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套指南由国内各癌种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执笔,内容既参照国际指南,又结合中国特色,创新性地采用 基本策略""可选策略"两种模式制订更加符合我国不同地区资源可及性的临床指南,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022版指南对癌种和临床问题覆盖更广泛,治疗方案分析更精准,证据类别和推荐等级标注更细致。 【3】2022版计划出版近40种,并以上下册形式合订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以方便随时查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出版已经形成4个系列。【系列1】《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从2010年开始,主要用于年会,简称为 大红本 ;【系列2】《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从2015年开始,主要是CSCO青年委员会对前一年中国肿瘤学研究TOP20的评选和分析,简称为 小白本 ;【系列3】CSCO系列指南,从给016年开始,简称为 小蓝本 ;【系列4】指南合订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从2019年开始,是整年全部指南的合订本,读者对象是基层医生,已经出版受到欢迎,读者反馈是 积德行善 的事情。
本书以2016年版及2022年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为基础,集细胞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经验、各类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细胞遗传学图谱及典型病例于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血液科医生、研究生及医学生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血液肿瘤细胞遗传学知识的参考书。 本书汇集了所有编者及其所在中心多年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细胞遗传学临床检测和相关科研工作的丰富经验,许多典型病例和图片代表了国内高水平的血液病细胞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源于 祖国大地 的成果展示出来,对于推动血液病细胞遗传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引言:介绍肝恶性肿瘤的背景和现状,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2. 案例展示:①案例详细描述:每个案例将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理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等。②治疗方案介绍:针对每个案例,介绍使用的具体治疗方案,包括剂量的选择、微球注射的方式和部位、术后的处理等。③治疗效果评估:对每个案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评价指标的变化、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情况等。④讨论与总结:对每个案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不同病例的治疗效果差异,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⑤经验分享:根据临床医生和治疗团队的经验,分享在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技术要点和困难解决方法。3. 未来发展:展望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的未来发
本书第1版在2019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为反映结直肠外科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特别是在膜解剖方面的新进展,修订第2版。此次修订仍延续第1版的编写风格,主要更新了对结直肠外科膜解剖方面的认识,新增了腹腔镜与机器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以及直肠癌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鞘内分离技术等,并大篇幅更新了手绘插图、手术高清照片和视频,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手术精准性和安全性的理解与掌握。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难点与创新》一书的问世,正是汤坚强医生多年临床实践和手术技术的结晶。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难点与创新》全面展示了结直肠肿瘤领域的各类术式,既有规范性的标准根治手术,也有超出传统手术范围的扩大切除手术,既有NOSES这类 微创中的微创 手术,也有需联合多个脏器切除的 疑难中的疑难 手术,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争取用微创甚至NOSES手术来完成疑难复杂肿瘤的根治切除,以实现 疑难中的微创 之目标。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难点与创新》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应用解剖、手术技巧和要点、特殊情况的处理,更是针对手术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方法和理念,如全内侧人路的左半结肠手术、双镜联合NOSES手术、经闭孔神经
本书作为一本简明的袖珍指南,提供了肿瘤患者和肿瘤幸存者康复处理的参考信息。全书编排紧凑,便于按照不同器官系统的肿瘤类型进行快速查阅,涵盖了肿瘤患者在整个医疗服务周期中可能面临的许多问题,包括从诊断、治疗到后续生存期间的全过程。每一章使用简洁的表格、插图和来自该领域专家的文字描述,阐述常见的临床和康复问题及解决方案。此外,每章都提供一个临床案例和相关资料,包括运动训练的证据、相关的预防措施、创新的研究课题和新兴的治疗方法等。随着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肿瘤治疗手段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措施而引起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影响了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本书将为临床医生处理这类复杂群体提供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医院肿瘤微创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联合编写。主编团队在CT引导下肺部肿瘤热消融操作中,从术前病例选择、术前准备,到术中定位布针、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再到术后辅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在国内首屈一指。本书配有多幅照片或图片,使读者能够尽快掌握肺癌热消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编者希望通过本书,分享他们的经验,推动肺部肿瘤热消融技术的开展,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疗效做出应有的贡献。
