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2卷包括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传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机架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是一部被誉为景观建筑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景观学、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应备的教科书。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完整地介绍了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作者在纵览了28种人类文化现象后,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古老的文明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都是《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的探讨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景观的演进。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了人类景观的演进。在此基础上,
本书是工程桩质量检测员岗位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计量知识、岩土工程性质与勘察、桩基基本理论、基桩动测技术的理论基础、动态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桩基检测过程控制、桩基检测基本规定、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静载试验法等,其中还包括了检测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工作要求和知识,并附有大量检测实例、习题和答案。 本书适合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人员阅读,尤其适合于工程桩质量检测技术人员自学和作为检测人员培训教材,并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进行新建建筑工程的同时,建筑物加固与改造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简明土木工程系列专辑:建筑物平移与纠倾技术》将作者多年从事建筑物平移和纠倾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简明土木工程系列专辑:建筑物平移与纠倾技术》分为平移技术和纠倾技术两篇。平移技术篇综述了外建筑物平移技术的进展,重点论述了建筑物平移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建筑物平移工程的控制系统和平移设备。介绍了若干建筑物平移的工程实例。纠倾技术篇综述了外建(构)筑物纠倾技术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建筑物主要纠倾方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介绍了典型的纠倾工程实例。《简明土木工程系列专辑:建筑物平移与纠倾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是一部被誉为景观建筑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景观学、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应备的教科书。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完整地介绍了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作者在纵览了28种人类文化现象后,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最后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古老的文明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都是《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的探讨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景观的演进。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了人类景观的演进。在此基础
本书主要是对建设工程的现场管理者大概会需要的“一句话”,也就是交流术的总结。现场管理者每天要接触的交流对象非常广泛,从部下和组织内部人员到甲方客户和设计人员,还有附近的居民等外部人员。若不能圆滑处世,在发生事故或投诉时,会带来的利润损害等负面影响。交流好坏会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建设工程的现场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现场代表。本书正是面向这些现场管理者介绍的思考方式和具体技巧,而对于在工厂生产线、小卖部店面等一些建筑业以外的现场担任管理者的人来说,相信本书也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是一部被誉为景观建筑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景观学、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应备的教科书。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完整地介绍了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作者在纵览了28种人类文化现象后,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后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古老的文明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都是《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的探讨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景观的演进。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了人类景观的演进。在此基础上
《工程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结合河南省工程实践,简述了工程监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工程结构内力和变形监测常用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应用技术;结合实例工程,详细说明建筑工程、基坑工程、隧道工程、机械顶管工程等监测手段,重点讨论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成果及相应工程结构状态分析评价技术;根据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探讨了监测工作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工程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辅导用书。全书共分四篇,对应考试的四个科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全书紧扣*考试大纲,将教材上的内容去粗取精,每节的后面汇总了2003~2007年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和答案及解析,全书后附录了考试中要求的十个法规和文件,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以短的时间、的效率取得*的考试成绩。 本书适合于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复习时使用,也适合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在教学中参考。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人们对住宅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越高。根据我国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比例的样本进行检验,抽取的样本经检验合格的即判定工程质量合格。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使用方风险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检验批的验收,主控项目的使用方风险不宜超过5%,一般项目的使用方风险不宜超过10%。因此,按照国家规范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的工程,并不代表每个工程部位合格,这也是发生工程质量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根据国家建设部有关要求,并参照外省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的经验,济南市建设委员会发布实施了《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济建发[2007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是一部被誉为景观建筑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景观学、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应备的教科书。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完整地介绍了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作者在纵览了28种人类文化现象后,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最后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古老的文明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都是《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的探讨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景观的演进。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了人类景观的演进。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