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问答 1. 新版为何叫「标准版」?它的「新」体现在哪里? 本版定名为「标准版」,为强调其是食物基本数据,并以示与其他科普用途、实验室用途版本的区别。 新版全面吸收发展与进步成果,努力反映新的观点和概念。在食物分类、成分命名、数据表达等方面与专业发展同步,并尽量与国际组织INFOODS的规范和标准相一致。 2. 新版的编写形式是怎样的?具体包含和新增多少条目?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使用说明、食物成分表及附录。*册所列食物以植物性原料为主,共包含了1110余条食物的一般营养成分数据,修订了胡萝卜素、维生素A、碘、血糖生成指数数据,增加了250余条脂肪酸数据,增加了870余食物中胆碱等植物化学物数据,增加了800余食物中维生素和碘的数据等。 3. 和之前的版本相比具体作了哪些修订? 修订了食物的维生素A的表达方式。
本书内容涵盖目前运动营养领域的**研究理论及实践技术方法,涉及运动生理及其分子机制、运动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及检测方法、不同状况下(赛前、赛中、赛后)营养需求及策略、不同环境条件下(旅途中、冷、热、高原等)运动营养需求及策略,以及特殊运动人群(青少年、素食者、老将运动员、残奥运动员、糖尿病运动员)营养需求及策略等。与第5版相比,第6版增加了实践应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以及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如运动营养与可持续发展,割舍了一些深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内容,使本书更加实用,同时也赋予读者更广阔的视角和想象。译者团队来自我国**的运动医学专业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译文流畅,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实用性很强。
本书由我国从事营养和临床医学工作的多位资深专家合作编写完成。在2003年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近年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特别介绍了一些营养相关疾病防治上的观点,因此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全书分为营养学基础与疾病的营养防治两部分,部分介绍了植物化学物、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免疫功能、营养与自由基损伤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领域,第二部分继续关注与营养紧密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编写专家根据本人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资料,提供了临床营养方面较新的信息,具有临床与基础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的特点。
物营养成分数据是预防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科普宣传等必不可少的参考和工具,亦是农业、食品工业等部门进行食物生产和加工、对外贸易和改进国民食物结构的重要依据。 在一定意义上,食物成分数据工作不仅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营养学这一学科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这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其共同发展,并对人类营养和健康起到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食品的加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类对食物成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食物成分的研究也由已知的营养成分扩展到功效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等。这些改变必将对营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我们中心的营养学专家们又一次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这不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的丰富和扩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第二册)是对《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册)的重要补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资料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该书是在对过去4年中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核对、比较、编辑而成的,共包括757条食物的一般营养成分数据,239条食物的氨基酸数据,323条食物的脂肪酸数据,另外还收录入了部分食物的胆碱、生物素、泛酸、维生素K、维生素D的数据。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在食物分类、编码和营养素数据表达方面基本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一致,在编排上也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给出部分食物的图片,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本书的特点: 1.补充了新的食物 包装食品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中已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本书除部分原料性食物包,所包含的食物主要以包装食品为主,这是本书补充食物的主要
本书包含了营养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适合营养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学习与参考。本书共七卷, 卷:基础营养;第二卷:食物营养;第三卷:营养学研究方法;第四卷:人群营养;第五卷:公共营养;第六卷:临床营养;第七卷:膳食营养。本书是对学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定义、范围、分类、基本特征规律、新理论新技术的系统性、纲领性描述,是对现代重要前沿研究的梳理和总结。_x000D_
本书从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出发,将全面系统地阐述食品安全卫生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等内容。首先介绍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概念、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及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然后重点分析生物危害、化学和物理危害、天然有毒物质、环境污染、转基因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等因素对食品安全影响。最后,论述包括最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GMP、SSOP和HACCP等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等在内的食品质量控制技术。本书的材料来源是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作者的工作基础,科研成果、授课资料。
