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 多动症 ,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行为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本书是一本详细介绍ADHD的手册,系统地提供了ADHD从诊断到治疗,以及患儿成长至青春期和成人后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ADHD,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做出总结,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描述,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书中对于重要的内容,如ADHD不同类型所对应的表现等,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简洁明了。书中还融入了ADHD患儿与家长之间的故事,有助于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在部分章节的末尾附有问答环节,解答了一些常见问题,增进与读者的互动。同时,本书也对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医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帮助医生加深对ADHD的理解,提高日常工作中对ADHD筛查的重视,
由来自29家医院、60位编者共同编写完成,共25章270万字。新版仍以实用性为主导,针对学科领域的*发展,在保持原有风格特色的同时,增加了诸多新的理论、新的技术、融入了新的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特别是针对21世纪新生儿医学正面临新时代的新挑战,在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点之上的创新思维和转化实践更是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内容更饱满、实用,文字更精炼,结构更严谨。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信息量大,兼具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权威性,是中国儿科医生成长***案头书!
.
正确的照护指导不仅能保障患儿的健康,也能缓解照料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癫痫儿童生活照护100问》是一本以问答形式介绍癫痫患儿照护要点的科普书。作者从专业角度,针对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答疑解惑,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本书涵盖了从癫痫的基本知识到发作的紧急处理与安全防护,从学校、家庭生活到就医和疾病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它不仅是一本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日常照护的工具书,也可为社区、幼儿园及学校医护人员在应对癫痫发作时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传承创新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9版)共46章,667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编写严谨、先进实用。本版编写传承《实用儿科学》注重基础理论和临床实用相结合的著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全面呈现第8版出版至今7年间的儿科医学新指南、新技术、新成果。内容更新近30%,调整目录框架,新增 儿科伦理与医学人文 院前转运与急救 造血干细胞移植 等章节,紧密契合临床诊疗需求,指导临床实践。 二、融合出版 本书采用融合出版形式,加入相关操作教学视频、精美图集、病例解析等数字资源,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在有限书稿之外延伸拓展了更多的医学知识信息,以满足广大医师临床工作需求。 三、匠心设计 大16开装帧,涂塑封面,烫金设计,使其更显端庄、大气、经典。全书版式美观,各级标题醒目清晰,便于读者阅读记忆。
1.全书分为13章37节,在上一版基础上,补充新知识、新量表,包括心理测查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儿童13类的症状评定量表(含问卷与检核表)共计275个,其中新增量表115个(占41.8%)。 2.量表包括从新生儿到18岁的发育进程、各种能力、行为与症状、行为障碍疾病、气质与人格、情绪发展与社会性、心理健康与自我意识、社会生活适应及应对方式、忽视虐待与成瘾、神经心理与精神评定、健康危险行为与临床疾病、社会与家庭养育等,特别是增加了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依恋、运动行为及养育能力等急需使用的量表。本书能够更好的为儿童保健、心理咨询、康复训练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与科研工作提供帮助,为我国儿童发育行为心理保健的学科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谨守病机 诊疗模式,是指抓住疾病的主要特征而确立其基本病机,直中疾病问题的关键所在,化繁为简,避免了诊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客观因素,并从基本病机入手确立治疗方法。这样可以使小儿推拿规范化,具有可复制性,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便于小儿推拿的推广普及。本书分为两部分。总论从谨守疾病的共同病机、具体疾病的病机,以及患儿体质及特殊情况的病机三方面阐述该理论。各论部分介绍小儿各科疾病的具体内容,并据此提出小儿推拿的治疗大法与具体穴位操作。
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3岁以前的孩子如何养育?是按父辈的观念和方式养,还是凭自己的感觉养?是否该诚实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摔倒后,要立刻把他(她)扶起来吗?孩子每晚入睡困难怎么办? 《婴幼儿及其照护者》(第11版)的作者在婴幼儿教育先驱艾米·皮克勒和玛格达·格伯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基于近期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将她们40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书,始终强调尊重和回应式的照护,并关注各种关系。作者以大道至简的方式提出婴幼儿照护的十项原则,涵盖了托幼机构及家庭中照护孩子的各类场景,为专业机构的照护者提供重要指导、标准和参考。内容深入浅出,特别适合初为父母的家长们,是养育孩子的不错“顾问”和“参谋”。
本书为《儿科医师效率手册》的第二版,是为年轻医师准备的儿科临床知识速查手册。本书延续了版内容丰富、简洁实用的特点,涵盖了儿科临床的方方面面,包括小儿内科、外科、五官科、传染病、儿童皮肤病等多科临床知识;除儿科疾病学(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见急症及其处理)外,对健康儿童生长发育及其营养喂养、常见化验正常值、儿童常用药物等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儿科常见症状与体征的临床分析过程和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为初入医学大门的年轻医师提供了诊断思路与治疗方案。本次再版除了进行知识更新外,的变动是在症状篇,在原版基础上,各专业高年医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反复修改,以奉献更为科学缜密的分析诊断思路,希望对年轻医师及早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所帮助。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
