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第2版)》在第1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分5篇共19章。总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体外冲击波的物理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及治疗骨肌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概况。各论部分在原版介绍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钙化性肌腱炎、肱骨内外上髁炎、跟痛症、股骨头坏死、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及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病的基础上,结合全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新增了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肌筋膜综合征、肩袖损伤、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股骨大转子滑囊炎、髌前滑囊炎、距骨骨软骨损伤、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并补充了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对骨及软骨组织疾病的复合疗法。特别是新增的第五篇,介绍了冲击波在骨科、康复、心血管、烧伤整形、男科、肿瘤等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脊柱、骨盆带与头部(第6版)》是人体骨肌系统功能解剖领域的国际经典著作,AdalbertKapandji博士所著,已出版发行6版,被译成11种不同语言文字出版,受到骨科、康复科及其他人体骨肌系统相关专业的广泛关注,是一部极具学术影响力的精品专著,共分上、中、下三卷。????本书被译成中文版引进国内。????本书共分6章。该分册详细阐述了脊柱整体观、骨盆、腰椎、胸椎和胸廓、颈椎和头部的解剖、功能及生物力学相关内容。文字简练,并辅以大量生动的彩图,形象地阐释了人体脊柱、骨盆带及头部的骨肌系统与关节功能的解剖学奥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力学概念、原理和作用。????本书是骨科临床医师、康复理疗师、生物力学研究学者、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研究者、医学院校学生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是关于膝关节功能重建的微创外科学专著,是作者丰富经验及研究成果的总结。书中结合国情,从基本概念、进展人手,详细讲述了膝关节解剖和功能重建方面在操作上存在难度的、经作者验证的系列实用手术技术,如采用8股胭绳肌肌腱4隧道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三明治式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重建、膝关节粘连的微创松解成形、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全切等。全书共分6篇18章,附图470余幅,内容详尽,见解独到,图文并茂,步骤详细,是关节镜医师进一步提高的难得参考书。
《骨科学高级教程》根据对不错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结合目前的学科发展状况,系统地介绍了骨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理论技术,重点阐述了骨科学专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前沿信息。《骨科学高级教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血液病,其发病率有日益增加趋势,较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高3~4倍。推算我国每年约有30万例新增患者,故而受到广大血液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10多年来,本症在基础理论、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第3版系收集国际上大量有关的文献,结合编者的实践与体会编写而成。全书共23章,系统而又全面地论述了与本症相关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细胞动力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凋亡与干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第8章开始介绍与本症相关的所有临床问题,包括WH02008年和2009年修正分型诊断、新的治疗途径,以及各种疗法的进展。此外,书后附录中介绍了100个与MDS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问题及其答案,不仅可供血液病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其家属在病员
椎弓峡部崩裂(spondylolysis)是最为常见的脊柱疾患之一。长久以来,其发病机制一直成为争论的话题。目前普遍接受的发病机制是,椎弓峡部应力性骨折后出不愈合。本书将描述椎弓崩裂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和发病机制。 本书还将介绍许多用于帮助对该疾患进行分类和描述其演变的影像学工具,以及该方面的进展,如垂直MRI。 很多情况下诊断是偶然发现的,这就引出了问题:“它引起疼痛吗?”本书也将讨论下腰痛和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问题。 对于儿童、成人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峡部性腰椎滑脱应有不同的临床思路,木书将对此作出分析并提出诊疗常规。 手术治疗在本书中占了很大篇幅。根据疼痛源以及邻近节段椎问盘的性质,可选择峡部的重建或椎问融合的方法。手术方法丰富多彩,内植物五花八门,这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鲜有所见。 由于重
髋臼骨折的罕见性和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使骨科医生面临巨大挑战。髋关节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密切相关,因此,髋关节手术需要特别小心,以保持长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延缓中青年患者创伤后骨关节炎的发展。本书旨在为骨科医生提供诊断和评估髋臼骨折的策略,适应个体化治疗的需求,采取解剖学引导下的恰当的复位和固定方法。 亮点: 400余幅高质量全彩示意图、影像图、术中图片,展示髋臼骨折的诊断、适应证与治疗策略。 强调解剖重建关节,以确保髋关节生存期尽可能长。 详细介绍老年骨折、骨质疏松问题,以及当前知识水平下对诸如血栓栓塞、异位骨化等典型并发症的认识。书中还增加了具体的检查表和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