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世界级权威经典教科书《哈里森内科学》呼吸病学及危重症医学分册。全书分为5部分44章,分别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呼吸系统各类疾病的病因、检查、诊断、治疗以及危重症的治疗方法,临床常见危重症及其并发症的急救方法,最后一章为自测题目。
2018年上半年,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帮助下,我们已顺利出版《中国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典型病例》*卷。当时汇集了2016年全国31家医院的100多个病例,有近百位一线临床医师参加编写,资料真实可靠,出版后深受欢迎。大家参阅病例,对照自己的患者,找到了很多共同处,对指导临床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医师表示,从书中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中学不到的东西。 为了积极推广呼吸内镜介入诊治技术,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学习,许多医院的专家踊跃推荐病例,把自己宝贵的经验无私地奉献出来。因此,本系列丛书第二卷又收集了2017年全国100多位临床一线医师的近100个典型病例。经过专家组认真把关,从中挑选出有一定意义的病例,便于大家交流和学习。本书特别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疑难危重病例的救治,这其中,有许多支气管镜导航技术在肺部周围型小结节诊
本书阐述了呼吸系统生物学、细胞学及分子机制、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肺功能及相应的改变,并全面、详细介绍了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肺血管病、睡眠呼吸障碍、肺部肿瘤、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本书第5版对肺病医学的发展、干细胞和呼吸系统疾病、肺疾病遗传学与精准医疗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全书共500万余字,2000余幅图,60个视频,18000条参考文献。本书是呼吸科临床医生、实习生、肺部疾病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在《呼吸内科主治医生660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科学解答呼吸疾病的常见问题和疑难问题,重点介绍呼吸内科领域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经验和新进展;力求内容新颖,临床实用,以期为广大呼吸内科医生答疑解惑。
本书是北京朝阳医院杨媛华教授总结多年举办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培训班的经验,加以整理和提升而成,内容精准对接当前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的各种临床问题。全书设计为3篇,*篇讲基础理论,第二篇讲临床问题,第三篇讲病例,共22讲,13个经典病例。
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层次性及科学性,分两卷三篇十八部分,共106章,三大篇包括:①*篇呼吸病学的科学原理,这个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呼吸道的解剖及发育,以及呼吸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防御机制及免疫学。坚实的基础知识为学习接下来更加专业的临床知识提供了合理及科学的途径。②第二篇,呼吸疾病的诊断与评估,包括呼吸系统紊乱的主要体征和症状,以及诊断评估,涵盖从过往史、体格检查到*且*精密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应用生理及侵袭性技术。③第三篇临床呼吸病学,涉及各种临床病症,包括感染性疾病、阻塞性疾病、肺癌、肺循环异常、渗透性及间质性疾病、环境和职业疾病胸膜疾病、纵隔疾病、呼吸控制异常、肺外疾病的呼吸系统表现及呼吸衰竭。 在第4版和第5版改进的基础下,第6版进行了全面的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肺血管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更加全面。为了及时反映肺血管病学领域国内外新进展、新理论、新认识、新概念、新观点以及凝练并呈现我国几十年来肺血管疾病防治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成果,邀请了在全国肺血管病领域有较高造诣的部分专家学者,从概念、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肺血管病学领域涵盖的主要疾病及相关的基础学科内容,《肺血管病学》共八篇57章,内容丰富、全面、准确并实用。相信本专著将成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等相关专业医师、研究生和大学本科生的主要参考书和良师益友。
《肺康复:成功指南》是一本全面涉及整个肺康复领域的书籍,它不仅是一部肺康复的学术经典,同时也是多学科合作的指导手册。《肺康复:成功指南》自1984年初版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具有良好口碑,得到了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广大实践者的好评,中文版译自该书第4版。全书共43章,内容涵盖了肺康复的发展及演变、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肺康复专业机构及辅助机构的建立及运作、肺康复治疗的支付方式、家庭肺康复患者的管理、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肺康复评估和康复策略的实施等。 另外根据当前我国肺康复开展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需求,在附录部分增加了由国内专家撰写的"常用肺康复治疗技术"和"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肺康复干预"两个章节,以使该著作更加符合我国急、慢性疾病的肺康复开展的需要,对临床肺康复的实施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第2版的《哮喘病学》共约170多万字,分七十二章。与第1版相比,再版的《哮喘病学》中所有的章节内容都有更新和增加,突出的变化是再版《哮喘病学》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包括与本病相关的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中药免疫药理学、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及治疗思路、哮喘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哮喘病的联合治疗、哮喘患者手术与麻醉问题、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循证医学中哮喘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哮喘社会经济学等。此外作者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抗哮喘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并展望了21世纪抗哮喘药物的开发研究远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再版会对我国哮喘防治工作有帮助。
呼吸系统特殊原体相关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诸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分枝杆菌与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某些革兰阴性肠杆菌等病原体对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产生了耐药,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这些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难度。诸如已识别出的汉滩病毒等新的病原体,新的流行病学检测技术有助于阐明疾病的自然病史是社区获得性肺炎还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同时,随着呼吸系统感染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技术也相应地增加。分子生物学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的抗微生物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也为肺部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常见感染的疫苗研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随着本书的出版,这些快速发展的领域增添了新的内容。我们坚持从临床的角度来讨论吸系统感染,根据科学