本书主要介绍矮身材的定义及分类、临床诊断、治疗和干预原则,常见矮身材疾病类型及临床诊治规范。本书为学术中心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出版项目,该项目已经出版多部专著。本书内容为儿科领域热点之一,编写团队权威,具有儿科领域指导性。
本书由国际上知名的新生儿专业临床医师团队撰写,基于常见及重要的临床问题,围绕产前、出生时、出生后新生儿疾病的管理及出院后随访,从基础知识到临床实践,涵盖了新生儿专科临床问题及疾病的初级和高级管理、操作、药物使用等常用知识,并跟踪国际上研究前沿,补充了有循证依据的临床实践。全书内容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及先进性,对指导临床*线医师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1.本书包括新生儿连续脑电监测指南、适应证,正常及异常新生儿脑电图,早产儿正常发育及损伤后脑电图,新生儿惊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电图改变及振幅整合脑电图等多方面内容,全方位介绍如何进行规范的新生儿连续脑电监测的应用及诊断。 2.第2版图片讲解更细致,图文并茂,更包含多个视频,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特点,包括0~6月龄、7~12月龄、1~3岁幼儿及3~6岁四个年龄段儿童的体格生长特点、神经系统发育特点、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特点等。 2.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常见的营养健康问题及营养解决方案。包括0~6月龄婴儿常见的体格发育异常、肠绞痛及牛奶过敏的原因、评估及解决方案;7~12月龄婴儿常见的食物过敏、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评估及解决方案;1~3岁幼儿常见的生长迟缓、锌缺乏及饮食行为问题的原因、评估及解决方案;3~6岁学龄前儿童常见的超重肥胖、便秘和龋齿的原因、评估及解决方案。 3.第三部分讨论了儿童营养素补充剂的选择。包括益生菌、钙、DHA、叶黄素、乳铁蛋白等的定义、成分、补充方法和常见误区及儿童营养素补充剂的选购标准。
《小儿心律失常学》(第2版)全面、深入、系统讲述儿童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发生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新进展,注重从基础到临床,理论联系实际:①兼具基础研究和临床实用性,既包括儿童心律失常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电生理机制等基础概念,又详述儿童心律失常分类及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②内容全面系统,大到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导管室的装备和设计,小到各类导丝、导管及各种介入产品的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③注重儿童心律失常的微创介入操作,从详细的解剖基础,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到具体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④图文并茂,系统而简明的图示更会使读者易于领会操作过程;⑤受众范围广:可作为普通儿科及心血管专科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专业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有一定介
目前临床上小儿推拿组方选穴较多,大家学习起来有较大难度。本书作者根据多年古今医籍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系统总结出了小儿推拿独穴疗法,用于小儿疾病的防治及保健,本疗法独取一穴,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方便患者等优点。书中配有大量清晰的真人操作图片,并附有高清操作视频,希望大家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小儿推拿。此书面向专业及非专业人士,为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执简驭繁,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贾六金先生系第三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躬耕临床,五十余载,学验宏富,尤擅儿科,圆机活法,与时俱进,有 山西小儿王 之美誉。本书系统整理了贾六金先生学术思想;深入探讨了儿科疾病的诊治经验;重点展示了临证效验对方组合,补泻兼施、升降并调、寒温共用,特色鲜明,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容在上一版的基础上修订30%以上,全书共20章,内容包括:抽动障碍概述、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鉴别诊断、治疗、共患病及心理行为问题、预后、成年抽动障碍、护理、预防等。在原有内容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指南及进展修订,查漏补缺,与时俱进,并融合出版,增加诊治视频等,增强临床实用性。全书重点突出,内容齐备,体系完整,力求为儿童神经临床一线的医疗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可充分指导临床实践。
1.《儿科疾病诊疗规范》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编写,第1版于2014年始陆续出版,各分册出版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截至目前,平均每种销量3000~12000册,并仍在陆续重印中。推动了儿科临床诊治的规范化,满足了广大儿科临床工作者的需求。目前本套丛书已出版4~6年,随着学科的发展,有必要对各分册进行修订。 2.本套丛书以学会、学组的形式推出,丛书总主编为桂永浩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和王天有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修订的分册由原主编(前任组长)和现任组长联合主编。新增分册由现任组长主持编写。组织学组内有经验的专家组成编写团队,确保图书的权威性、科学性,为广大儿科医生提供一套真正可信、可读、可用、可行的行业
全书46万字,在上一版的基础上修订30%以上,共二十章,包括小儿常见急、危重症及鉴别诊断,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喉梗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心力衰竭,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休克,急性肾损伤,小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肝衰竭,脑水肿与颅内高压,重症型多形红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代谢危象,危重病例评估,急性中毒,意外事故,诊疗技术。全书文字精炼、表达流畅、脉络清晰、内容经典、重点突出、理念先进,是一本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