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第1版于200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出版第2版,一直深受广大心血管专科医师、内科医师、研究生和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及相关医院工作者的厚爱,已10余次印刷。本次修订仍延续读者认可的风格和框架,按照无创性诊断、心肺复苏、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常见疾病为纲,条理清晰地讲述诊断和治疗要点,并突出阜外的经验和当前指南的结合。
导丝操作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最关键的步骤,需要术者认真揣摩学习。本书从导丝的基本构造、性能及适应病变讲起,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详细阐述了简单病变到复杂病变,特别是CTO病变的导丝和相关器械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导丝相关并发症的规范化防治和处理技巧。
消化系统疾病涵盖了胃肠道、肝胆、胰腺等脏器的众多疾病,发病与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消化内镜新技术、影像新技术、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书全面、详尽而又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涉及消化病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兼顾了各种消化系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既有国内外规范和共识,又有各位编者自己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总结国内外消化病学领域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对今后消化病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消化专科医生作为日常临床工作的参考书,也适合消化科研究生、专科培训医生及进修医生阅读。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又称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指将组装完备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病变处,在功能上完成替代。当前,这项手术技术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该项手术技术难度较大,不仅手术耗时相对较长,而且会因操作不当造成支架移位、脱落等。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和瓣膜病介入诊疗中心整理、回顾多例TAVR病例,总结探究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挑战,从术前分析到结构解剖,再结合术中实战技巧和经验的总结,编写此书,供同行参考。
本书在全面总结我国高血压防治成就与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高血压学学科各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及新方法进行整理和合理评价,对《实用高血压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以满足今后我国高血压诊断、治疗、预防和研究的实际需要。本书围绕系统的基础理论、综合诊断方法和高血压科疾病治疗进行介绍,特别是对高血压学学科涉及的各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疾病、靶器官损害与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既有明确的分类,又有详细的基础理论、系统诊断思路、全面检查方法和综合处理措施的介绍,强调要全面综合诊疗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各种疾病;强调推进高血压分级诊疗和医院各科高血压协同诊疗,突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我国健康促进的关键环节。
本书是心血管介入护理培训教材,在介入护理圈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第2版除延续上一版的特色,通过心导管室规范建设、导管室护理管理、无菌质控流程、导管室技能操作、介入围术期并发症监护及急救等不同章节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工作展开细致梳理之外,还新增导管室文书管理、急诊心肌梗死治疗进展与护理、心房颤动介入治疗进展与护理、心脏起搏治疗进展与护理、心脏介入治疗技术新进展、神经血管介入治疗进展与护理、数字化导管室信息及数据管理等近年来应用于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的护理技能相关章节。
本书共有17章,系统阐述了心脏以及大血管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特征,力求系统、完整地叙述心血管疾病病理解剖及分型、病理生理和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 本书的第1版出书至今已经10余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影像检验技术的发展,超声心动图这一学科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因此本书基于国内外超声心动学的新知识、新进展,对本书进行了改版更新,更加切合当前临床医技人员和心血管科医师的需求。
全书共分七章,开篇讲述学习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其后介绍正常心电图、正常变异心电图及各类异常心电图的产生机制、心电图特征、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第2版结合近年来心电图领域的新进展,对第1版全面更新,增加了高品质插图,做到图形典型、充分对比。本书为系统学习心电图的读者提供参考。
《安贞心血管临床医学丛书》共分5部,《安贞心血管重症临床实践》作为其中一部,分为 概论 心脏内科重症 心脏外科重症 等三大部分,以总结心血管危重症的管理方法和提升管理能力为角度,为临床从事相关诊疗工作的广大医生、护士群体提供全面临床帮助,尤其在面对各种心血管危急问题时可供参考。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右心的生理、病理、病理生理学和右心影像,以及右心功能不全的多种病因和不同疾病背景下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本书强调了右心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可以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右心相关地的理论知识。 本书行文严谨、图文并茂,并根据右心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进展,结合编者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了全面的与右心相关的知识,可以指导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是内科医师、心血管医师和呼吸科医师的参考书目。
继《心血管精选病例及点评》于2021年出版后,刘伊丽主编又选载了临床亲身经历的另50个精彩病例。每个病例都包含图文并茂的简介和诊治过程的经验教训及最后诊断;特别丰富了相关的基础和临床进展,同时有更广泛的专家点评。全书共分12章,第1 ~10 章包括不寻常的心血管病症、心房性心肌病、冠心病的特殊类型、浸润性心肌病变、大量心包积液、心房颤动并发晕厥、特殊的心肌病病因、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无冠状动脉阻塞的心肌梗死,第11章特别介绍了心血管新技术在本科的应用,包括心脏收缩调节器用于心力衰竭、经皮二尖瓣钳夹术治疗急梗后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第12 章记录了新冠病毒感染并发心血管疾病的6例急危重症。
由Armando Sarti、F.Luca Lorini*,严静、 蔡国龙、胡才宝译的《重症心脏超声》分为五部分, 分别为:超声波和超声机的作用、标准超声心动图检 查、基本功能的超声解剖、超声心动图在ICU和手术 室里的基本和**应用、超声在ICU其他领域中的应 用。 该书系统介绍重症心脏超声基本理论及特点,既 有一般心脏超声的知识,又有重症心脏超声内容,同 时介绍与重症心脏超声相关的超声技术内容。紧密结 合重症医学之 重 ,急诊医学之 急 ,麻醉医学 之 危 。包括心脏超声学理论、心脏超声学结构与 功能测定及评估、心脏瓣膜结构功能评估、术中心脏 超声功能评估、上下腔血管变异率评估及容量反应性 评估等。
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基础,概述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的发展、分类、适应证和禁忌证,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操作与报告的规范化,以及各种异常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尤其是动态心电图分析新技术、动态心电图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方法,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中T波电交替的相关知识等。第二篇为临床应用,介绍了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等,分析了Wellens综合征、de Winter综合征、肺栓塞、 Brugada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及甲状腺疾病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并描述了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的自主神经变化及其动态心电图改变,此外还创新性推出了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初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前沿技术。