肺康复是一项被广泛认可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继发性呼吸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运动耐力。本书介绍了呼吸康复的发展,概念,参与者,评估,实施,以及特殊疾病的呼吸康复,内容丰富详实,实用性强
《肺血管病及精选病例解析》共四篇三十章,系统介绍了肺栓塞、各类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各类影像学检查和常用肺血管病介入诊疗方法。在章节后附有精选病例,采用PBL方法解读每份病例的临床特点,使读者(PGCM专科医师和呼吸专科医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此类疾病的本质,从中受益。
X线与CT影像学检查在结核病的诊疗汇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按照*结核病分类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主要包括X线与CT诊断基础、正常胸部及先天性变异、肺结核、其他结核性胸膜疾病、胸部其他结核病、颅内结核、颈部及五官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腹腔结核、泌尿生殖系结核、其他相关结核病。 全书以317例结核患者1526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为主要内容,辅以结核病的概念、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系统介绍,供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医师、呼吸科医师、放射科医师及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和医学生使用。
本教材从基础与临床及其进展、呼吸重症监护医学、临床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篇基础篇,共25章,主要综述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及新的研究成果。第二篇临床篇,共30章,从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了呼吸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其进展。第三篇呼吸重症监护医学篇,共8章,介绍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与管理,呼吸危重症患者主要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指标的监测、变化及意义。第四篇临床应用技术篇,共18章,介绍了目前呼吸领域常用技术操作规范与方法。
本书系《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丛书》之一。本书共4篇、57章,收录影像学图100余幅,对呼吸疾病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常见综合征从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思路、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进行系统阐述,并在每章后配有病例分析,有利于临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循序思维、正确做出诊断。 本书适于呼吸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临床其他相关科室的医师参考。
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核心的部分,本书紧紧抓住这两个方面进行编写。全书分上、下两篇,共29章。上篇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专科诊疗技术和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支气管镜、胸腔镜及纵隔镜的应用、胸腔和肺穿刺术、呼吸系统非血管介入治疗、呼吸系统血管介入技术、气道湿化和吸入治疗、机械通气的应用、氧气疗法、呼吸专科药物治疗等;下篇介绍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包括上呼吸道、气管及支气管病变、肺炎、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肺循环疾病、胸膜疾病、肺部肿瘤、职业性肺病、纵隔疾病、先天性肺疾病、遗传性呼吸系统疾病、通气调节功能障碍疾病、呼吸系统急重症等。全书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新的知识并修订了版中的一些错误内容,贴近临床,注重实用,对于拓展临床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思路、提高诊
《呼吸病学》是我国呼吸领域 、实用的大型综合参考书。 版2003年1月出版,主编朱元珏、陈文斌,第2版2012年出版,主编钟南山、刘又宁,本书为第3版,承续前两版的编写宗旨:实用、科学、 ,编者团队均为呼吸领域 专家,将近年的临床新进展、诊治新技术、 新标准等加以总结。本书在上版书的基础上做出了规范的修订,内容涵盖了呼吸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既反映了我国呼吸病学领域的 学术水平,又汲取了国外新科研成果、新观点和 技术。
急性、慢性或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ICU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本书就重点关注了肝脏疾病患者的重症监护与治疗。全书共22章,分为“肝脏疾病的生理变化”和“重症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两个
由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国内57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和教授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包括4篇:疾病篇、指南解读篇、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药篇以及临床病案讨论篇。第1~3篇分68章,第4篇介绍24个病例。其内容主要阐述了进入21世纪之后呼吸病学方面的*进展,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新指南,对肺动脉高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认识,间质性肺疾病的新分类,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部病变发生机制的新见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的新观念,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肺癌化疗新方案和介入肺脏病学等。书中对当代呼吸病学中的这些热点问题逐一作了详尽论述,并将一些已经成熟的呼吸内科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疗法作深入浅出的阐述。
随着呼吸内镜冷冻治疗、热烧灼治疗、光动力治疗、内支架置入、球囊导管扩张、黏膜内药物注射、支气管热成形术等的应用,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如:大咯血、心律失常、瘢痕狭窄、坏死物堵塞、内支架移位、肉芽增生和支架破裂等,本书主要讲述这些常见并发症的应对和处理,同时对呼吸内镜介入过程中内镜设备的损伤、呼吸内镜介入过程中医护人员发生职业病的情况及处理予以阐述。
心肺运动试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国外开展已有几十年历史,相关的专著也较多。国内各地虽已陆续开展此项工作,但缺乏这方面的专著,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较少,相关的医务工作者也普遍缺乏对心肺运动试验的深刻认识和掌握。基于此,文富强教授等翻译了《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及其解读——病理生理及临床应用》(原书第四版)一书,介绍了运动生理和病理生理的新的概念性进展、各种引起运动受限的疾病、心肺运动试验的操作规程、正常预计值的分析、利用流程图和生理学数据来协助临床诊断、心肺运动试验的许多应用领域以及85个实际病例,对心肺运动试验在国内的广泛开展和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书适合心脏病学、呼吸病学、生理学专业从业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