定;5.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6.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7.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8.圆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9.型钢混凝土剪力墙;10.钢板混凝土剪力墙;11.带钢斜撑混凝土剪力墙;1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3.组合楼板;14.连接构造。 本规范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
本书围绕着生活垃圾、污泥、医疗废物、工业固废、农业固废、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等固体废弃物如何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行展开。本书特色为统筹了绝大部分类别的固体废物,对其产生特征分析、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供经实践验证的规划方法体系,并为构建循环型社会提供规划层面的实施路径。 1.\t各类固废的现状统计分析方法介绍、问题研判与剖析的方法; 2.\t国内外地区关于 无废城市 / 零废弃 社会/资源循环型社会的规划建设经验借鉴; 3.\t因地制宜的 无废城市 指标体系制定思路及方法; 4.\t指标体系实现路径的规划体系:包括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和工程建设体系; 5.\t实施路径的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制定的思路与方法(总结各试点城市经验,为后续继续推广试点提供经验借鉴)
1
.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4.图线;5.字体;6.比例;7.符号;8.定位轴线;9.常用建筑材料图例;lO.图样画法;11.尺寸标注;12.计算机辅助制图文件;13.计算机辅助制图文件图层;14.计算机辅助制图规则;15.协同设计。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 建筑 景观(2009年版)》由2003版的两大部分调整为三大部分,即将原来的景观章节形成独立的部分。本次修编后的内容与2003版相比,变动较大,增加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按新标准、规范(程)核对、修改和补充了新技术的内容,力求全面地反映近年来建筑设计与技术发展的成果,为工程建设服务。
09K601《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及动力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SH09K602《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及动力初步设计深度图样》,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和相关制图标准为依据,以实际工程的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施工图设计为实例,采用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将“深度规定”中的条文图样化,为适用该规定的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施工图文件的编制提供示范做法,以利于设计工作者对“深度规定”的理解和贯彻执行,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图集中提供的图纸内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民用建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专业初步设计及施工图文件的编制。同时,可供编制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时参考。
.
本书主要针对上古以来人类的室内环境进行叙述,内容上大致分为中国与外国两大部分,两部分均自上古时期起至20世纪末期结束,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复杂。作者广泛收集文献史料与实物材料,互为印证。各时期大体按照建筑结构、空间形态、室内装饰装修、室内家具陈设等分类梳理,探索其发展脉络。尤其是中国古代部分,作者 是查阅大量文献史料,结合考古成果、实物资料等进行印证。为了方便读者整体把握室内环境设计漫长复杂的发展脉络,本书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各章节均配有该时期的代表作品,共计千余幅,图文并茂。本书是 目前在时间跨度与区域范围上覆盖面较为广泛完整的室内设计史,适合于环境艺术、家具、建筑等设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但超高层建筑仍面临技术难度高、运营风险大的难题。本书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高层建筑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要大型建筑结构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为依托,从前期开发与规划、地基基础、结构设计、抗风、抗震、综合化防灾、施工、健康监测等方面对超高层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和近期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阐述。全书共分为14章,包括:绪论、超高层建筑前期开发与规划设计、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及布置要点、超高层建筑结构指标控制及关键构件设计、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技术、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技术、超高层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超高层建筑结构防火及综合化防灾技术、超高层建筑结构抗爆及防连续倒塌技术、超高层建筑结构地基