《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团队对食管癌靶区勾画40例经典病例的精心梳理、精准点评,展示珍贵的病例资料,分享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书内容涵盖常规放疗靶区勾画的原则和案例;特殊情况下靶区勾画的案例及在研课题基于前期研究结果修改靶区及临床执行的前瞻性*研究方案。全书分为六部分:食管癌简述、临床规范化放射治疗的靶区勾画、在研课题放疗范围的修改与靶区的勾画、食管癌术后复发再治疗靶区勾画、特殊病例靶区的勾画案例及正常组织剂量限制及定位注意事项。40例靶区勾画示例是本书的重点与亮点。
本书从遗传病到遗传性肾癌,从遗传性肾癌的基因、组织病理到精准治疗,从流行病学到多学科诊治以及目前发现的各种遗传性肾癌综合征,都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重点阐述遗传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基因检测与结果判读,遗传性肾癌的基因特点及其与散发性肾癌的相关性,多学科诊治,优生优育与妊娠期管理等内容。分论部分重点介绍12种遗传性肾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内容。全书的编写以临床思路为导向,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求在遗传性肾癌领域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指导。
《癌症的免疫治疗:免疫抑制与肿瘤生长(第2版)》第2版对第1版的内容进行了大幅扩充,力争反映出肿瘤免疫学和免疫化学疗法这一新兴领域的飞速进展。《癌症的免疫治疗:免疫抑制与肿瘤生长(第2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中每一大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小部分。一大部分介绍了《癌症的免疫治疗:免疫抑制与肿瘤生长(第2版)》的主要概念,其中一至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免疫学、肿瘤免疫学和癌症治疗的基本概念。第二大部分介绍了刺激或增强(以及检测)免疫反应的方法,其中第四至六部分重点阐述了被动和主动免疫疗法和目前已有疗法的进展,以及新开发出来的用以靶向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的治疗策略。
肝胆胰肿瘤已经成为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分别位居成人好发肿瘤的第3、第6和第8位,其致死率高居前列,因此对肝胆胰肿瘤的研究被国家科委定为“十一五”重点攻关课题。肝胆胰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都须基于病理形态学分类,目前通行的诊疗规范是基于新版WHO(-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方案,然尚无新分类的影像和病理学专著出版。由于国外的肿瘤谱与我国的不同,中国医师在阅读国外专著时,不仅在语言上有理解的差异,而且某些论述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再者,现有专业书籍大多单纯从疾病诊断、治疗、影像或病理角度分别阐述。本书尝试以*WHO分类方案和中国人疾病谱为基础,把影像、病理和诊治有机整合,且以病例形式介绍,力求图文并茂,把主要知识点系统地加以描述,以此形成多维表现形态。本书涉及WH0肝胆胰肿瘤分类中的所有类型,而以常见类
膜解剖发现了以往未曾认识的结直肠膜间隙、膜结构。基于膜解剖可使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更加完美,并兼顾结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性(避免癌结节与转移淋巴结残留)和功能性(保护了重要的神经结构)。 本书以结直肠癌根治术为主题,在每一类手术的关键步骤文字描述之外,先以膜解剖线条图开导,辅以术中高清膜解剖照片验证,再扫描其旁二维码观看短视频,以加深对某一特定手术步骤的认知;同时,对每一手术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何防治给予指导,并及时反映当前的手术技术与新进展。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放射肿瘤学的进展 第二节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物理学概念 第三节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近距离治疗物理学特点 第一节 永久性植入治疗应用的放射性核素 第二节 永久性植入治疗技术特点 第三节 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物理及剂量学问题 第三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 第二节 剂量率的影响 第三节 剂量率效应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线性二次模型 第五节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时间-剂量-体积考虑 第四章 胸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剂量学研究 第一节 共面模板辅助下肺癌粒子植入治疗的剂量学临床研究 第二节 共面模板辅助下纵隔4R组淋巴结转移瘤粒子植入剂量学研究 第三节
全书按照消化系统肿瘤类型分类,以此为纲,以病例为线索阐述内容,为肿瘤MDT系列中的以图文形式提供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病例诊治过程,以及诊治意见和专家点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精选具有代表性(体现规范化的综合诊疗和个体化诊疗原则)的病例60例。每个病例涵盖病史、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对病例的专家点评等模块,专家点评模块是亮点,突出对该病例诊断治疗思路的分析和点评。病例全而珍贵,有很高价值。
全国高等学校放射诊断与治疗学专业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生规划教材全部13本,学术定位于放射诊断与治疗学领域层次*、临床实用、内容权威的规划教材体系。与其他教材相比,该套教材更加注重临床的实用性,强调临床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注重解决临床实际的前提下,强调诊疗现状的剖析,同时辅以回顾和展望。
当下,我们正处于癌症研究史的一个关键抉择时刻。体细胞突变理论迄今仍是现代癌症研究的主流范式。然而,这一线性的还原范式根本无法解决临床治疗中出现的复发、超进展和耐药等复杂问题,患者预后最终难以实现实质性改善。《重新思考癌症》一书应时而生,其从理论维度、系统维度、时间维度以及(微)环境维度逐一呈现而又自成一体,开创性地构筑了后基因组时代癌症的新范式:癌症系统观。这为我们冲破旧范式的重重羁绊和层层迷雾,在癌症的认识和治疗层面赋予了独树一帜的全新视角,并且为根除癌症这一社会目标点亮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现代肿瘤学》版在1993年出版,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版于2000年出版,仍受广大读者欢迎。2011年出版的《现代肿瘤学(第3版)(精)》(作者汤钊猷)继续遵循“新、全、实用、精炼、高质”的总体思路,但副主编和编写人员基本上更换为目前正在临床线的专家,为此各章节绝大部分是重写的,尽量充实2000年以来的国内外进展,包括作者本身的成果,以及相关文献,故有较多的内容更新。另外,此次采用彩色印刷,版面新颖,图片清晰。内容虽增加,但仍印成一册。 《现代肿瘤学(第3版)(精)》内容有如下特点:基础篇: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或突出了*进展。由于吸烟与癌症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故专门列出《吸烟与肿瘤》章。现在人们逐步认识到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其中神经、免疫、内分泌是3个主要调节系统,为此除已有的《免疫与肿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