本书于1953年首版,当时距后一个被发现的维生素,也就是维生素B12,被成功分离仅仅数年。第4版由Dr.Mark Hegstead主编,在1976年出版,包括53章;而我们当前的版本则为70章,体现了营养科学的研究领域广阔和跨学科的特点。 作为本书的合作编者实乃莫大的荣幸,但也担负着艰巨任务。营养学研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已经不再仅限于探讨营养缺乏病时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作用,往往同时还要考虑营养对慢性疾病预防的作用,以及营养过剩所带来的后果。本版中大部分章节都是以对未来研究方向的讨论作为结束语,包括一些研究需要,以鼓励和帮助读者准备未来几年的发展。 本书在营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作为编者的使命面临极大的挑战。这本书过去一直拥有难以置信的广大读者群,包括营养学、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本科毕业生和
《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共有十一章,章为概述,描述了营养与功能性成分的分类、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二至第十一章主要包括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A),脂肪酸和磷脂类(B),碳水化合物类(C),维生素和矿物质类(D),有机酸类(E),生物碱和含氮、含硫化合物(F),类黄酮类(G),酚类(H),萜类(J)以及真菌、益生菌和藻类(K)等250余个化合物,描述了各个功能性成分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生理功能作用、安全性评价、应用方法和剂量、各国政府许可状况等信息。
《石恩骏临床经验集》由4个部分组成,即方剂篇、医案篇、药物篇、《神农本草经》研究篇。其中方剂篇选方65首,医案篇精选代表性验案近100例,药物篇选药30味,《神农本草经》研究篇为石氏亲撰,摘录其常用32味药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营养学参考书全新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修订基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的合并、修订、更新及补充。吸收发展与进步成果,努力反映新的观点和概念。在食物分类、成分命名、数据表达等方面与专业发展同步,并尽量与国际组织INFOODS的规范和标准相一致。为我国营养科学研究、营养调查、疾病与膳食研究及推动全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适合在营养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食品行业及相关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众读者阅读参考。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内容简介:物营养成分数据是预防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科普宣传等必不可少的参考和工具,亦是农业、食品工业等部门进行食物生产和加工、对外贸易和改进国民食物结构的重要依据。 在一定意义上,食物成分数据工作不仅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营养学这一学科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这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其共同发展,并对人类营养和健康起到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食品的加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类对食物成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食物成分的研究也由已知的营养成分扩展到功效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等。这些改变必将对营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我们中心的营养学专家们又一次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这不
营养组学(Human nutriomics)是后基因组时代营养食品科学与组学交叉形成的一个新学科,主要从分子水平和人群水平研究膳食营养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而建立基于个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的膳食干预方法和营养保健措施,实现个体化营养,为广义系统生物学的分支学科。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基于蛋白质的人类营养基因组学;基于代谢组分的人类营养代谢组学;基于微生物的人类营养宏基因组学;基于系统的食物组学和系统生物学。
《现代营养学》是国家 十一五 重点图书。本书是为适应营养学科的发展,满足营养及相关专业人员需要,综合营养学的各个研究领域而编写的一本内容全面的营养学参考书。全书在编写过程中努力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进展,尽可能全面系统地阐述现代营养学的基础与专业理论,较为详细地介绍*营养学研究技术、方法及成果,是适合营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人员使用的一本实用参考书。 全书共分五部分,内容涵盖营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篇营养学基础,主要介绍营养学基础知识,重点增加了营养与基因、营养与免疫、营养与应激,以及现代营养学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篇公共营养学,主要介绍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结构、膳食指南、营养调查和人体营养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营养监测、饮食行为、食品安全等内容;第三篇人群营
本书是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 科技支撑项目 功能食品评价技术研究 的重要成果,是 www.nesiafoods.org 中营养功能成分数据库(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Ingredients Database,简称 NFID)的一部分。描述了特殊膳食、功能食品及常用功能性配料250余个。
本书是一部综合反映我国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情况、进展和成就的大型信息性、资料性工具书。目前已出版多版。本书重点收载2015年国家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会议、报告、政策法规,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中安全监管和围绕安全监管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和解放军药品监管等内容。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和代谢病的快速增加,营养师职业逐渐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全面、系统地掌握*的营养知识,是对营养师业务技术的基本要求。编者从基础营养、人群营养、疾病营养、营养管理和食品卫生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营养学领域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涵盖了营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编者在第2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颁布的法规及文件,增加了附录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修订更新了食用油、茶叶、酒类、食盐、保健品、转基因食品、肠内营养治疗、肺癌营养治疗、糖尿病营养治疗、食品污染及预防等章节。蔡东联、糜漫天主编的《营养师***(第3版)》体现了营养学的新进展,并以*的营养知识和实用的内容奉献给读者,是营养师考试和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