从“城市更新”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面对我国城市已进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更新行动逐渐上升为 战略,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体、政体、规体的高度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新发展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独特优势和重要特征。而城市总师模式作为一种集成多专业技术和跨领域协作的规划与管理模式,其统筹思维、要素整合、政策协同、机制创新等特点,契合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使命要求。本书结合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沈磊总师团队的城市更新实践,系统提出了城市总师模式的本底研究平台和技术组织路径,归纳总结了走向“整体性思维”的更新方法体系,以探讨总师模式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发挥更大作用。本书强调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了城市更新要素的整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是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建构文化研究》是对整个现代建筑传统的重新思考。弗兰姆普敦探讨的建构观念将建筑视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它向迷恋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流思想提出有力的挑战,并且展现了一条令人信服的别开生面的建筑道路。确实,弗兰姆普敦据理力争的观点就是,现代建筑不仅与空间和抽象形式息息相关,而且也在同样至关重要的程度上与结构和建造血肉相连。 组成《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的十个章节和-篇后记追根溯源,努力挖掘当代建筑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和建造诗学的发展历史。弗兰姆
本书共3篇11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泥水泥瓦工程的有关基础常识、常用建材,以及13大实战技能:砌内外墙技能、筑围墙技能、浇筑混凝土技能、门窗改动技能、找平技能、粉刷技能、抹灰技能、涂装技能、瓷砖铺贴技能、石材铺装技能、石材干挂技能、防水技能、盖瓦技能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图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述的过程中,对关键知识点直接在图上用颜色区分表达,内容实用清晰,同时,对重点难点内容配上视频讲解,更有拓展本书外的实战实操技能等相关视频,具有很强的直观指导价值。本书可以作为泥水工、砌筑工、浇捣工、防水工、盖瓦工、施工员、工程技术人员等的培训用书和工作参考用书。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导用书、学习用书,还可以作为灵活就业、想快速掌握一门技能的手艺人员的自
本书引用了改革前的中国和俄罗斯城市中没有土地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说明“城市规划者的臆断”所造成的低效率和浪费。柏图凭借其在世界40个城市50年的城市规划经验,将城市生产力与劳动力市场规模联系起来。通过大量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本书说明了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市场机制可以相互补充,研究了城市土地价格和密度的空间分布,强调了流动性和可承受性的重要性,并批评了一些旨在重新规划设计现有城市而不试图缓解明显的负面外部性的土地使用条例。,柏图向我们描述了由城市规划者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合作团队在改善城市管理方式方面可以发挥的新作用。
本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防火设计概论、建筑防火构造、防火材料和防火 管理措施。本书内容翔实、系统全面、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以实用、精炼为原则,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从节点图、三维图、实例照片三个方面来解读,提供了200多个常用节点构造,便于读者理解掌握。本书可供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康巴藏族是我国藏族的三大支系之一,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地区。考古证实,康巴藏区是藏族碉房的发源地,并以碉房历史非常悠久、类型非常丰富多样而著称于整个藏区。本书从建筑学视角,系统总结了聚落、建筑、营造、装饰等四个方面的构成模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以及分布规律,并综合运用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原理、方法和成果,从生存、生态、生活、生产、生命等多个层面,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解析。本书对藏区建筑规划设计与保护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及文化、旅游爱好者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强调建筑工程CAD制图的特色,坚持以基础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原则,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期学习者通过学习本书能较快地获得绘制建筑工程CAD图的知识和技能。本书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CAD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以实用性为主。内容包括AutoCAD基本知识、基本绘图及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建筑工程图的画法、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本书可作为从事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的培训或自学教材,也适用于大中专院校与基本建设相关学科使用。
本书根据消防 技术与消防管理工作实际编制,主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消防工程学原理和消防专业知识,将消防 作为整体,系统研究消防技术措施和管理技术方法的系统性关系和相互协同作用。主要内容为消防 系统基本原理、消防 系统分析方法、消防 评估与评价、 决策与事故控制理论。 本书是消防 专业自考本科必修课程教材,特色是突出实践指导性。书中将围绕某场所或火灾 案例的 问题进行剖析,运用系统 分析方法、 评价方法等,提出某一类场所的 事故预防措施。从而引导学习者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将消防 工作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研究和实践,能够通过消防 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形成系统性的 决策与危险控制等技术措施和管理的技术方法。
《黄河上游哇让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高边坡卸荷岩体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关键技术》由王敬勇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