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在诊治经典传染病及感染病的医疗中具有学科特色和优势,收治了大量疑难和发热待查病例,其中不少病例是较为经典和疑难病例。本书精选这一两年来较为精彩的确诊案例,对它们的诊治过程加以描述,附上医师经验体会和诊疗思路,配以翁心华教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师的实践心得,并结合 外参考文献加以病例评论,相信对临床有浓厚兴趣的医生可以从这些 揭开谜底获得确诊的疑难杂症分析过程中获得独特享受,在愉悦的医学思维流中获得疑难感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皮肤病学是一门形态学,根据我们肉眼所能观察的皮肤损害,结合皮肤病理学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与描述疾病。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各异、病种繁多,如何从大量的专业信息中尽快地掌握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一本好的参考书必不可少。本书内容简洁,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每种疾病的要点,再分别进行扼要叙述,针对性强,并附有典型的临床彩色照片,浓缩了皮肤病的精华,给读者以很好直观深刻的印象,是临床医生案头推荐的口袋书。
癌症是当今全球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陈竺和张延德所共同主编的《防癌治癌(神奇的中医中药)》一书以中华医术辩证论治,配合针灸理疗,阐述了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预防,治疗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作者深知癌症在祖国传统中医学中属于“岩、失荣、积聚”等疾病的范畴。这些的案例完整、真实,从理、法、方、药等方面条分缕析,从中获得临床、教学、科研以及针对癌症患者治疗效果颇为有益的参考对照价值。
本书章至第六章为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七章至第十四章是以研究设计为主线,结合数据介绍分析策略,同时介绍统计学方法;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为选修内容;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内容;第二十章是以书面讲座形式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本书配套光盘中含有6个实例的研究设计简介、数据和统计分析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介绍。此外该光盘还介绍了Stata软件、SPSS软件和SA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本书一些例题中统计分析的三种软件实现。 本书主要的特色是强化统计学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可以作为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分析的入门教材。
《现代流行病学(第2版)》由全国知名的流行病学老专家和具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共同编写而成,以介绍的流行病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同时保持了现代流行病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书共分4篇41章,分别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及其应用。内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吸收了国际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全面和最实用的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对在基础、临床、预防及卫生管理领域工作的非流行病学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突出了理论的科学性和技术方法的规范性。编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均经过查证或验证,力求科学依据充分,使用方法规范。对于科学依据不足的技术和方法、对环境污染比较大、消毒剂和细菌抗性较高的消毒剂,则不推荐使用。对于目前使用普遍,但安全性和环保性较差的消毒剂,则尽量减少其在传染病消毒中的使用量。在纳入经典的成熟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同时,吸收了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消毒技术,例如高压脉冲电场消毒技术、等离体技术、低温蒸汽一甲醛技术、戊二醛气体消毒技术、高强度紫外线消毒技术,微波消毒技术、消毒式中央空调、新消毒剂二溴海因消毒剂、单过流酸氢钾复合盐、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溶菌酶生物消毒剂等。
《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由专家编写。全书分两部分:部分包括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和(或)技术方案,应急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基础知识,呼吸道、肠道、虫媒与自然疫源性及其他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疾病监测与疫情和(或)事件应急处置等;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案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题量大、范围广、实用性强。《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竞赛、职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时使用,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
疾病分类可以解释为按照既定标准将疾病单位纳入类目的一种系统。分类可以有许多轴心,而轴心的选择将根据编制统计表的用途而定。疾病的统计分类必须在易于管理的类目数目内包含的疾病情况。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是最早形成于1893年作为贝蒂荣〔原译名伯蒂隆、分类或国际死因列表的一系列分类中的版本。本书第二卷对该分类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本书的标题已做了适当修改,使其内容和目的更加清楚并能够反映在疾病和损伤以外不断发展的分类范围,而熟悉的简称“ICD”仍予以保留。在更新分类的过程中,疾病情况的分组是以一种被认为于一般流行病学目的和卫生保健评价的方式进行的。 ICD的第十次修订工作始于1983年9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关于ICD一10的准备会议。工作方案由定期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
《中国卫生年鉴》是由卫生部主办,由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编写,综合反映我国卫生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资料性工具书。本书自1983年以来,已出版24卷,本卷为2007卷,收编的内容截至2006年底。 本卷分为11个部分:1.重要会议报告;2.政策法规;3.工作进展;4.军队卫生工作;5.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工作;6.学术团体和群众团体;7.人事与干部;8.卫生工作纪事;9.卫生统计信息工作;10.附录;11.卫生行业单位介绍。 工作进展部分下设18个专栏:1.疾病预防控制;2.爱国卫生运动;3.卫生应急;4.卫生监督执法;5.国境卫生检验检疫;6.农村卫生;7.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8.医政管理;9.医学教育;10.医学科学技术;1l.
《现代流行病学(第2版)》由全国知名的流行病学老专家和具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共同编写而成,以介绍的流行病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同时保持了现代流行病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书共分4篇41章,分别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及其应用。内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吸收了国际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全面和最实用的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对在基础、临床、预防及卫生管理领域工作的非流行病学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