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李小彤教授主编的《口腔正畸治疗常用弓丝弯制技术》(第2版),2018年5月出版。该书第1版已累计印刷12次,销售22000册。第2版修订时依旧秉承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理念,并加入了19个操作视频,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口腔正畸矫治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弓丝弯制的方法。通过高质量的图片及视频,从正畸弓丝的选择及应用、临床固定矫治常用的工具、弓丝弯制的基本技能、戴用固定矫治器阶段常用弓丝和作用曲的弯制、MEAW弓丝的弯制和应用、舌侧正畸治疗常用弓丝的弯制6个方面,系统、详细地介绍口腔正畸治疗中常用弓丝的合理应用和弯制技术,并结合临床正畸病例。
这是一部口腔修复科临床设计图谱。编者以卡环/ 支托结构的传统式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为重点,以各种附着体固位的义齿设计作为比较衬托,系统地介绍了可摘义齿制作工艺。前6 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牙列缺损病变进程和修复治疗方法、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选择、基本设计理念、铸造支架结构的解析、卡环固位装置和各种类型的卡环固位装置,以帮助读者建立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设计的系统思路。随后的章节列举了不同缺牙条件下,以传统卡环为固位体的局部义齿支架设计图谱。在第14 章,还介绍了一些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设计案例。本书内容科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对口腔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术后疼痛 渗出、溢脓不止 根管极度狭窄、矿化,难以扩充预备 预备过程中出现穿孔 根管工具折断 根充困难 等这些临床一定会经历的问题,为何会发生?应该如何应对?本书对于大多数病例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为帮助大家克服临床根管及根管再治疗的疑难问题,针对具体病例提出 指针 和 铁则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口腔正畸临床指南》一书是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口腔正畸相关症状的指导性用书,全书主要详细讨论颞下颌的功能性解剖关节以及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D)的病因、诊断、治疗,包括在何种程度上其中颞下颌关节属于正畸诊断和治疗的范畴,重点还有闭塞和咬合不良在TMD中所起的作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见,但因症状不严重,常被患者和临床医生忽视,全书从TMD的常见症状入手,详细介绍了其起病原因,常见症状体征和正畸治疗的方法和长期临床观察效果,深入分析了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变化,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提供了示例和指导。
本书以当前修复临床常见病例为基础,分为前牙美学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固定-可摘联合修复五个部分,不同病例涵盖了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种植义齿及附着体义齿等临床常用修复技术,每个病例从病例介绍、治疗方案选择、临床操作过程及病例小结等多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再现临床诊疗的全过程。 每个病例的治疗计划及病例小结为本书的独特之处。治疗方案选择针对该病例进行全面分析,阐明作者制定治疗计划的周密考虑,为读者处理临床病例提供一定的借鉴。病例小结部分总结了本病例的临床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等,使读者全面了解此类病例的临床诊疗要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全书共分为 4 章: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其他。48 例病例不仅通过文字详细介绍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检查、诊断、治疗计划、治疗过程及病例小结,而且展示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复查的临床照片、所用器械及材料照片、X 线片、CBCT 截图等,尝试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全书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病历的规范化书写。其次,临床技术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控制,例如光敏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技术规范化操作、根管治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根管治疗术难度分析等。第三,牙体牙髓病临床治疗领域内涉及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械、新材料、新理念的应用与讲解。近十余年,无论国际前沿还是国内发展,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中对这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均进行
口腔全科医学包括牙体牙髓、牙周、儿童口腔、口腔黏膜、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急诊、口腔预防和口腔颌面影像等亚专业,涉及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本书分为疾病篇、诊断技术篇、治疗计划篇和治疗技术篇,对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全面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治疗常规进行了系统介绍,有助于年轻医师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和口腔综合诊疗理念,认识口腔全科的各类常见疾病,掌握口腔全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熟悉口腔全科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帮助其打下扎实的口腔全科临床工作基础。
胡开进教授主编的《标准拔牙手术图谱》(第2版),2017年9月出版。该书第1版已累计印刷13次,销售16000册。第2版修订内容超过90%,依旧秉承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理念,并加入了30个操作视频,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应的操作视频。通过高质量的临床和影像学照片及视频,从手术器械、手术体位及麻醉、常规拔牙术、外科拔牙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其他部位阻生牙拔除术、牙拔除术后即刻实施的其他牙槽外科手术、拔牙并发症8个方面,简单直观地诠释 四化 理念的更新。
