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根据遗传物质类型,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感染往往需要综合治疗,多数病毒感染缺乏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急性病毒感染通常具有一定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临床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少数病毒具有明确有效的针对性药物,尤其是部分慢性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本书旨在进一步规范病毒性疾病的诊治及抗病毒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供临床工作者参考。本书中抗病毒药物的描述不涉及中药类药物。
该书由第三军医大学感染病研究所一线专家编撰而成,详细阐述了常见感染病和新发感染病的诊断步骤、诊断对策、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体现了国内外的新理论、新技术,具有规范性、实用性强的特点。 可供感染科医师和其他相关科室医师参考。
本套丛书包括消化科、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呼吸科、内分泌科、风湿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骨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各临床学科;各科内容均介绍常见病及多发病。对每种疾病的介绍,均有两大部分:其一为疾病的临床分析、诊断及相关医嘱的处理,其二为具体病例分析及相关问题解答。本书的特色有二:首先阅读对象比较特殊,主要针对刚刚涉入临床的住院医师;其次能够做到充分立足临床,不仅介绍疾病本身,而且涉及疾病的临床分析与实际的医嘱处理。本套丛书可作为住院医师在全方位学习基础知识与理论,以及在轮转过程中具有实用价值信息的独立资料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以下简称 地坛医院 )是一 家以感染性疾病诊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学科建设逐步完 善和发展,内分泌科和肾脏内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成长并发展 起来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人类命运共 同体面临感染性疾病带来的风险前所未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影响了 整个世界,必将带来世界范围内关于感染性疾病预防治疗体系的变革。 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出现功能改变,而内分泌代谢紊乱又可伴随或促 发某些感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 大流行期间,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可以直接或 间接引起内分泌系统异常,包括下丘脑功能障碍、垂体前叶功能不全、 肾上腺或睾丸功能衰退、胰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不但对于39种法定传染病均有比较详细的正确描述,而且对于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和传染病的相关征候以及相关治疗措施也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例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人工肝支系统、肝移植等,都是目前传染病中的热门话题。对于一些新发生的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莱姆病、埃博拉出血热等,也均有详细的叙述。因此,这是一本先进的、科学的、查阅方便的实用手册,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参考。
《乙肝病毒的八大克星》在介绍“乙型肝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抗击乙肝病毒的疫苗、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免疫调节剂、保肝降酶药物、中医中药、饮食疗法、治疗性疫苗,即乙肝病毒八大克星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应用方法及应用前后的注意事项等,以冀能帮助患者早日战胜乙肝病毒,提高生活质量。全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适合乙肝患者及广大百姓和基层医务人员参阅。
《内科疑难病例丛书:感染病与肝病分册》的感染病与肝病分册是由我院青年医师闰杰副主任医师和丁香园论坛感染版版主辛永宁主治医师共同主编的。该书所收录的疾病种类十分丰富,既有多发感染病、肝脏病的罕见临床表现,也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罕见疾病;既包括最初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的感染病(或肝脏病),也包括误诊为感染病(或肝脏病)的其他系统疾病(如血液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
人类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是没有止境的,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感染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威胁,全球每年死于感染的患者超过1500万。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都有一种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对感染的防控是医学界面临的的挑战之一。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免疫调节、疫苗和治疗药物评价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传染病专项和新药专项的支持下,联合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和使用方面的专家,我们编写了这部以感染动物模型制备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专著,也是比较医学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比较医学丛书:常见和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的到七章概括介绍了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细菌和真菌及其可感染的动物,新发传染病,病原与宿主的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动物模型和感染性动物模型建立的一般原则等内容。第八到三十二章分别介
本书全面总结了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疗技术,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基础、病因学、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检查;系统阐述了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个体化治疗、典型病例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方法、新技术;介绍了并发症防治及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康复和护理知识;其中特色的是论述了中医对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详细介绍了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神经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