《哈里森内科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册(第19版)》为《哈里森内科学(第19版)》节选的心血管病学分册。书中讲述了心血管基础和主要的诊断性评估方法,同时聚焦特定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先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病、冠心病等。《哈里森内科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册(第19版)》语言精练,采用条理清晰的流程图和表格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这本书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胸痛、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包疾病、妊娠相关疾病、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均是临床工作中会诊常见的问题。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包括该疾病的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进展,最后概括出会诊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具体的会诊流程和思路。心血管内科是所有综合性医院被请会诊最多的专业之一,有病情复杂、急危重病多、突发病情变化几率大等特点,对会诊医生要求较高,本书的会诊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会诊流程和思路,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对规培医生、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医生、心血管内科低年资主治医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包括周围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病、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抗栓治疗、抗炎治疗临床检查,无创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等,目的是针对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说明,力求能对临床医生在血管疾病的日常诊断、中西医治疗及其可能的预后方面提供相应的证据和帮助。
《产科心脏病学:妊娠期心脏病患者临床管理实用指南》从产科学与心血管病学相结合的视角出发,以实用性为宗旨,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以及成立孕心团队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结合多学科专家的临床经验和交叉领域的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妊娠前期、中期前及后期的心血管、麻醉、儿科及护理相关管理:从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及干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血管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和羊水栓塞等),妊娠风险评估及干预(心血管风险的分层、心血管疾病患者终止妊娠和避孕方法的选择等),妊娠期心血管疾病处理(用药、手术、心肺复苏等)及多学科团队(母胎医学、心血管医学、麻醉、新生儿科、分娩和重症医学、护理人员等)协作管理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孕产妇,程
本书引进自Springer出版社,由专业领域的临床专家倾力打造,是一部有关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经典病例集。书中收录了大量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器械治疗的典型病例,并由病例逐一引出器械治疗的重要内容。全书共五篇,分别介绍了心源性休克的器械治疗、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器械治疗、长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心脏植入式电子器械的远程监测、治疗心律失常的设备管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内容。本书通过典型病例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新进展及各种器械治疗的应用现状,可供国内广大心血管病专业的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借鉴参考。
本书作者Richard A.Jonas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和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疗团队多年密切合作中所采用的现代医疗实践技术。该书包括许多精美图片,提供了许多关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中处理方面全面而详细的信息。此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显示应该如何进行手术的手术图谱,更包涵了一种由诸多学科标准所支持的循证方法,以此来解释何时且为何应该进行手术,以及手术的风险、益处和潜在并发症。在近的15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并继续以快速的步伐向前发展。现代的医疗实践比过去更需要由大型医疗团队所进行的合作努力,医疗团队不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也包括儿科心脏病护士、儿科心脏病内科医生、灌注技师和呼吸技师、儿科心脏病监护医生、儿科心脏病麻醉医生、超声影像医生和MRI及心导管室的技术员。所有这些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作为冠心病*后一个有待攻破的堡垒,是目前介入治疗的热点与难点。本书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葛雷教授主编,由全国一百余位心脏介入治疗专家共同编写,集中展示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成立15 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领域所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和研究进展。 本书共为2 篇25 章。*篇为策略与技术,详细阐述了当前CTO 介入治疗的策略应用和创新性技术和技巧,尤其是CTOCC 制订的中国CTO 介入治疗流程图及其临床应用,以及我国创新性介入治疗技术 主动迎接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国际*的CTO 介入治疗器械和发展趋势及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相关器材,如TransportaGe 导管等。第二篇为病例精选,荟萃了CTOCC 历年(2005 2018 年)大量精彩、宝贵的病例,其中许多是在国际心脏介入领域具有
本书为心血管医学经典专著,由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韩雅玲院士领衔翻译,多名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参与。全书包括6部分44章500余幅图表,分别介绍了心血管疾病简介、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心律失常、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图谱等,后是临床相关的重要实验检查参考值和自测题。
《高血压学》共11篇114章,全面回顾了人类对高血压认识的历史、我国高血压防治历程、高血压防治指南变迁沿革;分析了我国高血压流行病情况和防治现状及策略,客观论述了高血压学科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针对遗传、环境、饮食、神经内分泌、代谢等方面,从整体水平到细胞水平和因子及受体等分子水平,全面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全面阐述了原发性高血压、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病情评估,以及高血压诊断所涉及的各项检查项目和评价;总结高血压诊断检查项目、临床治疗措施及评价、高血压并发疾病的血压管理、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及高血压防治中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