此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三五 创新教材之一,供中西医临床专业用。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编单位,联合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集体编写而成。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更多原先无法保存的牙齿获得了新生。对于医生,特别是从事牙齿保存治疗的专业医师,视线不应再局限于保留牙齿与牙根,更多的需要考虑恢复这些牙齿的功能与美观,以进一步提高天然牙的保存价值。本书即以此为出发点,系统阐明了根管治疗后对牙齿生物力学结构的改变与影响,如何从口腔整体与全局的观点出发对牙齿的治疗设计方案;针对不断涌现的新材料,如何来综合考虑他们对于牙齿生物机械学性能与美观再造的特性;进一步地从临床实际病例出发,讨论如何利用各种粘接材料恢复牙体组织,并对今后该领域的发展做出展望。
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不断的地告诉我们,提高为老年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水平,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在医生的职责所在。冯海兰主编的《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治疗(精)》试图通过老年患者组织学变化、疾病特点、治疗原则及处理方案等方面逐步深入的地说明对老年患者口腔疾病的综合诊治。
北大医学口腔临床规范诊疗丛书 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为口腔修复学分册,是一本十分贴近口腔修复临床实践的实用手册,具有简明、实用、前沿、创新和好携带等特色。手册首先阐述常见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随后重点介绍口腔修复专业各项临床操作技术的规范,包含优缺点、适应证、修复设计、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等。为了紧跟口腔修复前沿,手册还涵盖了微创口腔美学修复、疑难全口义齿综合解决方案、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义齿修复技术、数字口腔修复技术等内容。此外,手册还重点介绍了由北京大学口腔修复专业研发的新技术、新疗法,如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数字全口义齿、先天缺牙序列修复治疗等诸多内容,分享北京大学口腔修复专业的创新成果。本书适合从事口腔修复专业工作的各级临床医师、研究生
《口腔临床流行病学》是口腔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有机结合,吸取了以往几本口腔流行病学的精髓,并加入了许多口腔临床病例编撰而成。《口腔临床流行病学》的编撰原则是贴近临床、适合临床。虽然从章节安排看还是按照以往流行病学的编写顺序,但每个章节的内容均从口腔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角度去考虑,既有定义、原理,也有病例和方法,适合口腔临床医师阅读。另外,针对口腔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论文撰写等突出问题,本书还编写了“循证口腔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口腔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方法”和“口腔临床医学论文的撰写”三章,供读者阅读。本丛书的主要阅读对象定位为从事临床口腔医学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口腔医学研究生。
口腔美学和口腔种植学方面的患者需求和专业知识普及需求都日益增长。现在,临床医生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将结构与功能、美学与科学融为一体的挑战。而在此领域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这个目标变得触手可及,《牙种植的美学基础(第2版)》的目的正是将这些新进展介绍给临床医生和医学生们。 在EI Askary医生的著作《种植美容修复术》(中文版已于2010年7月出版,ISBN9787510017070)的基础上,《牙种植的美学基础(第2版)》还纳入了诸多涵盖13腔美学各方面的新材料。《牙种植的美学基础(第2版)》着眼于口腔种植学的热点,通过临床决策的制订、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术后护理等过程为读者提供指导。完整的术前检查计划应包括全面部多区域的评估和笑容设计,这样治疗后才可能获得可接受和预期的美学效果。《牙种植的美学基础(第2版)》采
内容涵盖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专业相关的核心技能操作,是口腔医学技能操作相关融合创新教材。读者不仅能够阅读图文并茂的核心技能图谱,还能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模式观看核心技能视频。 视频侧重于操作流程与细节的展示,图谱除了图片化的操作流程外,还强调理论预习和注意事项,并配有课后习题,以强化核心知识点。 由于口腔医学临床操作的特殊性,学生很难清晰全面地观看到老师的操作程序和细节,即使如今我们利用仿真头模等手段进行示教,仍有视线死角。 本教程提供了具有全面视角,能够展现细节的高清晰度临床操作视频(19个),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技能训练的精髓。
《纤维桩理论与实践》共分十一章,绘制、拍摄和引用图片800余张。前五章系统介绍了纤维桩的发展过程,以及纤维桩的组成、分类、结构、性能、粘接等基本理论,目的是让大家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后六章结合临床病例,详细讲述了不同种类纤维桩,不同根管形态、不同种类牙齿粘接系统、不同种类树脂水门汀的具体应用方法,同时也对纤维桩的即刻修复,临床失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纤维桩理论与实践》在编写形式上图文并茂,无论是理论部分的阐述还是临床操作的每一步骤,都尽量做到与图片匹配,让内容直观生动、易于理解,达到看图操作的效果。《纤维桩理论与实践》愿为初学者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学习和应用纤维桩提供帮助,也愿为正在使用纤维桩的口腔医师交流经验,同时也希望对研究生或纤维桩的研发人员,
错颌畸形是指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患病率较高,为口腔四大常见病之一。错颌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健康和咀嚼功能。目前,固定矫治技术已成为治疗错颌畸形的主流技术。现代固定矫治技术的基础是1928年由Angle发明的方丝弓矫治器,而Tweed-Merrifield矫治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应用、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矫治原理和技术,又称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是现代正畸理念的集大成者,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系统的临床教学和应用体系。 卢海平、周彦恒、吴建勇编著的《经典方丝弓矫治技术(技术原理与操作步骤详解)》是国内全方位介绍Tweed矫治技术原理及相关操作的原创参考书。内容除了详实的文字介绍和大量图片,清晰、系统地介绍了Tweed矫治技术的基本原理、精准弓丝弯制及Typodont(模拟颌架)操作,临床应用与实战技术,弓丝弯制与基
Theodore Eliades、Nikolaos Pandis编写的《口腔正畸自锁托槽技术》回顾了该领域的发展,分析和阐明了若干此项技术应用的依据。由于支持各种各样的观点,使这本书成为关于自锁托槽技术的独特的科学资源。 此书包含了自锁托槽的所有内容,总结了治疗结果,以及生物力学、材料学和治疗方式。每一个章节论述一个与自锁托槽特性和临床运用有关的具体的问题,包括:咬(牙合)力和力矩的产生;主动自锁托槽中力的暂时变化;牙周情况和口腔微生物变化;牙根吸收;疗效和对牙齿的相关影响。 此书的编写工作内容充实、深思熟虑,是有益的学术研究。对临床医生、口腔正畸研究者和相关的牙科专家来说,《口腔正畸自锁托槽技术》将会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关于口腔正畸中的自锁托槽技术的项综合性资源。 回顾了可获得的经同行审查的依据。 概括